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穷了吗?购物狂欢的漩涡难逃离


一、购物狂潮

美国有‘黑色星期五’,中国有‘双十一’,国内外各个购物狂欢节,都是人为刻意制造的节日,但其热烈程度却远远超过拥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积淀的传统节日。

2018年天猫双11平台总交易额超2135亿元,相较于2009年5200万的销售总额,10年来增长了4100倍。11月11日当天,在抢购高峰时段,支付宝数据显示交易频次超过10万次/秒,消费者的购物狂热,可见一斑。

二、购物节形成


硬件方面,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同时网络普及,网民总量持续增加的互联网红利时代降临。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产业日臻成熟,物流体系随基建发展而愈加发达,国民人均收入增加,社会总体生活水平提高,是产生这样一个商业销售奇迹的外在因素与物质根基。

消费心理与消费文化剧烈转变。千禧一代之群体消费心理与先辈国人是截然不同的,被现代化生活与商品社会塑造的青年群体,懂得享受购买商品与服务所带来的精神减压与心灵理疗,这是产生购物狂欢的精神动因。

购物狂欢真的是令人欢乐的吗?事实上,几家欢喜几家愁罢了。作为普通消费者,狂欢后要面对的是并非必要的商品与超支账单,以及更严峻的生活压力。80后、90后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贷款的主体人群,青年人总体负债率节节攀升。汇丰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0%,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贫穷使我压力山大,我要购物去解压。买买买让人开心啊,我又变得更穷啦”“虽然我不太会挣钱,可我至少敢花钱”鼓励大家利用购物来弥补内心的纷繁需求,是消费主义经久不衰的诱惑性口号。但我们明白,这只是个陷阱。

盈利是一切商业逻辑的核心,对消费者心理进行利用与操纵是实现盈利的捷径。人们在网络世界平均活动时间大大增加,每个人在网络上遗留的活动痕迹也在累积成数据信息,充沛的数据资源又会被网络巨头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强化了平台的营销威力。电商营销的效能,终究是在了解个人偏好后,对心理逻辑的利用,最终轻使人反复落入非理性的迷狂与兴奋中。

双十一来源,本是网络空间中产生的一个戏谑生活与自我调侃的人造活动。网民们精彩的创意赋予了这一天特殊意义,它是对抗孤独并笑傲生活压力的一天。但是商业主体所看到的却是另一层图景,这个时代,单身青年总量庞大且还不断增多。于是,商业的运作思路便生效了,即:引导青年人把内心的空虚与缺憾用商品去填补。“光棍节”变成“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商业力量的大获全胜,资本对草根文化完成了侵占与收服。

三、消费心理与商业的利用

而‘万众一心’来缔造购物奇迹的消费者们,究竟是被什么内心力量驱动的呢?为何大家甘愿投身于购物狂欢?


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谁都不能阻断外界环境那无边无际的影响力,时代精神与时代情绪势不可挡的浸染了每个个体的心理。

别人都在买。“我要参与感”购物狂欢节存在于铺天盖地的广告里,也存在于周围同事同学朋友的言谈里。当一个人被 一种热烈的气氛包围时,内心会难免有融入大氛围的倾向。购物狂欢节似乎真的被认同为一个节日,似乎不“买买买”就错过了节日,就会被潮流甩掉。这是因为营销力量太强,而个体的自我意志不够强大。

这个紧张竞争的时代,大家面临的压力都是过载的。外部压力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强健的个性难以在重压下发育成长。而后,负面情绪会滋生更多的心理负担,持续压迫自我。而通过购物进行减压,来一场补偿式消费,是一种具有魅惑力的宣传,许多人也不自觉的落入其套路中。

利用购物来填补心里缺憾。压力密集型环境下,我们总归要面对各种挫败与不如意。各种‘求之不得’‘劳而无功’将在心中累积挫折感与失败感,而心里的这些心结与伤痕,需要智识与温情去化解、平抚。但有人选择的是在购物的过程中,想象类似‘征战夺取胜利’‘发掘稀有宝藏’等虚假的成就感,以弥补内心。

孤独的普遍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空前发达的网络似乎为每个人拓展社交领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事实上,虚拟空间中的友谊与联系终究缺乏温度。而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被工作消耗了大部分时间,纯个人时间与剩余精力,不足以开展丰富的社交活动。总体形势如此,那么孤独便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状态。“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疯狂购物,在家中积攒起满满当当的商品,以充足的物品陪伴感代替真人的陪伴感,借此对抗孤独,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习常取向。而物品不可能替代人,购物不可能对抗孤独。

少部分人则有着完全失控的购物冲动,俗称为‘购物癖’‘购物狂’,心理学称之为‘强迫性购物’。人类的患病率为5%左右,尤以20岁左右年轻女性为高发人群。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故意寻求透支感,主动给自己制造困境,进入一种自我折磨式的状态。这是病理层面的问题,则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与职业医师的治疗。


商业组织的运作模式,几乎全面的应对各类消费者的各式心理。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购买过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这是商业手段专攻消费心理而产生的效能。剖析清楚了人群的心理逻辑,商业系统就以盈利为核心高效运作起来。

渲染社会环境。商场、地铁、电梯、公交车、网络弹窗、APP首页、网红与流量明星叫卖,无所不在的重复、乃至骚扰,在各种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下意识行动。口号式广告通过不断重复, 蒙蔽了人们对自我需求的真实认知,使人误把商家宣传产品当成自身实际需要。其漫洒广告的目的,就在于令消费者感到风潮动向,方便大家获得参与感。

作为减压手段。商家明白:要满足消费者占便宜心理。打折、送赠、满n减n、买n送n、拼团优惠、清仓甩卖、跳楼价、放血价。明明花了钱,许多消费者却会觉得赚了便宜,商家的目的便达到了。

限时活动,饥饿营销。制造虚假的紧迫感与稀缺形势,刺激群体兴奋点。在这种争夺与期待中,消费者往往以高价购得心仪的商品,内心会有击败其它同好的获胜感。而这,大多得不偿失。

话题营销。用一个优秀故事为活动或商品赋予意义,制造群体幻觉,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当消费者为了仪式感、为了在群体朝圣般的情绪中消灭孤独而付费时,商家的获利空间就极大的膨胀了。

商业有充足的动机与力量去制造消费狂热,而渴望进行压力宣泄的大众倾向于顺从商业力量的鼓动。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种种匪夷所思的购物狂潮。

四、应对


不要贷款消费,不要用信用卡应付非必要支出。‘校园贷’、互联网金融借贷、各类便捷借款渠道,它们值得我们警惕,而绝不能对其信任与依赖。近年来,被呼为‘阎王利’‘砍头息’的高利贷造成的骇人听闻悲剧,屡屡见诸报端。青年破产,已经切实成为危及个体命运的风险,故而绝不可掉以轻心。

实用性比价格重要,“如果你犹豫买不买一件东西只是因为它贵,那就买下来;如果你想买一件东西只是因为它便宜,那就不要买”消费欲望大于真实需求,这之间的平衡需要个人理性去调节。而购买与销售,是商家与顾客的博弈过程,商家降价是典型的诱导性策略,顾客过量购物,最终的获胜者必然是卖方。因此,“算账是个好习惯,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罗列购物清单,不让临时决策左右购物行动,避免情绪化消费。

探索解压方式,尝试其它娱乐活动。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看,购物作为一种解压方式,其成本过于高昂。而主动去探索生活的新可能,尝试着接触丰富度更高的陌生领域,往往是收获大于支出的过程。与其在迷蒙与混沌中沉浸于外来引诱,不如保持自主的好奇与敏锐,在一件件新奇事物、活动中了解自己从未触及的内心渴盼,甚至发现并养成爱好。有了自发的爱好,既能从中汲取内心力量,又可在这移动互联时代,轻松的找到普天下的同好,在共同的志趣氛围中击败孤独感。

攒钱也是一种塑造成就感的方式。积累比消耗更具有成就感,这种原始朴素的情感或许在消费时代是被冷落的,但它的意义却不因地位边缘化而衰弱。“消费的快感,穷人富人都能体验;一无所有的痛苦,只有穷人清楚”我们是害怕落入一无所有的境地,并且真的要面对这种危险。一定的个人储蓄,是应对未来意外事件的应急资金,也是保持内心安定的重桩。攒钱,也是一种摆脱困苦的漩涡,挣脱生活之恶心枷锁的底气。

少花点,攒攒钱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