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万条公民信息被非法售卖 桐庐警方破获首例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曾受到各种各样推销电话的骚扰。刚买了房,多家装修公司、房产中介就找上门来。那么,究竟是谁泄露了大家的个人信息呢?

今年9月份,桐庐警方成功侦破一起涉嫌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摧毁整个犯罪链条,将12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贩卖的信息涉及全国各地。目前,12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移送起诉。

//

一天拨打200多个电话

//

今年7月份,桐庐的一家房产营销策划公司推出了“介绍购房不收取中介费,还可以享受高额度优惠”的广告,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在了解中,民警发现该公司负责推销的其中一个项目是桐庐某单身公寓,不经意中发现其中一个推销员每天有200多个电话的拨打记录,在她的办公桌上还放有很多纸质的公民信息资料。

出于职业敏感性,民警判断该公司很有可能存在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于是围绕这些线索作了进一步侦查,通过实地走访、调取相关资料、蹲点守候等方式,逐步查清了公司的详细情况,并掌握了公司负责人范某、邵某等人购买和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证据。

//

销售、贩卖、交换整个犯罪链条被摧毁

//

8月初,桐庐警方根据前期掌握的证据,成立专案组进行深度经营。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桐庐另一家房产销售公司进入了民警的视线。通过多方调查和取证,办案民警掌握了该房产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潘某、彭某、邵某和范某等人的犯罪证据。

8月6日,桐庐警方组织警力对该团伙进行集中收网,将范某、潘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查获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条,扣押作案手机6部、电脑4台。面对民警的调查,范某、潘某等人如实交代了非法购买、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用于电话推销房源、装修公司的犯罪事实,还交代了其购买和售卖的渠道。

在审讯中,办案民警得知了一个关键信息,范某、李某等人还通过淘宝网向蔡某等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于是,专案组趁热打铁、循线追踪,在杭州、长兴等地将查某、蔡某、金某等人抓获。在蔡某的电脑里,办案民警查获了公民个人信息上百万条,涉及全国各地。同时,办案民警根据范某、潘某的供述,成功将童某、戴某等人抓获。至此,这个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整个链条被全部摧毁。

//

错综复杂的身份和关系

//

随着犯罪嫌疑人的悉数落网,整个犯罪链条也浮出水面,犯罪嫌疑人人员关系也逐渐明朗。范某(24岁,辽宁人)与邵某(24岁,江西人)等人开设的房产营销策划公司通过淘宝网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还与潘某(23岁,贵州人)开设的房产销售公司进行公民信息的交换。

同时,他们将公民信息交换给做装修的戴某(33岁,桐庐人)等人,而童某(女,42岁,桐庐人)、彭某(女,32岁,桐庐人)、王某(女、35岁,桐庐人)都是在空调店、硅藻泥店等开店上班,平时也都会接触到公民个人信息。他们之间互相售卖、交换各自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蔡某(33岁,长兴人)、查某(33岁,江西人)、金某(25岁,湖州人)都是各自通过淘宝网、微信工具售卖公民个人信息。

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不仅严重侵害群众的隐私权,也易诱发电信网络诈骗、盗刷银行卡,甚至绑架、敲诈勒索等犯罪,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响强烈。2016年以来,杭州公安机关采取“追源头、摧平台、断链条”的方式,开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线索排摸、打击整治等工作。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量逐年翻倍递增,近三年来共破案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0余人,位居全省前列。

综合杭州公安整理

往期精彩回顾

“最多跑一次”专栏 ↓↓↓

郑重声明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办案调查,一律通过上门或者请当事人到派出所等公安场所的方式面见当事人,绝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直接调查处理,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款、转账。与此不符的,公民可视为涉嫌诈骗行为,可直接拨打110报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