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减持怎么破?



(天目大峡谷—平姐姐摄)

7月份,随着市场反弹,上证指数站稳3000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公告又开始密集出台了。这些密集减持的股票,由于不少出自大股东之手,且其中还有一些是清仓式减持,不但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对刚刚反弹的市场行情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是在目前新股发行重现堰塞湖、科创板开板在即、资金超募严重、资产重组配套融资有望放宽的情况下,令市场资金形势进一步紧张。


大股东减持,股价应声下跌!


最典型的案例要算泰晶科技,本来公司股价在基本面有所好转的情况下,走出了五连板的行情,但是7月1日晚,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称,已减持其所持有的泰晶转债合计21.50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0%!这意味着他们对这部分可转债不打算将其转为股份持有了。

泰晶转债的交易价格自6月底出现狂涨,一度冲上200元大关,确有炒作过头的嫌疑,但是实控人如此操作,也令市场信心严重受损:第二天,该股股价便从涨停到近乎跌停,暴跌19%,7月3日一字跌停,7月4日继续大跌9.85%。

7月2日晚,航天发展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公告拟减持不超过6%的股份,将近9700万股,第二天公司股价便大跌近6%。金冠股份更狠,控股股东要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2.16%的股份,减持完成后,其持股量将从27%下降到5%略多一点,等于是将控股权拱手相让,消息一出,股价第二天便创出今年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还有汇鸿集团,公告公司资管计划清仓,比例在8.67%,股价也是跳空低开,大跌7.3%。

来自国金证券的研究表明,近期减持仍有不断增长的势头。A股在6月份的最后一周,累计净减持41.95亿元,比前一周净减持36.32亿元增加了5.6亿元;从公司数量上来看,则是有193家减持,比之前一周的178家增加了15家。而创业板的减持金额增幅最大,从上上周的6.35亿元增加到上周的18.24亿元。同时,上周还有70家公司公告拟减持,相比前一周64家增加了近10%。

减持中存在的大问题


虽然大股东减持一直是A股市场长期令人头疼的问题,从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开始,就一直存在着大股东减持股票冲击市场的问题。之后一段时间,随着重组的放宽,大股东减持令投机资金进入,通过重组股价大涨,因此部分减持股会出现股价大涨的情形,令这一问题有所淡化。但随着重组条件不断趋严,近几年来,投机资金接盘大股东减持的情况减少,大股东减持不但再次引发了对市场的冲击问题,还带来了上市公司没有控股股东等不少新问题,非常值得关注。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分期分批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带来企业股东分散化,公司缺少实际控制人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后续发展。从中外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在充分竞争的领域里求发展的企业,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控股股东,也需要一些相当有实力的大股东。只有到企业非常成熟,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后,强力大股东的作用才有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了。比如早期的苹果,离开了乔布斯这样追求完美与细节,在技术上与系统上深诣客户心理的天才,苹果不可能有今天如此惊艳的成绩。更早一点的福特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及国内的曹德旺、马云、马化腾等等。

但是现在的创业板公司,老实说还没有哪家可以说是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是相当完善的,却出现众多创始人、大股东减持到令公司已经没有相对控股股东的地步了。公司没有了相对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在发展过程中,等于也失去了令公司强劲发展的动力——每个股东都是小股东,自然会想,我这么拚命工作,最后分到的钱不过才是5%,有必要这么拚命吗?而一些相关实力股东的退出,只剩下金融机构或是散户持股,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并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可以说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第二,在垃圾股可以重组的预期下,这些股票大多存在估值过高的情况,此时大股东纷纷套现离场,等于是变相奖励了这些没有取得好成绩的绩差公司。而绩优公司反而因为估值太低,不舍得减持离场,这样的客观效果,政策不加以调整的话,势必要影响绩优公司股东的经营积极性。

第三,公司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本该是大股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大股东却率先脚底抹油开溜,留给中小股东一地鸡毛。令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更加失望。

做为投资者,对于大股东减持带来的利空可谓防不胜防,所以,尽量回避高估值个股,回避限售股较多的个股以及业绩向下、出现亏损的个股。

政策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改进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对减持规定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一个是,最大股东必须持有最少30%的股份,减持到这一数量时,不允许零卖,以避免出现最大股东持股数量不足30%的情况。当然,一些研究报告认为,最大股东持股在70%左右是比较好的,这样,大股东会在少数关键股东的支持下,工作最努力。我们的减持政策可以参考这方面数据,确定出一个即符合国情、又能有责任人愿意出大力的合适比例。

二是业绩亏损股不能减持。由于A股发行价较高,亏损股又有重组预期,往往导致其股价虚高,这时如果让大股东减持,等于让他们金蝉脱壳,减除亏损责任,拿一笔巨额资金去逍遥。这是在向市场释放公司越烂,大股东越美的错误信号,会令更多遇到困难的企业的大股东产生不如逃跑的念头。

三是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不允许大股东减持。即减持要与业绩挂钩,达到盈利,且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之上,才能部分减持。堵住乱开支、加大成本 ,把公司利润吃光抹净就抬屁股走人的漏洞!

当然,这些措施本质上还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的终极追问是:为什么中国的上市公司会有这么多大股东愿意减持?为什么垃圾股减持也有人愿意高价接盘?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反应出:很可能是我们上市公司的质量就不行,包装上市后,年年公开审计,还要经受市场多方面的检验就无以为继,只能一卖了之;很可能是我们的经营环境不够好,政策多变,导致企业家行为短期,或是经营方面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很可能是我们的资产重组政策存在重大的缺陷,境外上市公司要重组,基本上是谁主张谁拿钱,我们却可以大股东主张,让市场拿钱。即责任主体不掏钱,掏钱的人却当不了家。在不少资金具有“公家”或是“别人家”这一属性的情况下,为很多权力者损公肥私创造了条件!

所以,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改善企业整体的经营环境,彻底关闭用新增股权方式进行融资的重组之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