面对尸体,在野外这些野生动物回事什么反应

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刁鲲鹏

动笔写这一章我是做了很多心理斗争才开始写的,因为我也尚年轻,对死亡和活着的认识并没有完全定型,今天所想或者所说的,在多年以后的某个午后看来,也许只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

然而思想是会转瞬即逝的,即便它不是那么完美,也有被记录下来的资格。

工作人员在采集尸体滋生出来的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世代发生可以很好的作为判断尸体死亡时间的依据。

这个保护区是一个动物遇见率非常高的保护区,我们做尸体分解研究的时候也记录到了比在其它地方更多的动物。前几章我们的关注点在那些被尸体吸引的动物,这一章,我们也来说说那些不太喜欢尸体的动物。

大部分尸体在靠近河边的大树根部或者石头旁边被发现,这样的地方能给垂死的动物带来一丝安全感。

是谁在恐惧?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我们在尸体附近类似的环境中安装了同样的红外相机作为对照组。通常情况下,对照组相机安放在我们能够闻到尸体臭味的范围之内,因为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嗅觉都比我们人类要灵敏很多,所以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有些动物没有发现尸体存在的可能。

通过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动物的拍摄率,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灵长动物

这个保护区最常见的灵长动物就是藏酋猴,我们把它们分成两种生活类型,一种是靠近人类居住区的“亲人型”,一种是生活在遥远的野外常年不见人的“避人型”。

“亲人型”早就习惯了与人类为伴,仗着猴多势众,一个个膘肥体壮,经常会到保护站翻箱倒柜,到公路边打劫游客。“避人型”则在森林里四处游荡、见人就跑,身手矫健非凡。但是不管是“亲人型”还是“避人型”,都比较明显地排斥尸体。

“亲人型”的藏酋猴。

当尸体上的残肉尚存,野猪和果子狸还经常前去采食的时候,从来没有一只藏酋猴前去探视尸体。即便是尸体已经白骨化,已经闻不到尸体的腐败气息,藏酋猴也至多只是匆匆走过。平日里好奇心十足,连一个塑料片都要玩弄很久的藏酋猴对并不常见的白骨表现出一种反常的视而不见的行为。

高度白骨化的羚牛头骨开始生长苔藓,好奇心重的藏酋猴在野外似乎并不喜欢摆弄白骨。

有一大群藏酋猴经常待在大酒店吊桥的铁索和水泥桩上跟游客讨要食物,在吊桥周围戏水撒泼。而这个地方离野猪藏匿斑羚尸体的那个山洞不足50米。

研究人员在山洞旁的河道中观察野猪的食腐行为,远处是藏酋猴的吊桥城堡。

没风的日子,人都能闻到一丝隐隐约约的尸臭味,但是这群藏酋猴楞是不敢前去探究,并且在那段时间明显地在远离这个地方,直到尸体分解殆尽。

吊桥下的水潭,有一头斑羚死在附近,在其分解期间藏酋猴明显远离此处。

有蹄动物

除了有一头羚牛数次来到被掩埋的同类尸体旁边嗅闻并留下粪便以外,大部分羚牛在尸体旁边停留的时间很短,至多只是匆匆路过,这一点在小麂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是一条很好的兽径,然而在一头斑羚死在这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食草动物们不再利用这条兽径。图为杂食的野猪正在嗅兽径上气味。

而斑羚和毛冠鹿这些动物则完全不从有尸体横陈的兽径行走,直到尸体分解殆尽很久很久之后才会再次使用那条兽径。对它们来说尸体的存在仿佛是一件能带来恐惧的事情。

进化上的适应性意义?

食草动物们为什么要远离尸体?这种远离是基于恐惧还是嫌弃呢?

很多时候,我们把动物过度拟人化了,总是站在人的角度去揣测动物的动机。有的时候呢,我门又显得过于冷静和客观,把动物行为的动机想象得如数学题一样单纯,过度强调人性的独一无二和至高无上,忽略了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大家族里的一员。

同根同源的漫漫进化,人类和狭义上的动物之间,总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我们尽量从生物学角度来探讨远离与靠近尸体的利弊,当然,也不排斥用“恐惧”这样的词语来适当描述动物的行为动机。

动物的行为和心理,有的时候并不像传统观念认为的那么简单。图为一只藏酋猴,摄影 / 顾伟龙

如果是对同类尸体的恐惧,那还比较好理解,这个作为人类我们也是感同身受。我曾经路过几个严重的车祸现场,忍不住会往驾驶室里看,但一旦看到残破的肉体,却又非常后悔自己那多余的好奇。

如果是看到了手、脚尤其是脸这些可以传达感情信息的部位,那一定会慌慌张张地走开,然后大半天都会觉得心里发慌。动物也会这样想么?这个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在匆匆离开这件事上,动物的行为与我们没什么区别。

巡护道路上发现了一条死亡的斑羚,随后这条道路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再有食草动物走过。

惧怕同类尸体的原因

动物为什么会对同类尸体有这样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呢?

思来想去想到一句话:能杀死我们同类的东西,也一定能杀死我们自己。

在一个非极端环境中,动物之所以死亡,除了老死之外,那一定会有致命的瘟疫、嗜血的捕食者、足以摧毁肉体的外力打击。某种程度上我们惧怕的不是同类的尸体,而是同类变成尸体的原因,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远离同类尸体无疑会有效地降低我们直面并遭遇背后那些可怕的事情的概率。

羚牛在埋葬自己同类的地方稍作停留,然后匆匆离开。

作为斑羚、小麂、毛冠鹿这样的食草动物,对付食肉动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跑得更快,对待瘟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躲得更远。在危机四伏的森林里,小心谨慎是没有错的,毕竟你没有食肉动物那锋利的牙齿,也没有人类那发达的药物和医学知识。

虽然无法判断动物是不是会产生恐惧心理,但是食草动物明显表现出了远离同类尸体的行为。图为一只斑羚。摄影 / 顾伟龙

惧怕异种动物尸体的原因

不管对哪种动物来说,异种动物的尸体明显是不如同类尸体更容易引起恐惧或者直观上更容易引起“远离尸体”这种行为的。就像我惧怕人的尸体,但是一般不会惧怕其他动物的尸体,比如我不会惧怕超市里面的白条鸡。为什么呢?因为引起那只鸡死亡的原因对我来说威胁极小极小。

但是如果那只鸡换了一个地方,引起的恐惧程度是会不同的。大草原上一匹马死掉了,可能是瘟疫,也可能是遭受了狼群的袭击,不管如何,这两种原因对人的威胁并不大,所以可能不会引起人的恐惧。

但是刚刚把教父柯里昂派来的黑根大骂了一场的沃尔兹清晨醒来发现枕头边放着自己那匹价值60万美元的名马“喀土穆”的脑袋的时候,那种内心的恐惧是无以言表的,他被枕头边的马头吓得尿都出来了,他从滴血的马头上看到了教父悄无声息地突破他家那高级的安保系统和收买看家佣人的恐怖力量,他看到的是教父可以像杀死那匹马一样杀死自己的可能。

从这滴血的马头上,看到的不再只是一头马的死亡。

同理,对大部分食草动物而言,大家会面临共同的危险,比如这些年西南地区造成很多食草动物死亡的疥螨,比如只想吃肉而不介意是什么肉的食肉动物。对藏酋猴来说,疥螨一样可以引起严重的皮肤病,能捕猎斑羚、小麂和毛冠鹿的杀手一定也会轻易置自己于死地。所以,远离跟自己处在同一生态位上的动物的尸体,不管是不是同类的,都是明智的举措。而恐惧心理则是促使自己远离尸体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上图为一只金猫快步走过埋有羚牛尸体的土坑。

作者介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