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深呼吸 | 文艺批评为何时不时出现“失语症”?

互联网时代让文艺批评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文学的 " 发声 " 主渠道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学期刊和老牌出版社,而网络文学的海量作品让文艺批评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自媒体、小众领域的口碑之作又很难冲破圈层,抵达传统文艺批评的舆论场。难怪有人发现,如今作品多了,渠道多了,可面对新鲜的海量作品,评论家的声音反而弱了,甚至在某些领域、层面上,失语了。

文艺批评的声音渐弱,对一些存在的问题甚至出现 " 失语 " 现象,其症结究竟在哪里?评论界又该如何改变这样的被动状态?一些学者看来,进入新时代的文艺批评亟需进一步打开视野,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积极介入新现象、新话题,进而能够宏观而精准地了解和把握创作者与作品,使批评真正成为 " 一种向作家提出有益告诫的艺术 ",由此对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有所激发和引领。

创作井喷的年代,专业文艺批评并未实现同比增长

" 相比于发掘有潜力的创作者与优质作品,评论家好像更在乎一种与创作者的‘对位’关系。"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批评家非名家、大家不评。名家但凡出新书,各地张罗的研讨会不断,一些有名头的评论家也更乐于在这种场景下出现,仿佛如此才能自证身份。伏尔泰曾经说过,健康的批评是第十位缪斯。这位女神的光辉,显然不应只属于已经成名的作家,更应把光亮辐射至当下更广阔的地方——及时纠偏现有的不足,同时滋养有可能诞生的锐意之作。

强调 " 咖位 " 对等的另一边,是对当下青年创作以偏概全地直接否定。80 后评论家金理对此深有体会。一场针对青年创作展开的文学座谈会,台上的资深专家痛批某些青年作者作品浮躁,台下的大学生小声反驳:才不是这样!坐在中间的金理意识到——两代人对于文艺作品的感受,缺少一条既有学术视野,又贴近年轻读者的评论之桥让双方彼此了解。

当一些为某一年龄段、某一群体而创作的作品与读者群逐步扩大,让文艺批评不能只满足于文本内容的研究,基于传播学、读者接受等理论的多方引入,也意味着评论者需要考量的问题更为庞杂,涉及的问题更为多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评论家们对于这些新生事物的选择性视而不见,同样也导致了 " 失语 " 的尴尬境地。

当业界还在争论网络文学是否应该纳入文艺批评视野的时候,一些新的语体样式、创作技法早已悄然萌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金理就发现年轻人心目中 " 青年文学 " 的版图,和主流文学界所关注的名单不完全一样,当下评论界亟待挣脱自身过于传统和貌似主流的视野,去 " 看见 " 他们。

新时代文学应有新的命名,应对时代有宏观而精准的把握

评论界长时间的 " 失语 ",某种意义上间接导致了作品阐释的 " 话语权旁落 "。也难怪文学作品一次次被送上影视改编的手术台,以视听审美为标准将 " 整容 " 过后的文学推送给大众,甚至变相为 IP 服务。有多少作品经由影视剧被大众所认知,就有多少经由市场、资本逻辑操刀的解剖过后,被遮蔽的思想精神实质。

文艺批评缺少对于当下创作宏观而精准的把握,尤其在部分新兴领域,批评家们更需要迎头赶上。就对于文学新生面孔的观察来看,近些年的文艺批评出现的只有以年龄代际划分的 "80 后作家 ""90 后作家 " 标签,至于题材范畴仍只有二元划分的乡村与城市,类型小说趋向细分的当下,很难看到对于新领域写作的深入观察分析。

从 " 失语 " 到 " 热议 ",有学者对评论家给出 " 跟得上创作、跟得上理论发展、跟得上大众口味 " 三个努力方向。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编辑:孙欣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