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两代厦航人的40年(图)

采访当天,秦学富、秦静父女俩合影(江观明/摄)

秦学富,1945年出生,1986年进入厦航,曾任公司副总经济师,2005年退休。工号:00138

秦静,1996年进入厦航,现为95557客户服务中心经理,工号:02004

秦学富的职业生涯,有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前18年,他就职于民航云南省局,在美丽的春城昆明,有稳定、安逸的工作和生活,并在那里结了婚,生了两个女娃,一家人其乐融融。机缘巧合下,他“有意”打破了这种安定,加入了位于东南一隅、刚刚组建不久的厦航,这一干,又是一个18年。

秦学富与俄罗斯交流学习与航班工作人员合影

曾任厦航副总经济师的秦学富,最多的时候负责着客货运、地服、机供、乘务、电信、广告等七大业务,身兼四家“三产”的董事长,可以说,厦航从初创时期开始,一步一步走来,几乎方方面面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回想在厦航的这18年,当了一辈子民航人的秦学富,用“无怨无悔”四个字,来总结当初的选择。

打破安逸生活 投身干事创业

1968年,秦学富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之后被分配到民航云南省管理局,先后担任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主任、运输业务科科长等职位,负责客货邮运输和候机楼内航班服务。“18年一晃而过,在昆明,一切都很稳定、安逸,但久而久之,总觉得不起劲”。1986年,40岁出头,年富力强的秦学富,偶然间抓住了一个机遇:厦航刚组建不久,正急缺民航运输人才。

秦学富(左三)刚到厦航时与同事们合影

“当年,我其实是有点小私心的”,秦学富说,他的老家在江苏,从昆明回江苏,路途遥远,到了福建,回老家方便多了。那时候,秦学富也有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最终他却出人意料地,选了从未踏足过的福建厦门。“在这里,我能继续从事民航工作”,秦雪富笑呵呵地说:“再有就是,我不想去北方,我爱吃南方的米饭。”

用秦学富的话来说,当年他卷着一张凉席,提着一副蚊帐,带着11岁的大女儿秦静,就这么来了,半年之后,爱人带着小女儿也来到厦门,这才把一家人凑齐整了。“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厦航在职员工只有七八十人,仅有的两架飞机,还是由广州代飞的”。

来厦航前,秦学富与家人合影

艰苦归艰苦,秦学富却在厦航,找到了触动他的可贵品质,这也是让他坚定留在厦航,并一直干到退休的重要因素:“人心很齐,这点非常打动我”,他说,厦航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只要还能吃饱饭,大家就能凭借一双手去创造,去克服困难“。

抗台风的镜头 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秦学富看来,厦航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其中,又以”人和“最为难得。”你帮我,我帮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就是把厦航办好“。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厦航的机队规模越来越大,航点越来越多。秦学富饶有兴致地讲述当年他负责运输服务部,保证航班正常运营,跑航线、航油、客货市场和善后工作,宣传厦航等等点滴往事。他清晰记得,在航班出了状况后,是如何连夜坐大巴、火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为了当面给旅客赔礼道歉;在厦航夺取”金雁杯“三连冠后,他突发奇想要给奖杯上一份保险:“那可是广大员工用汗水拼搏来的,太不容易,太珍贵了。”

秦学富(右六)参加厦航厦门-大阪首航团合影留念

“如果说这么多年,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1999年那次抗台风”,秦学富说,那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瞬间。

台风袭来,厦航员工和武警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固定飞机

那次台风,发生在1999年10月9日,当年的14号强台风,正面袭击福建东南沿海,停在高崎机场的数架厦航飞机摇摇欲“飞”,机场告急。于是,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了--厦航员工和数十名武警战士一起,顶着狂风暴雨,用粗绳、以及自己的身体重量来固定机身,坚持十几个小时,终于保住了飞机。“我们那时候飞机本来就不多,那可都是宝贝啊”,秦学富说,时过境迁,如今遇到台风,早早地就有一系列应对措施,可回想当年抗台,大家无所畏惧的那股劲,至今内心仍会澎湃,那也是最能体现厦航人艰苦奋斗、众志成城的经典镜头之一。

秦学富在美国调研期间参观波音工厂

祝愿厦航 未来飞得更高更远

“老爸,烟少抽点”。采访间歇,秦学富犯了烟瘾,来到阳台点了烟,嘬了几口,女儿秦静连忙劝说。笔者发现,秦学富抽的,是一包不到10块钱的烟。“我不求大富大贵,为厦航付出了18年,厦航也让我的家庭变得越来越好,如今我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这就足够了。”

秦学富对生活简单的期许,放在对女儿工作的要求上,也再朴实不过:“做事认真,眼里有活,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心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

秦静在了解厦航黑钻服务大使们的工作情况(江观明/摄)

对于秦静而言,进入厦航工作,似乎从她跟随父亲来到厦门后,就成为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儿。小的时候,她就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家看小人书,然后邻居家的空乘叔叔阿姨,会喊她去吃饭,她就知道,父亲晚上又加班没法回来了。1996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秦静,如愿加入厦航。初进厦航,她被安排到最辛苦的货运岗位,之后到了客运,前往昆明,成为第一批驻外站的员工。父亲的教诲,以及厦航众多叔叔阿姨对她的熟悉,成为鞭策她努力成长的动力。“老爸,还有叔叔阿姨们都看着呢,我不能给他们丢脸”。

两年后,秦静转到客服工作。从最早的50836666,到2226666、8008582666,再到95557,作为客服的“元老”以及“大管家”,秦静带领的团队,三度蝉联象征着中国呼叫中心行业至高荣誉的“金耳唛”杯,获得“金耳唛”奖杯的永久落户权。客服中心也从单纯的接线、卖票,到现在职能上转变为全流程业务支持,技术创新上不断向智能化服务转型,业务体量和人员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并朝着全球化立体布局,组织分支已延伸至长沙、福州、马尼拉和洛杉矶等地。

秦静给客服新员传授经验(江观明/摄)

一转眼,秦静在厦航工作,已有22年,加上父亲在厦航的18年,正好凑成40年。父女俩在不同时代,都深切感受到了厦航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变化,秦静说:“刚来的时候,厦航只在福建省有名气,到了现在,厦航在全国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未来,希望能够把厦航这个品牌,打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已退休14年的秦学富,时至今日仍关注着厦航的一点一滴:“她(厦航)对我来说,就像秦静,也是我的孩子,我看着她从一两岁的宝宝,到十七八岁的青春年少,再到长大成人。希望她能坚持改革发展的道路,开阔胸怀,厚待员工,共同发展,飞得更高、更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