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花17606亿研发 创新指数榜却排17 施一公道出症结

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17606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国际科技论文数量8年稳居世界第二、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也均位居世界前列。但2017年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却不高。

领先的数据,与匮乏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冲突。这是为什么?

6月10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的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主题演讲时表示,这一矛盾,与中国的评价体系和科研文化有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评价体系与科研文化是主因

施一公列举的数据显示,近些年,中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显著提升,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7606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国际科技论文数量8年稳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也上升到世界第二。此外,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但与此不太协调的是,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却不高。比如,201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17。2018年,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中国的竞争力指数排名13。

“为什么我们的统计数字已经进入前三,而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在前十?这显然是一个矛盾。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面临科学难题、技术难关的能力。这说明中国解决难题和难关的能力,和排名靠前的国家有差异。”

如何解释中国领先的数据与匮乏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冲突?

施一公认为,一方面,中国评价体系和世界其他国家不一样,“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会让我们的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年薪根据你发表的文章、专利申请数目来体现,这个科技评价体系,使得我们的统计数字很难反映真实科技实力。”

另一方面,施一公认为,则是中国的科研文化所致。“我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我们经常会去跟随,一个新鲜名词,我们经常会把它放大、扩大,变成我们的一个大项目、大计划等,但对一个大国来说,这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值得思考。”

要创造好的人才环境 提升中国人才质量

施一公说,所有的尖端科研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依赖的是顶尖人才。而中国的人才储备是充分的。他说,过去40年改革开放,中国将近600万人跨出国门,造就了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出国留学潮。截止到2017年年底,300多万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的人才断层影响,因改革开放而消除。“没有这么大一股力量,我很难想象我们的科学技术能有现在的进步。”

但施一公说,虽然中国人才数量已经获得突破,“我们的质量还亟待提高,但质量的提高要看环境,我们必须创造更好的人才环境,让我们海外的顶尖科学家、最优秀的青年人,能够义无反顾地回来,能够安安心心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发展,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解决的切实问题。”

“中国在科学技术发展、生物医药发展上,道路还很长,但是应该说是前途光明。”施一公评价。

采写:南都记者 阳广霞 冯芸清 莫郅骅 实习生 刘士超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