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跨过数字鸿沟(改革先锋风采)

原标题:让汉字跨过数字鸿沟(改革先锋风采)

" 计算机将是汉字的掘墓者。"40 年前,曾有人这样预言。

上世纪 80 年代,计算机初入中国。为英文打字设计的键盘,26 个键就能拼出所有英语单词,但想用它输入数以万计的汉字,那时根本不可能。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五笔字型’无疑是时代的产物。" 与改革开放同步,在老家河南南阳科委工作的王永民(见图,本报记者王昊男摄),开启了将数以万计的汉字 " 塞进计算机键盘 " 的奋斗旅程。

从 1978 年开始,王永民带领助手,把《现代汉语词典》中 12000 个汉字逐一分解,从数以百万计的统计记录中,归纳出 125 种组成汉字的字根;依照对海量数据的分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字根频度表》;创立 " 汉字键盘设计三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发明了 " 末笔字型识别码 " ……

" 几千年来,无论读音如何变化,无论方言多繁多杂,字形的含义基本不变。" 在王永民看来,汉字虽然有 " 形、音、义 " 三大属性,但 " 形 " 是第一重要的。按字根的第一个笔画,他把字母键盘分为 " 横、竖、撇、捺、折 "5 个区,每一个区又分为 5 个位,共计用 25 个键,称之为 " 五笔字型 "。

" 汉字输入,是一个涉及文字学、计算机科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概率论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 王永民介绍说,字根在键盘上排列组合的 " 相容性原理 "" 规律性原理 " 和 " 协调性原理 " 是 " 王码五笔字型 " 的灵魂。" 比方说,‘协调性原理’,输入汉字时,左右手每个手指的负荷量,我们都经过严格的实验,‘能干的’食指负担要重些,而‘无能的’小指负担要轻得多。这样才能保证打字时顺手不累,越打越快。"

1983 年 8 月 28 日,历时 5 年 1800 多个日夜," 王码五笔字型 " 作为一项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原创性重大成果,通过了河南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它创造了每分钟输入 120 个字的奇迹,让汉字跨过数字鸿沟,与计算机原装键盘实现了 " 无缝对接 "。有专家激动地说:" 从今天开始,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我们要通过改革创新,增强文化自信。"75 岁的北京王码创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民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