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邯郸大山深处的七水岭村,有一所学校,却鲜为人知。学校里只有一名在编老师和20个孩子。老师李彦知带着孩子,让他们在那座深山里学习、成长。(图片署名: IC photo)
两年前,厄运降临到她头上被查出来患上慢性病浆细胞乳腺炎,又称不死的癌症,可她依然坚持深山教学,为孩子插上飞出大山的翅膀,做孩子们的摆渡人。(图片署名: IC photo)
七水岭村小学由于生源少,学生到了3年级就会被集中到镇上的一个教学点。七水岭村只有一、二年级和大班,而今年没有一年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里每天书声琅琅,秩序井然。学校已经培养出了34个大学生,其中3个博士。(图片署名: IC photo)
2014年李彦知通过考试,成为公办教师。随后李彦知来到深山教学,她放弃了在县城里教书的机会,毅然决然的献身大山教育。李彦知是书香世家,母亲也是一名山村教师,从事教育30年。(图片署名: IC photo)
每天早上她都要早起打扫学校的卫生,站在山包上等待着学生们来上学。晚上,就一个人睡在学校,守护着学校的一草一木。去往山上小学的路也仅有一条,早些年都没有水泥路,都是泥路,到了下雨天地面就变得格外光滑。为了保证孩子们的上下学安全,李彦知都是亲自护送。(图片署名: IC photo)
李彦知深知,要想让七水岭村富起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首先要让孩子们有知识、有文化。山里没有通自来水,都是吃的天上的雨水,这里每家每户都会建一个雨水窖,用来存天上下的雨水。(图片署名: IC photo)
由于七水岭村距离县城较远,地理位置偏僻,一天只有两趟车通往县城,而且都是山路,交通不便。李彦知每到周日带着一周的菜返回山村小学,然后在山里度过一周,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够回去一次。(图片署名: IC photo)
曾经也有教师来过,但是不到一年就又走了,而他李彦知却一直都在。她曾有着无数次走出深山的机会,可是都被她拒绝了。说起自己的工作,李彦知无比自豪,她最希望的是有一天她教过的学生能够考上了大学,走出大山。(图片署名: IC phot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