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要…”孩子要买买买,你的第一反应是啥?

  来源:娇娇妈(ID:jiaojiaoma8)

  上周末,带着许久未见的外甥去超市。 在玩具区,他对一辆汽车模型感兴趣。 于是决定给他买一个,可他却说不要,太贵。

  令人感到惊讶。 原来最近一个月,为了“治”孩子一出门就要买东西的“毛病”,一家人达成一致,只要孩子开口要东西,必须果断拒绝。

  想到外甥嘴上说不要,眼神却透着渴望,让人心疼。 面对孩子的购物要求,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也早已成了父母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童年里的缺失,

  会用一生去弥补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童年时缺乏的东西,长大后拼命弥补自己甚至有走火入魔的趋势? 这位网友因为小时候家人不给买新袜子,只能穿破洞的,导致长大后拼命给自己买新袜子,长袜子短袜子棉袜子家里应有尽有。 她还称虽然现在不用担心没有好袜子穿,但童年时那种心理匮乏的阴影似乎永远都在…… 本以为这只是个例,令人意外的是,很多网友留言表示都有相似的经历。

  “小时候想要滑板却得不到,长大后会努力争取,并且在得到后,有一种莫名的狂喜。” “小时候看上一件裙子,没有得到,现在长大了,会很努力的买裙子,买很多,很多!”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里所缺乏的东西,都会在余生里成为最夸张的执念。 曾经淘宝发布过这样一项数据统计,一年有7000万成年人在给自己买玩具,他们大部分都是钟情于小时候爱而不得的东西。

  比如,80、90后年少时的复古玩具:

  小霸王、发条青蛙、滚铁圈、套圈圈水机等。

  这样的行为在网上被称作“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说的是童年里缺失的东西,想通过成年后的财务自由来实现报复性补偿。 或许那些给自己买“玩具”的成年人背后,都有一个需要被治愈的童年吧。 小时候缺失的东西,在潜意识里徘徊太久了,久到被放大,甚至变形了。 童年里购买欲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心里永远有一个黑洞,只此一生都会去弥补。 然而,物极必反,那些中产家庭里的“富二代”,同样也会酿出“不会拒绝”的苦果。

  从不拒绝的满足,

  是伤孩子最深的毒药

  古人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那么爱太满,则为害。 亲戚家,因为是老来得子,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对儿子可谓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

  用“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句话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儿子说飞机好看,没过几天,家里客厅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飞机。 儿子说喜欢汽车,亲戚就给买一箱不同款式的模型玩具车。

  儿子想吃这个,买,想要那个,也买。 这不,孩子已经小学毕业了,衣服也不会自己穿,吃饭还是父母喂着吃。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记得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天津南开区的一户人家,为了给儿子结婚买房,父母耗尽了所有积蓄还外加借了30万。

  婚期临近时,儿子应女方要求,又向父母索要6万彩礼钱。 可父母实在拿不出钱了,闹了几天后,无奈之下,妈妈哭着对儿子说: “儿啊,你这是要逼妈妈去死啊。” 儿子说:“那你就死吧!” 谁也没想到,绝望的老母亲真的从五楼纵身跃下,当场死亡。 看完不禁让人心凉又悲哀:父母的倾尽所有换来的是他一次又一次理直气壮的要求。 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竟将父母逼上绝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说:

  “孩子3岁时,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

  可是当他15岁时,他可能会自残、自杀,和你争吵;

  当他20岁时,可能会怨恨你,甚至攻击你。”

  一味地顺从与满足,最终只会养出不懂感恩的“巨婴”。

  面对孩子购物要求

  我们该如何应对

  丰子恺说:“儿童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儿童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 面对孩子的购物要求,但凡一味满足或拒绝,都不可取,父母不妨参考以下方式。 首先,正视孩子的需求,树立规则感。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维吉尼亚·希勒说:

  “如果只有爱孩子、鼓励孩子、赞美孩子,而疏于为孩子设立规则,尤其是那些对孩子发展非常重要的规则,那孩子也不会阳光开朗。”

  没有规则的爱大多是溺爱。

  当孩子提出购物要求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购物清单给孩子设立规则。 《小猪佩奇》里的猪爸爸猪妈妈,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去超市买东西,会提前列好清单,并且只拿清单上物品。

  有一次佩奇想买薯片,但清单上并没有这一项,所以没有答应佩奇的要求。

  之后,佩奇和乔治逐步学会了做购物规划,减少了因购物带来的麻烦。 规则感,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也更加懂得安全的边界。 其次,日常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让他们从小学会理性消费。 “妈妈,我想买……”孩子开口要东西,都知道是要花钱的。 但对钱,还需要长期教育,才能让孩子有个清晰的概念。 其一,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 蒙台梭利说过:“人天生就是用亲身体验来填满生命的物种。” 想让孩子懂得赚钱的不易,就让他亲身体验赚钱的艰辛。 比如:带孩子到自己上班的地方看看,让他体会到一分一毛的来之不易。

  还可以让孩子选择职业体验,让他感受努力换取劳动报酬的辛苦。 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钱的来之不易。 其二,培养孩子理性的消费观。 绘本故事《坚持理智消费》中是这样说的:

  你可以有很多愿望,它们有大有小,有的愿望要等我们具备一定的能力,或者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实现。所以我们需要耐心等待。 这就告诉孩子要学会延后享受,懂得理性消费。 养成“买自己所需,而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的习惯。

  比如:可以定期给孩子一个“消费日”,在“消费日”那天,带孩子去超市,给他一定的限额,让他挑选所需东西,并让他自己结账。 电影《玩具总动员》中有句经典台词:

  我们终究会长大,但是那些美好,从不会消失。 每一个童年缺失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懂得满足孩子的父母。 每一个不懂感恩的“巨婴”背后,都站着事事满足,过度溺爱的父母。 只愿我们每个孩子都能被无条件有原则的爱着。

  作者|沐青,来源: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