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金陵五味寻国运理心存实践活动团带你一品金陵风味

金陵五味寻,国运理心存

每一朵花开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每一道菜肴的诞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品味金陵美食文化的韵味。前言

金陵的美食文化追根溯源可探究到六朝时期,其鼎盛大抵始于明清时期,其中以金陵小吃最负盛名。金陵小吃,即南京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自六朝时期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多达百十多个品种,每年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活动 Part 1

活动伊始,我们首先将同学们分成五组,探究酸(酸缸豆炒饭),甜(梅花糕,美龄粥,蜜汁藕,糖芋苗),辣(辣油馄饨),咸(盐水鸭,牛肉锅贴),鲜(鸭血粉丝汤,皮肚面,如意回卤干)五种不同风味的美食,至于探究方法当然是一尝为快啦!当然,各组成员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需要采访店家和食客对于这些美食的理解和体验,以一个更贴近生活的视角来了解南京美食文化的普及程度以及南京美食在人们心中的魅力如何。活动 Part 2

夏至未至,阳光也很灿烂,“金陵五味寻国运理心存”的成员们来到了明故宫苑社区,与小朋友们进行了一系列互动。

19 July 2018

19 July 2018

讲座结束,接下来到了教小朋友们包馄饨的时间了!众所周知,馄饨不同于饺子,以皮薄,小巧而著称,而南京的辣油馄饨亦是江湖一绝。

包馄饨是一门手艺,虽说不是必备的本领,但是学习一下总是好的,而且我们金陵五味寻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不乏包各地馄饨的能手,大家各显神通,向小朋友们传授了各地不同的包馄饨手法。

小朋友们绘画的自己最喜爱的金陵美食

可以看出,小朋友们的画作喜欢以颜色来增强表现力

首先,我们的成员们开展了一个关于金陵美食文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讲座,小朋友们对食物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很快就讨论得热火朝天,当让小朋友们画出自己最爱的金陵美食时,想来应该是在场的家长中午一定会去带他们饱餐一顿这些美味的缘故,小朋友们也显得非常兴奋。

小朋友动手包馄饨

指导小朋友包馄饨

爷爷的传统包法教学

心满意足的收获

“金陵五味寻国运理心存”社会实践活动就在和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们收获了什么,我们成长了多少,时间都会给我们答案。

在这样一个轻浮的时代,人们也许会有一天不再热衷于寻觅,一些东西终究会被埋藏。是的,也许会是一个夏天,所有美丽的传说,所有离散的故事都会奔向一场盛大的死亡。但是,我们仍可以记得,在2018年的一个夏天,有这样一群吃货冒着炎炎烈日奔波于南京的街头巷尾,为南京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的传播奉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倚在澄澈如镜的窗前,我们准会回想起这段为了美食背后的故事而奔波的岁月,看见年少时热衷寻觅的自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