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滋补药的6个注意事项,6种虚症的辩证用药,需谨记

古人云“虚致百病”及“久病必虚”,所以虚症患者在临床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人体由于禀赋不同,体质有异,或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年老体衰,或病后失调,或七情所伐,或劳倦过度,或房室过劳,或饮食自伤,形成多种虚弱症候。

虽症状各异,但总不离气虚,阳虚,血虚,阴虚,阴阳两虚,气血双虚六种。宗虚者补之,弱者强之,陷者升之,损者益之等法,以选用各种滋补中成药进行调理,以使得到气血充足而阴阳平衡的效果,达到身康体健的目的。

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误补致疾:

补虚药要防止不当补而误补。邪实而正不虚者,误用补虚药有“误补益疾”之弊。民间有“补药上火”一说,就是不当补而误补,正不虚而邪不清以乱补,致使补后或牙痛、或衄血、或腹胀等不适宜滋补的现象发生。

2、补宜辨证:

应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如不分气血,不别阴阳,不辨脏腑,不明寒热,盲目使用补虚药,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而且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虽说气血同源,互生互用,互长互根,但是也要明辨气血,鉴别阴阳,否则血盛则侮气而气越弱,气强则凌血而血越虚。

3、扶正祛邪:

补虚药用于扶正祛邪,不仅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而且应避免使用可能妨碍祛邪的补虚药,使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有人体虚患者,尚有邪气不清,那么在滋补的同时,应该扶正为主,不忘兼以祛邪,以防止关门养盗之坏事。

4、补而兼行:

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部分补虚药药性滋腻,不容易消化,过用或用于脾运不健者可能妨碍脾胃运化,应掌握好用药分寸,或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顾护脾胃,同时,补气还应辅以行气,补血还应辅以行血。补药碍胃,易不受补,故在滋补同时,宜服用易消化的食物,以辅助补虚药的吸收。

5、补需缓图:

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可增效的剂型。补无捷功,应以缓图,只要辨证得当,剂型服用方便,坚持守方调理一至三个月,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6、滋补忌口:

凡是服用补气及助阳类滋补药,忌同时服用萝卜,因为萝卜具有破气作用。吃萝卜会降低补气助阳药的升提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调理目的。

各种虚症的辨证用药:

一、气虚:

1、脾气虚:症见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虚浮,甚或脏器下垂,血失统摄,舌淡苔薄,脉现沉细。

选药:补中益气丸+补益资生丸,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

2、肺气虚:症见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咳嗽无力,声音低怯,甚或喘促,体倦神疲,易出虚汗,舌质淡白苔薄,脉现细弱。

选药:百合固金丸+虫草清肺胶囊,金水宝胶囊+麦味地黄丸。

二、阳虚:

1、肾阳不足: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精寒不育或宫冷不孕,尿频遗尿,舌淡润苔白,脉沉迟。

选药:右归丸+补肾强身片,参茸卫生丸+龟龄丸。

2、脾阳虚:主要表现食少怯寒,倦怠,少气懒言,脘腹冷痛,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现细弱。

选药:补中益气丸+四神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

三、血虚:

血虚证:证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等。

选药:归脾丸+河车大造丸,阿胶+健脾生血片。

四、阴虚:

1、心肺阴虚:症见烦躁失眠盗汗,干咳少痰或无痰,舌红生疮或舌赤少津,脉现细数。

选药:安神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孔圣枕中丹+归芍地黄丸。

2、肝肾阴虚:症见身体瘦弱,形容憔悴,口干喉燥,头晕眼花,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出泪,手足心热,便燥溲赤,舌质少津无苔,脉弦细。

选药:左归丸+二至丸。

五、阴阳两虚:

症见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

选药:补天大造丸+肾宝片,参鹿扶正胶囊+桂附地黄丸。

六、气血双虚:

症见身体瘦弱乏力,气短,心悸,懒言,健忘失眠,头晕眼花,或见于大病及大失血后,舌淡润苔薄,脉细弱或虚大。

选药:八珍丸+金匮肾气丸,益气养血口服液+全鹿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