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A股案”三券商终证清白 而那些年的那些人却再也回不来

导读:三年后的11月5日,当面对这一终获正名的结果,再回忆起三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灾和因其引发的“余震”,不禁使人潸然。那些年,那些人,斯人已逝,再多的无奈与委屈,皆阻挡不了历史滚滚洪流的演进。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覃寒池 @北京

11月5日,中信、国信、海通三家券商不约而同地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一封结案通知书。为了这一时刻,这三家总资产之和已经突破万亿规模的券商已经苦等了三年之久。

“经审理,中国证监会认为公司的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该案结案。”在11月5日当晚,中信证券发布的有关公告中如此写道。

国信证券与海通证券当晚亦在公告中也做出类似表述,“经审理,中国证监会认为,公司及公司相关员工的上述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本案结案。”

所谓三家券商的违法事实,但凡对三年前那场震动整个国内券业的“做空事件”的调查有所了解的人,皆心知肚明。

在2015年股灾期间,一家名为司度贸易的外资公司被指做空A股获利巨大,与其合作的中信、国信、海通等3家中国顶级证券公司也相继被调查,而在传闻中,这几家券商被扣上的则是深含民族情绪的协助“境外做空势力”做空A股之罪。

三家券商中,该事件尤其以对中信证券的影响最大。

在这场动荡,中信证券被万夫所指,先有高管徐刚等8人被抓,后有总经理程博明等3人被带走调查,灵魂人物王东明宣布退休,券商龙头遭遇成立20年以来最大的危机。

而远在深圳的国信证券,同样未逃过被牵连的命运。

时任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更在当年10月23日上午,在留下了“请勿扰妻儿”的五字遗书后,在家里的阳台上以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仅41岁的生命,成为了这一起案件中唯一一位付出生命代价之人。

三年后的11月5日,当面对这一终获正名的结果,再回忆起三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灾和因其引发的“余震”,不禁使人潸然。

那些年,那些人,斯人已逝,再多的无奈与委屈,皆阻挡不了历史滚滚洪流的演进。

1)案情反转

因为司度提供融资融券服务。2015年11月26日,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被集中立案调查,在此之前的两个多月前,这三家券商中已经有数名高管或被带走调查数月未归,或被约谈要求交代问题。

司度是大型美资金融集团Citadel的全资子公司。在2015年股灾救市期间的7月末,沪深两地交易所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司度公司。

同年8月2日,Citadel发表声明称,确认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被深交所限制。Citadel同时表示,无论是以往,还是近期均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并将“一如既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合法开展各项经营”。

一时间,做为外资企业的司度公司在股灾救市期间成为了市场焦点,更被怀疑为境外资本做空A股的罪魁祸首。

而为司度公司提供融资的三家券商,自然成为了“帮凶”。

正在此时,还被爆出司度公司于2010年设立时,中信联创曾出资100万美元投资司度公司,占据20%股权。

工商资料显示,金石投资拥有中信联创逾92%的股权。金石投资与中信联创皆为中信证券的关联企业。

时任中信证券总经理的程博明,在2009年前后曾经担任金石投资以及中信联创两家公司董事长。

一时间,舆论声众起,“境外势力”、“内鬼勾结”等讨伐声喧嚣尘上。

经过了近三年的调查,2017年5月24日,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分别处没中信证券3.7亿、国信证券1.2亿、海通证券0.3亿元。

相比较中信与国信,海通证券在其中的牵扯则少了许多。

“2015年1月左右,司度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海通证券,希望能在海通证券开立信用账户,申请10亿-20亿的融券额度进行日内回转交易。”直到今日,回忆起与司度公司的最初关联,一位海通证券的内部人士至今也依然觉得少许后怕,“这对海通证券而言,就是一笔正常的融券业务,而且在此之前,司度已经在中信和国信都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

在2015年7月末,司度有关账户因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被深交所限制交易后。

面对此时汹涌而下的股市,还有群起的舆论攻势,显然是必须要有人来为这一结果负责。

在有了司度这一案的切入口,三家顶级券商+境外做空势力的故事开始在资本市场中流传。

据叩叩财讯获悉,监管层在经过近三年调查后,对有关交易明细与交易细节进行了仔细排查后,对当年股灾的诱因有了不一样的认定。最后对于三家券商的处罚皆以违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例为由头。

在2017年下发行政处罚之后,三家券商与司度公司皆向证监会提出了申辩。而该听证会则在2017年年底集中举行。

三家券商的申辩理由是,虽然在对司度提供的两融服务中违反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违反此规定的可由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并不应该上升到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措施是在2015年7月1日修订后的《两融办法》中增加的内容,而违反《两融办法》行为发生在此之前,故证监会不应予以行政处罚。

显然,从目前的处理结果看,三家券商的申辩被证监会采纳。

2)永别陈鸿桥

在11月5日晚间,在中信证券洗刷冤屈之后,有中信证券员工在朋友圈为因该事件牵连的中信证券原高层王东明、程博明等人的命运唏嘘。

但更令人感慨的则非时任国信证券总经理陈鸿桥莫属。

这位时年仅41岁的国信证券掌门人,竟在2015年10月23日早上选择以自杀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和门外正在喧嚣的一切是非。

在2015年8月,中信证券数位高层集体被带走后,同样为司度公司提供融资融券业务的国信证券内部亦如热锅上的蚂蚁。

2015年9月初,一份名为《国信证券股指期货异常交易情况的通报》在券商高层圈内广泛流传。这一通报曾经传达给各大券商,随后,监管层亦对国信证券高管人员进行约谈。作为国信证券时任总经理,陈鸿桥更被多次约谈。

在该通报中,对于国信证券“恶意做空”行为,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通报写道:“8月5日上午11点12分3秒至11点14分47秒期间,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价格快速下跌超0.7%。国信证券自营套保账户在此期间大量开空单,对市场价格造成较大影响,构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异常交易监控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第五条规定的异常交易行为,中金所已对相关账户采取限制开仓措施。”

《指引》第五条对期货交易异常交易行为做出规定,其中包括“大笔申报、连续申报、密集申报或者申报价格明显偏离申报时的最新成交价格,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

根据通报,国信证券还存在为外资公司司度公司,大规模融券卖空交易提供便利行为。

为此,证监会机构部已请深圳证监局对国信证券主要负责人、分管自营业务高管人员进行谈话,责令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

这一“恶意做空”的指控,当时被认为是导致陈鸿桥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而压垮他的另一根稻草,则是在同期,2015年9月,与陈鸿桥关系匪浅的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股灾期间,A股巨幅震荡背景下,主导救市工作的,即为张育军,其曾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救市策略。

对于张育军的落马,斯时市场也传闻频频,亦有消息指其与配合“境外势力“做空股市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过去三年有余,在三家券商成功洗清冤屈的同时,除了张育军案外,与其同期落马的金融系统高官案件大部分皆已诉讼开庭审理或已出结果,唯独张育军案却进展缓慢。

直到2017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张育军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侦查工作依然正在进行中。

(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