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 日影长之至 思乡情浓时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认为冬至是“大吉之日”。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冬至是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也不只停留口头。不过,即使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习惯,但在这里,我们会成为彼此的家人,农大即是我们温暖的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温暖的大家庭中,大家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南北衣不同

从冬至这天起,我国北方进入了开始“数九”的季节。美丽“冻人”的小姐姐们是否开始瑟瑟发抖?立志“暖男”的小哥哥们有没有穿着秋裤?据说这南北差异最突出的地方就在衣服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早早穿上了秋裤羽绒服的小伙伴都是北方人,而南方小伙伴们还在艳阳下活在秋天。(小编是不会说出来南方室友一个冬天都没穿秋裤的!)

时尚虽好,可不要冻坏哦。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放假回家吧!

各地食相异

要说冬至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那肯定就是饺子了,尤其是对北方人而言。虽然逢年过节吃饺子,但是冬至的饺子又多了一丝不同。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现在也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也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南方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在福建有一种冬至特色食物“糯米丸子滚糖浆,这种汤圆没有馅”,这就是闽南特有的汤圆。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而福州人在冬至时会搓“米时”(这是一个字,读作xì),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等。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

与清明一样,冬至也是不可以送“祝福”的!在清代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中便有提到,“冬至:州人(指泉州府,包括当时的同安厦门)不相贺,祭祠堂。”对闽南人来说,冬至与清明、中元节、除夕一样,是四大祭祖节日。所以闽南的冬至,不能说“冬至快乐”,这跟祭祖的习俗有关。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有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主要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要重要,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各地吃食也很多:潮汕落汤钱,阳江咸汤圆,汕尾冬节鸽,茂名菜包籺,广州广式烧腊,湛江吴川煮姜饭,梅州丰顺“嘎罗糍”,惠州粉馃(又称艾角),还有中山小榄的“水榄”。

(广东美食真是太多啦!小编好羡慕!)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称之为“食祖”。

五湖住有别

我们都知道,每年冬季,北方都会有暖气供暖,而南方却没有这一福利。大约在每年的11月份中国的集中供暖系统开始工作,并在未来4个月内为居民住所持续输送暖气,这让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北的数百个城市中的居民欢欣不已。而那些分界线以南的城市,哪怕只是一里之外,则要在没有暖气供应的情况下捱过这个冬天。

这里所谓的“分界线”又叫“暖气线”,它并非专业术语,也没有什么确切的定义,这一词只在我国使用。这条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暖气线”初始于半个世纪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关于供暖时间,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

暖气线以北(有暖气覆盖)的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大连、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全部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以及高海拔的西藏自治区。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地区在冬季会有暖气供暖,而除此之外的我国其他地区就没有这个福利了。

(来到农大,妈妈不用担心小编没有集中供暖啦!)

四海行各一

快放假了,大家是不是都早已抢到了车票?如今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这么多,飞机火车高铁,甚至本地可以地铁公交出租车,不知道大家会怎样回家,又会经过多久的路途呢?

从北京回天津坐动车只要三十分钟,回乌鲁木齐却只能坐火车三十多个小时;从海淀到朝阳坐地铁不过短短一小时,而回广州坐飞机都要四个小时。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各有各的回家之路,各有各的沿途风景,不变的是那颗迫切的归心。殊途同归,我们的去向一致,那就是,回家。

南北各地,五湖四海,衣食住行,千变万化,但那份思乡之情永恒不渝,难以磨灭。有人说,冬至不就是个没有假期的节日。的确,正是因为没有假期,我们难以回家团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份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冬至,不只是个没有假期的节日,更是个满怀思乡浓情的节日。思念堆积着,弥漫着,成了漫长但不会寒冷的夜。

君言日影长之至,我话思乡情浓时。

资料整理:晁茜淼

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