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 估值回归接近尾声

8月31日,伊利股份(600887)公布半年报。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95.88亿,同比增长18.88%,归母净利润32.28亿,同比增长3.51%。公司二季度当季实现营收201.9亿,同比增加14%,归母净利润13.46亿,同比下降17.5%。

虽然公司二季度营收符合市场预期,但净利润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二季度公司营销费用投放超预期所致。于是公司股价在上周五直接以9%以上的跌幅低开,尽管全天低开高走,但收盘跌幅还是达到7.21%。

根据长城证券的盈利预测,伊利股份2018年的EPS已由1.17元下调至1.07元。上周五公司股价以24.20元报收,如果按照这个业绩水平,公司最新PE为22.61倍。尽管市场预期公司2018年净利润增速只有8.2%,但考虑到公司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地位,这个估值水平虽说略微高了一些,但继续下杀估值的空间也不大。

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心就是公司下半年净利润增速持续不达预期,因此其股价表现疲弱。实际上,公司二季度营销投放超预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一方面,由于竞争对手蒙牛冠名世界杯二季度加大营销费用投放,公司被动跟随;另一方面,公司开始支付赞助北京冬奥会的费用,导致营销费用大增。

因此,二季度可能是公司2018年净利润的最低点,预计随着下半年竞争对手营销费用投放收敛,公司下半年营销费用也会出现下降,净利润增速将会恢复上升。而最为关键的是,目前公司的股价已非常接近合理估值水平。

从这张股价估值表我们不难发现,2018年1—2月,伊利股份的股价始终在合理估值区间徘徊。1月和2月的最高价35.23元、34.30元更是一度使公司股价高估,当时公司PE达到32倍以上的水平,已经出现泡沫迹象。

虽然此后随着3—4月的调整,股价一度出现低估,但5月的一根阳线,又使得公司股价处于高估状态。之后随着6月以来股指持续调整,公司的合理估值也随之不断下调。截至8月31日,伊利股份收盘24.20元,距离合理股价24.06元已经非常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上周五公司股价最低探至23.47元后就被拉起,也许是市场主力不想在合理估值下方停留太久吧。

而通过WIND数据,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7月30日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当天伊利股份报收26.69元,而沪股通席位持有股份占公司流通股的比例是11.74%。一个月后的8月31日,伊利股份的股价已经下跌至24.20元,跌幅接近10%,但沪股通席位持有股份占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却提高至13.36%。

换句话说,在伊利股份下跌的8月,尽管沪股通席位资金也有减持,但总体持仓比例还是上升的。这也说明,一向更看重长期投资收益的海外资金,并没有改变对伊利股份的投资价值判断。相反,目前已经跌出合理估值的公司股价,很可能给长线资金提供一次很好的抄底机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