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摩托车“发烧友”:热衷于公益的骑行者,骑出年轻开朗的心态

记者 田汝晔 徐宁

退休后的张九和是闲不住的。

作为速度与激情的象征,摩托车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着迷,但对于63岁的张九和来说,摩托车是永恒的热爱。今年,他新添置了一辆摩托车,计划着骑行去一趟拉萨,毕竟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爱好骑摩托车、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协议、做了14年爱心公益,张九和在以又燃又飒的方式度过自己的退休生活。

从代步工具到一道风景线

和其他爱好骑行的摩友一样,张九和的皮肤已经晒成了小麦色,但他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可能是玩摩托车的缘故”,他笑着说,“有时候还觉得自己和年轻人一样”。

和摩托车结缘,张九和觉得自己是一见钟情。“很小的时候邻居家有一辆摩托车,我不会骑,但心里痒痒想去试试,光坐在车上就紧张得不行。”尽管不会骑车,但张九和对摩托车表现出了出奇的喜欢,看着别人骑车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让他一度十分着迷。

18岁那年,张九和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驾驶证,顺势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他说,骑着车就发现有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骑摩托车和开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骑摩托车很拉风”,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享受骑行的乐趣。

张九和和摩友们组织各类骑行活动,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  

如果说,年轻时摩托车是一个代步工具,张九和觉得,退休之后骑摩托车更像是一种享受,因为有了大把时间。每年他都要规划一次骑行路线,和摩友们一起聚聚,看看大好河山。

去年6月,从山东出发,一路沿着高速行驶,途径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历经一个多月,张九和和摩友们完成了往返一千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自驾旅行,这是张九和骑行最远的一次。

“我们一共有200多辆车,大家一起结伴而行很快乐。”张九和觉得,200多人的队伍像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摩友路上积累的感情十分可贵。他们晚上就住到牧民的帐篷里,喝着奶茶挺香,搞个娱乐活动,大家唱歌跳舞,每一晚都过得充实且快乐。

近几年,张九和和摩友们组织各类骑行活动几十次,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毕竟每一次骑行,都涵盖着不同的意义。

在张九和看来,摩托车骑行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文化。

“现在我这个年龄骑摩托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张九和说,骑行队伍的壮大也让他收获了不少朋友。不管是济南短途骑行还是去外地,只要路上碰到有骑摩托车的摩友有发生故障,他都会停下车来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有的车哪里坏了,咱帮着人家看看能不能修一下。”一来二去,大家也成了朋友,相约着一起骑行。

骑上摩托车,张九和明显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劲头。“这可能和越来越老的现实有点不一样,但我想这就是摩托车带给我的吧。”

公益路上的“骑士”

张九和换过好多辆摩托车,从长江750到嘉陵600到贝纳利,再到现在的新车本田CB400X。骑摩托车带给他的自豪感和骄傲感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摩托车爱好者,张九和还有多个身份,因为他在利用骑摩托车做“骑行公益”。

这辆长江750是张九和最欢的摩托车(受访者供图)

从2008年开始,张九和就自发做起了爱心公益,有时是为身边的老人和小孩捐助钱物,有时是为中国受灾地区捐献衣物,各种公益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张九和参与组建的“济南星城机车俱乐部”,年龄大多在20至60多岁之间,他是最大的一位。他们中有个体老板,也有上班族,还有医生、律师,虽然本职工作不一样,但他们大多和张九和一样拥有着“双面人生”:以车会友,并通过骑行来做慈善。

张九和和摩友们连续三年奉献爱心助力高考。作为“绿丝带”志愿者领队,他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广大高考生送去一份关怀和温暖。高考生几乎年年都会出现忘带身份证和准考证的情况,他和志愿者们还预备着小扇子、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用品,为需要的考生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热心的志愿服务。

张九和还是济南“一盔一带”的志愿者,在济南一些交通要道和路口,他会协助交警对摩托车、电动车和三轮车出现的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

对于47年热衷摩托车的“发烧友”张九和来说,骑行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活到老骑到老,一直到骑不动为止。”

伴随着隆隆的引擎轰鸣声,对张九和来说,一边是热爱,一边是意义,他会坚持做活跃在公益路上的摩托车“骑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