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守艺人”张坤荣的皮影人生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右)在指导徒弟练习舞龙。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这是民间给皮影戏做的打油诗。海宁皮影戏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于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79岁的张坤荣是浙江海宁周王庙镇人,是海宁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王庙是皮影戏之乡,我是看皮影戏长大的。”张坤荣说。自小对皮影戏的热爱,让张坤荣和这门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年,张坤荣进入位于海宁的浙江省皮影剧团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皮影生涯。他刻苦训练,很快出师并成了团里的主要演员,经常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1969年,剧团解散,张坤荣也因此没有再演皮影戏,这一走就是三十几年。从2004年起,海宁市政府展开对海宁皮影戏的系统保护工作,包括培养资助非遗传承人,建立学徒队伍,设立教学基地等。张坤荣也于2004年重新加入海宁皮影戏队伍。

现在,他自己写剧本、当导演,和一群老艺人一起带领年轻学徒表演。他说:“一辈子朝思暮想的事情,怎么能放的下来呢?在有生之年,我会继续创作新的剧本,把海宁皮影这出戏一直唱下去,唱出彩。”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给皮影道具上彩。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 新华社记者 朱唯希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 朱唯希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介绍皮影道具的制作。新华社记者 朱唯希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前做准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人们在观看皮影戏表演。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东栅景区,一名观众在拍摄皮影戏表演。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东栅景区,张坤荣的徒弟刘帆在表演前准备。新华社记者 朱唯希 摄

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东栅景区,张坤荣的徒弟刘帆(右)和老艺人一起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 朱唯希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左三)在表演皮影戏。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