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题材拍摄中,合理运用拍摄场景中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将其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是保证画面协调、完整的关键。其中,线条作为构图中最基本的视觉要素之一,恰当巧妙地运用尤为重要。
线条元素在摄影造型中运用范围广泛,它可以在构图中起到分割画面、构建层次、引导视线等多重作用,从结构上可分为直线和曲线,从功能性而言,则包含垂直线、水平线、汇聚线、放射线、对角线等。
笔者认为,线条对于画面表现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视线,强化主次。线条之所以被称为构图中最基础的视觉要素之一,原因在于其走向可以直观地引导观者阅读照片时的视觉顺序,线条指引汇聚处,即为视觉的中心与重心,在简化构图、突出主体的同时亦能增强画面的视觉张力。二是修饰美化,增强形式感。摄影者可以把握线条的规律性这一特征,将其以不同的排列组合进行呈现,赋予画面视觉上的形式美感。三是传递情感,突出主题。线条在摄影构图中除了引导与修饰等功能外,契合主题基调的情绪表达更为重要。如传递平稳感的水平线、突出优雅感的曲线、增强动感的流线等,有助于画面情绪的表达,进而使主题更为突出。四是营造空间,展现立体。摄影在表现某些特定空间时,离不开光影与线条的加持。摄影者拍摄时可以通过广角镜头,利用线条形成的透视牵引效果,增强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以及视觉张力。
此外,在某些特定场景中,线条亦可作为画面主体进行展示。如无人机航拍河流的走向或滩涂上因潮汐冲刷形成的“大地之脉”等,富有形式感的自然线条与极简的构图风格相融合,将呈现出别样的效果。
在自然风景、城市风貌、人文纪实等题材中,线条都是优化构图、美化画面、强化主题的重要视觉元素,不同形式的线条有其对应的视觉效果。合理挖掘拍摄场景中的线条元素并巧妙运用,将使呈现更具深度与活力。
春到山村 罗瑛 摄
点评:作者巧妙地利用拍摄场景中草坪与梯田特有的线条元素,将山村建筑包围其中,使画面主体突出、层次鲜明。柔和的曲线与娇嫩的色彩相结合,展示出春日山村的宁静之美。
日出 胡作伟 摄
点评:山脉与天际线将画面一分为三,在日出的映衬下,山峦、云海的层次感更强。冷暖对比强,远景和近景的暖色调更加衬托出云海的神秘。
会当凌绝顶 张忠 摄
点评:山路曲折绵延伸向远方,引导着观者的视线由近及远,在契合主题的同时,也增强了代入感。美中不足的是,画面整体色彩稍显单调,缺少视觉中心,若能拍摄到升起的太阳,则效果更佳。
悠闲渔舟 来君 摄
点评:作者充分利用滩涂富有形式感的线条元素,将渔船置于黄金分割点,配合整体统一的色彩表现,呈现出一幅静谧的滩涂晨捕场景。
梦境 胡毓琪 摄
点评:临水而建的古建筑依托曲折的岸线与水面自然融合。游船的出现有效地平衡了画面,避免了头重脚轻。画面整体布局疏密有致,但整体色彩沉闷,可选择晴好天气再尝试拍摄。
游龙 虞素珍 摄
点评:作者以大地为画板,绘制了极具形式之美的河流走向图。在无人机俯瞰视角拍摄下,蔚蓝的河流呈现出简约的线条形式,与褐色的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
晨曦 李丽娜 摄
点评:作者选择对称式构图,以水平面为轴线将画面一分为二,水天一色,展示了“天空之镜”般的绝美景色。晨捕的渔船作为视觉中心,一目了然,丰富了照片的生活气息。
山舞金龙 雷尊惠 摄
点评:侧逆光拍摄强化了光影效果,勾勒出草原起伏的线条轮廓,同时与人物行动方向保持一致,使画面呈现自然、协调。线性的排列组合也赋予照片视觉美感。
渔舟唱晚 陈培林 摄
点评:夕阳余晖下,停泊的船只与落日相呼应。作者巧妙地将主体以点构图的形式对角放置于黄金分割点处,极简的构图既保证了视觉上的平衡感,同时也使画面层次更加分明。
梦幻脉络 谭剑英 摄
点评:无人机视角下,被潮汐冲刷出的滩涂沟渠形成了震撼的“潮汐树”景观,仿佛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富有形式感的线条与梦幻的色彩相融合,呈现出别样的效果。
■ 汪敏 文
■ 国小荣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