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芋头产业为何萎缩?

逢年过节,扣肉芋头这道菜在当今中国人的餐桌上已是不可缺少的美肴。而其中的芋头的品质直接决定了这道菜规格高低,说道芋头最好的就数荔浦才能产出的荔浦芋了。荔浦芋 人称“芋中之王”,又名槟榔芋,盛产于荔浦而闻名,故称荔浦芋,作为广西的首选贡品在岁末进贡皇家大典。

荔浦芋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栽培学称之为槟榔芋。母芋椭圆形,芋头要中间大、两头小、节短;后抛,抛起来要坠手,这样的芋头组织紧实;再切,切下去的芋头不能是脆口,而是要“夹刀”的。切开以后,看花纹的多寡,花纹越多的芋头,越好吃。若是切开以后白白一片,这芋头十有八九不是非荔浦出产,就是串了种。一般都有1.5~3.0 kg。肉质细粉软酥松,淀粉含量高,且具有特殊芳香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抓住机会打品牌 让荔浦芋闻名天下

随着《宰相刘罗锅》的热播,剧中那个让乾隆念念不忘的荔浦芋头也随之家喻户晓。荔浦芋瞬间也成为大家眼中的“皇家贡品”人间美味。

当时的荔浦县政府就及时抓住机遇,开展荔浦芋品牌建设,使荔浦芋知名度不断提高。

早在 2000年荔浦芋就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荔浦芋产品证明商标”注册后,又在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一年后,荔浦芋生产基地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种植业标准化无公害示范基地;之后在2004年荔浦芋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同年,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2005年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2006年荔浦县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实施了“荔浦芋产业开发与示范”科技专项工程。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专用芋头,从此享誉中外。

荔浦抓住机遇配合国家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荔浦芋种植产业,使荔浦芋种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常年种植面积有2万多亩,种植面积最多时发展到5万多亩。市场价能卖到4元/kg,按当时一亩地能产2000~3 000 kg算,每亩荔浦芋种植地产值达8 000元以上。给当时的荔浦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成为了荔浦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传统品种耕种让产业发展之路受阻

但随着荔浦芋种植的发展一些自身劣势也突显出来。通过对荔浦芋相关的专业专家咨询,荔浦芋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种植正宗的荔浦芋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非常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弱,不宜在排灌不良、地势低洼、保水保肥能力差、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种植。且不能连续耕种,第二年在同一块田种植,会出现病虫害积累爆发和养分供应失调,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在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荔浦芋传统品种情况下,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栽培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进行无性繁殖,导致了品种严重混杂退化,加上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病虫害经常发生,产量、品质下降,严重阻碍了荔浦芋生产的发展。

荔浦芋在生产经营上仍以一家一户的小面积生产为主,且生产标准化水平低、多为农户需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开展农业服务组织体系依然薄弱。土地流转难、农产品销售信息滞怠,农户能获得的社会化服务普遍较少,因此,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

另外据市场调查和一些消费者反映,新鲜的荔浦芋个头较大且剖分后不易保存好。虽然味美质高,但价格也相对其他芋头缺乏竞争优势,所以在生鲜市场和平价超市缺乏销售空间。

砂糖橘强势来袭 荔浦芋另谋出路

砂糖橘本来是广东四会名产,但是因为黄龙病导致广东四会砂糖橘产业衰落。广东砂糖橘产业往广西转移后,农民开始尝试转种砂糖橘,荔浦芋种植需要在农业产业竞争中面对这个强势对手。

荔浦市有关负责人说,与砂糖橘相比,荔浦芋一亩地产量平均达到2 000~3 000 kg,按现在4~8元/kg计算,每亩产值平均在15000元左右,但要减掉每亩平均5000元左右的成本,且不能连续耕种,实际每亩每年纯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

砂糖橘种植每亩地能种110株,每苗4年投资3200元,实行科学管理,第四年初产果每棵10公斤,110株,亩产1100公斤。按目前价格每公斤6元计,初年收入6600元,以后逐年增加产量,第五年亩产稳定在1500公斤以上,年收入9000元。投产后每公斤果成本1元,产值6元。每亩可有利润7500元。

为了保持和发展荔浦芋这一传统产业,2014年,荔浦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的通知》(荔发[2014]5号)及相关文件。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荔浦县农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持续增收,实施了荔浦县特色产业扶持“以奖代补”项目,相应制定了荔浦芋发展奖励办法,鼓励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引导、动员有技术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电商参与荔浦芋示范基地的建设,鼓励单户分散种植向经营主体聚拢规模化发展。

荔浦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是在荔浦的特优农产深加工企业,其市场总监林笑充介绍到他们生产的清水马蹄罐头出口美国,欧洲每年能达到近千万的收益。现在为配合荔浦芋产业发展同时也是为满足国内消费者对荔浦芋、荔浦马蹄(荸荠)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及深加工品的需求。他们建立了自己的荔浦芋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开发出了荔浦芋罐头,荔浦芋头酒和荔浦芋头条等荔浦芋深加工产品向国内外开拓市场。

但是荔浦芋种植在砂糖橘种植每亩纯收入近万元相比效益较低,且广西近年成功培育出了不会感染黄龙病的柑桔优良品种“沙塘桔2号”解决了砂糖橘的致命病害问题荔,在荔浦需要面临巨大的扶贫压力提高农业产出,农民增收的情况下,荔浦有30万亩耕地能种植荔浦芋,大概每年还能够维持2万到5万亩的规模。

荔浦芋产业的希望与明天

现阶段荔浦市为了保证荔浦芋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与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荔浦芋试验站,聘请了3位荔浦芋领域权威专家,带领荔浦县荔浦芋试验站的技术人员开展了荔浦芋组培苗品种的优选与培育,解决了一些荔浦芋品种混杂退化问题。但受该品种繁殖系数和一代产量的影响,目前推广应用速度缓慢。同时针对荔浦芋软腐病防治进行研究,解决荔浦芋重茬问题;对农户开展品质化栽培技术研究,对荔浦芋的提纯复壮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应用生物工程技术,采用尖端技术来培育脱毒组培苗,改善了荔浦芋的品质,达到“质”和“量”的统一。

为提高荔浦芋农产品竞争力荔浦市出台了5套配套制度,统一使用“荔浦芋”区域品牌标识,加强“荔浦芋”区域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并督促荔浦芋商标的规范使用,防止滥用、冒用荔浦芋品牌。目前,荔浦市已授权11家荔浦芋产销企业和合作社、电商平台免费使用“荔浦芋”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提高了荔浦芋整体的产品市场竞争力。

荔浦通过“基地+农户+企业”的合作形式加快优质荔浦芋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培植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让其成长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荔浦芋深加工业,延伸荔浦芋产业链,带动全县荔浦芋产业化经营发展。

随着广西砂糖橘的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大关,全区都在种砂糖橘的势头,砂糖橘的市场趋于饱和。砂糖橘的也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砂糖橘种植经济效益下降。荔浦芋这一闻名天下的广西特色农产品的是否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陈建舒 刊登于《今日北部湾特辑》2018年12月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