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文:“小产品”成为“大产业”,兴趣电商帮企业找到蓝海市场

  中新经纬9月27日电 近年来,我国居民线上消费热情高,电商模式不断创新。短视频、直播电商、兴趣电商在内的电商新模式,成为消费者和生产端的连接及互动渠道,继而为源头工厂从“外贸代工”向“品牌”转型、产业带中小企业合力形成区域品牌提供新思路。

  在近日举办的“电商新模式及对消费创新发展的影响”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就电商新模式对“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影响展开讨论。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子文看来,企业能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原因在于借助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新模式放大了利基市场、推动供应链模式变革,继而找到“蓝海”市场。

  在李子文看来,电商模式创新推动消费品供应链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推式”供应链模式以上游生产制造端为核心,强调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繁荣,供需结构发生调整变化,电商模式创新使得消费新需求、新场景不断涌现,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特色化需求能够被快速识别。很多消费品工业企业开始采用“拉式”供应链模式,商品生产更多基于实际需求调整,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及宏观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

  研讨会上,来自内蒙古赤峰的东黎羊绒作为业界代表,分享了外贸工厂借兴趣电商拓内销、做品牌的实践经历。

  “我们是一家以外贸为主的企业,现在通过抖音电商提供国内渠道,正在积极打开国内的销路,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更敏捷地贴近了国内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程晓虎介绍到。

  在程晓虎看来,兴趣电商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能识别出散落的消费者,给源头工厂提供渠道,把单个产品或类似的产品更精准匹配给消费者,继而让小产品成为了大产业,让“成交率变得越来越高”。

  对此,李子文指出,在生产制造领域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新模式逐渐涌现,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消费品周转率和品牌培育的速度加快,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循环互动更加协调。

  “电商模式创新放大了长尾效应,利基市场也能变成蓝海市场,其实给企业带来了商机。前面企业也提到了小商品做成大产业,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电商新模式的发展,李子文指出,未来一方面要注意填平数字技术应用和电商消费的城乡鸿沟、代际鸿沟,另一方面要加快传统消费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和全渠道融合,特别是实体零售企业和电子零售的融合。(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英的财经资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