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网络水军,被抓后男子:靠着发帖删帖一年挣500多万!

你是不是以为官方的通报都是假的?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更加让你信服?你是不是还在网络上获取更多“爆料”新闻?如果有一天,我告诉你不要被网络上的信息蒙蔽双眼你是不是会怀疑?继续坚信“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你是否发现前一眼看到的新闻和后一眼看到的消息呈现戏剧性的反转?你是否也曾怀疑是那些网站在愚弄网民?不!这都是因为他们——网络水军昨天上午10点,叙永县人民法院对袁燚等6人从事网络有偿删帖等业务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正式公开宣判。靠着发帖删帖获利130余万,6人被提起公诉。27日,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了解到,该起四川“网络水军第一案”已在泸州叙永法院一审宣判,袁某等6人被判处2-6年不等有期徒刑。

【水军行踪神秘,单起作案金额高达10万元以上】

据悉,2017年5月,公安部发现有叙永籍人员在互联网上从事“网络水军”活动,并将线索下发至泸州市公安局,市局将该指令通报叙永县公安局。叙永县立案侦查过程中,发现叙永县县城、水潦彝族乡、观兴镇存在一个水军团伙,属于家属式成员构成方式,互相之间是亲戚关系。成员平日出行以宝马车代步,在叙永县城和乡镇四处购买房产藏匿;部分成员留在老家,另一部分成员行踪不定,来往成都、重庆等异地进行业务接洽。

12月22日,泸州叙永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网络水军”案。公诉人指控称,袁某从2012年起在佛山从事网络有偿发帖、删帖业务。2013年8月返回叙永从事有偿删帖,并指导弟弟袁某和妻子胡某等人从是网络有偿发帖、删帖业务。期间,3人多次接受删帖中介叶某委托为其删帖。2015年,袁某多次联系已离职的陕西某网站编辑周某删帖,周某介绍前同事王某帮忙。但因王某也已离职无权删帖,王某又找到该网站技术人员张某帮忙。12月27日,叙永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网络水军”团伙涉案6人,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水军作案方式隐秘,其中有偿删帖的“洗白”服务,单起作案金额高达10万元以上。

【有偿删稿,男子获巨利】

经调查,袁某等3人除了通过网站申诉通道删帖外,还接联系网站编辑删帖,向对方提供报酬,再不行就找其他删帖中介从中赚取差价。据统计,袁某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非法经营数额达340701元;他的弟弟、妻子非法经营总额达519250元;叶某非法经营总额达350800元;网站编辑周某非法经营总额达69000元;王某获利29100元。6人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帖服务,总共获利130余万元。另据查明,去年10月,周某主动退赃60000元;王某主动退赃40000元。

公诉人认为,袁某等人违反国家规定,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帖信息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中,袁某等3人和叶某非法经营数额均达25万元以上,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法庭上,袁某称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网络公司和连锁酒店工作,后来迫于经济压力,开始从事网络发帖删帖业务,“发稿挣了500万以上,但大部分是发帖所得,删帖只是小部分。”庭审进行了近8个小时,6人对指控的罪名均无异议,“但犯罪金额是包括发帖和删帖,应予以区分。”其中,胡某还称她主要是发帖,删帖占少数。在庭审最后陈述环节,6人均称愿意退还所有违法所得并缴纳罚金,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做违法事情。

四川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的通报中还提到,袁某等人通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删帖:一是直接通过网站公布的申诉渠道申诉删帖;二是直接联系网站的编辑删帖,向对方提供报酬;三是找其他的删帖中介删帖,从中赚取差价。

警方提示:出现负面信息不可怕,怕的是我们轻视问题和无视现象,缺乏抵制网络乱象的决心和勇气。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和社会企业的共同责任,公安机关将持续依法全力打击“网络水军”黑色产业,守护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触碰法律底线,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