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给后世留一个健全的经济体

日期: 来源:逻辑与现实经济收集编辑:王克丹

全球金融体系再次陷入恐慌之中,金融体系的挤兑从美国开始,蔓延到欧洲,这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为什么美联储一定要冒风险加息,而不是继续量化宽松的刺激经济热度,所谓的再吸一口理论,也有媒体开始将矛头直指美联储,甚至美联储自己也不否认加息导致了流动性进展。但是否可以选择不加息呢?这个艰难的选择和当年日本加息刺破泡沫的选择如出一辙,我们系列文章也讨论过很多次了,很多人只能看到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但却对带来的成本闭口笔谈,比如伤害穷人利益的通胀,掠夺中产财富的资产泡沫和各类金融创新,水的流向差异加速贫富分化与社会僵化,如果说加息刺破泡沫的硬着陆是斩首的话,继续续命如同钝刀杀人,亦可以理解为从中下层割肉的同时还要给你输一点血和打兴奋剂,把风险放的更大以后推给后世处理。

这种情况下的对比来看,硬着陆虽然痛苦,但未必是最坏的结果,尤其是如果出现高通胀,货币政策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把经济周期和观察时间拉长,现在的政策选择面临的问题,是否要给后世留一个健全的经济体。

  1. 1.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从信贷方面入手,刺激信贷则对应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反收紧信贷则是紧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从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角度入手,减少政府向市场征收的税,同时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市场热度,往往对应政府负债的增加,相反也能选择收紧财政政策,当经济体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金融风险,两个政策的组合则对应了经济体预期的发展方向:

1)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宽松的财政政策工具

这种情况下,刺激效果叠加最为显著,一般情况下经济都会有较为明显的响应,货币政策提高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降低企业和居民负担,从而激发市场的投资消费热情激发。但也有例外,就是已经用过太多次以后,货币政策几近失效,而是陷入以债养债的庞氏信贷阶段,钱并不会真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和消费,另一个可能的是财政政策让利不直接,而是通过一些间接渠道,比如以工代赈,给企业让利而非给居民让利,这时钱还是去了少数人手里,政府部门加了杠杆但对市场的刺激效果有限。

这种组合效果好,代价也最大,通胀压力、政府和市场的债务积累、资产泡沫扩大等等,尤其是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本身就很大,意味着以债养债所需的货币供应成幂指数级别的上升,最终带来滞胀和明斯基时刻的风险,当然短期内往往还是可以续一波命,属于继续把风险扩大丢给未来的选择。

2)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紧缩的财政政策工具

系统性金融风险本身就是和货币政策过度使用有关,往往也是宽松货币政策失效的时候出现,就比如美国在疫情早期就把子弹打光,利率水平降至0~0.25%水平,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宽松货币政策的筹码,这时即便继续刺激信贷,效果也要弱很多,刺激效果弱但也少一个成本,就是相对稳健的政府财政收支。

3)收紧的货币政策和收紧的财政政策

在庞氏信贷阶段,光收紧货币政策工具,就足以带来流动性危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配合收紧的财政政策工具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硬着陆,金融资产泡沫的信心短时间内被打破,同时政府不会出面干预,会进一步诱发市场的恐慌情绪,出清可能在几天内最多几个月就能完成,资产泡沫破裂,金融机构倒闭,失业率上升。

4)收紧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

既然货币政策本身效果极弱,且伴随着高通胀,只能选择收紧货币供应来抽取市场的过剩资金,同时还要给市场一颗糖吃,即非常宽松财政政策,给企业和个人税收减免,增加公共福利支出,也会配合基建等扩大支出的工具,从而让市场的出清尽可能的缓慢,也被称为软着陆,部分的金融体系风险和资产泡沫出清,代价则是更大的政府负债。

现在的欧美基本选择的是第四条路,收紧的货币政策配合更宽松的财政政策,在控制通胀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缓加息对经济体的冲击,美国的政府债务已经32万亿了,但这几年加的政府债务还是不足以应对市场的风险,所以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称“必须提高债务上限”,否则就是把美国的信用置于风险之中,这将引发金融灾难。其实就是第四条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我国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红利,依旧创造着大量的产出来支撑市场的消耗,与通胀相反的是消费不足引起的经济收缩,但依旧有过去十几宽松货币带来的资产泡沫和债务问题,我们的选择是第一条路,更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更宽松的财政政策,极高的货币供应的同时又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负债,寄希望于增长来出清泡沫 。

2. 给后世留一个相对健全的经济体

经济从工业化以后,就周期性的出现传统的经济危机,金融从建立的第一天就是投资与投机的博弈,财富结构总是倾向于失衡,多数人无法消费得起对方生产的商品,消费不足引发通缩螺旋,进而形成经济危机和大萧条。金融体系运转中,人们总是在经济过热时继续投机,在经济转冷时又出现恐慌,金融体系总是会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而创造各类的投资品,风险被金融体系放大,不稳定性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而各个经济体在财富结构失衡和过度投机即将引发经济金融危机时,总是想办法去维系这种繁荣,通过强而有力的大政府来干预市场出清,其中就包括更极致的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但往往不会去触及干预的核心,比如修正财富结构和出清既得利益者,且任何干预工具都是有成本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通胀和资产泡沫还是中小层买单,无非是钝刀割肉且比直接掠夺要隐蔽一些,把风险放大推给未来。

财政政策工具虽然有所改进,比如政府负债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高的公共福利,进而降低居民的压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经济体都可以把负债变成多数人的福利,这对政府体系的要求过高,多数的经济体能做到扩大财政赤字但又做不到把钱变成多数人收入和福利,结果成本还是以铸币税的方式向所有居民征收,变成少数人的利益有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带来更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所以政策如果没有能力做到干预财富结构,修复经济的良性循环,就不要总想着干预市场的出清,虽然短期内强而有力的政策扭转了市场的方向,但又积累更大的问题推给未来,危机虽然可怕,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资产泡沫的出清,呆坏账的清算,庞氏信贷本身就是恶性肿瘤,不断的吞噬着经济体的现金流,切除虽然痛苦但至少给未来留一个复苏的基础。系列文章经常提到的日本模式,是现在各个国家应该尝试的一种续命工具,并不是日本模式是最优解,而是在不动财富结构和分配、不出现更大规模的经济硬着陆下可以尝试的模型,欧美从08年金融危机中学到的很重要的一课就是不能给居民加太高的杠杆,刺激经济的代价要由政府负债承担。

日本模式的代价也非常显著,就是政府债务的疾速攀升,既要喂饱既得利益者,又要喂饱居民福利才有可能避免危机,这还是出清了房地产泡沫,不需要为资产泡沫的庞氏信贷续命后的表现,至今已经超过250%的政府杠杆率,让央行几乎失去了调整货币政策的能力,只有继续宽松和更极致宽松两种选择。当然日本模式也对各国政府要求极高,比如政府负债要求更直接用在居民的公共福利,而非其它非必要消耗上,仅此一条就筛掉了多数的经济体。

总结起来:大政府干预经济是现在各国基本特征,但历史经验也表明,不出现传统经济危机,也会出现现代的金融危机,各国干预经济的选择越来越少,限制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差,让收紧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软着陆成了首选,有条件的则继续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拿资产泡沫和政府负债换经济增长指标,飞在天上的不叫软着陆,逐渐完成市场出清的才是软着陆。现在欧美的软着陆已经出现的很大的金融风险,恐慌还在蔓延,这就对政府负债有了更高的要求,直至各国觉得政府负债和换来的收益严重不匹配,市场可能同时出现收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硬着陆。不管是透支居民杠杆,还是透支政府杠杆,无非都是用未来换现在,弱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市场硬着陆最终无法避免,不如早早改变政策选择,给后世留下一个相对稳健的经济体。长篇创作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益,请推荐给更多读者阅读,感谢您的关注、推荐和支持,将是公众号长期更新的动力!

相关阅读

  • 对2023年首次全面降准的五方面理解


  • “3月17日,央行决定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从降准力度来看,本次全面降准25BP仍偏克制,叠加年初以
  • 全面降准来了:原因、方式及影响

  • 文:任泽平团队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继本月央行超额续作MLF,317降准25bp,累计释
  • 周末重磅!央行、财政部齐发声,释放重要信号

  •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在3月18日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多位监管人士就推动高水平金融开放、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落实经济增长目标重磅发声。图片来源:主办方要
  • 2023“国家账本”出炉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 全国两会报道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3年中央预
  • 美联储货币政策报告

  • 海外文献每周阅读Weekly Reading题目:美联储货币政策报告文章出处: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2023-03-mpr-summary.htm机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Board of
  • 日本经济 再启新程

  • 经济活动全面重启,日本经济2023年有望加速恢复增长。日本央行行长和副行长换届后,其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备受瞩目。目前着力于控制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预计
  • 流动性危机与流动性陷阱

  • 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在2023年初的金融市场出现了流行性的问题,一个流动性危机,代表事件是从挤兑到破产仅仅一天时间的美国硅谷银行,另一个流动性陷阱,极高的货币供应,超过接近13%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国海策略】危机模式下的大类资产配置

  • 1、2000年以来,2年期美债利率如果出现快速持续的回落,往往意味着经济衰退的来临,分别对应着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2007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这三
  • 2023数博会已确认华为、阿里巴巴等93家企业参展

  • 3月17日,记者从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执委会展览组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中国电子、航天科工、华为、阿里巴巴等93家企业确认参展数博会。  本次数博会线下设置国际
  • 给后世留一个健全的经济体

  • 全球金融体系再次陷入恐慌之中,金融体系的挤兑从美国开始,蔓延到欧洲,这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为什么美联储一定要冒风险加息,而不是继续量化宽松的刺激经济热度,所谓的再吸一口理论
  • @广东朋友 雷暴+降雨下周到货

  • 相信不少广东的小伙伴都有这个感受似乎很久没下过雨了别着急!这不,雨马上就来了!据@广东天气消息下周,雨水就上线啦回归的雨水排满“档期”、稳定“光临”未来一周,南方将维持多
  • 感染甲流可能引起“白肺”吗?专家解答→

  • 近期,关于感染甲流会不会引起“白肺”的问题引起网友关注。“白肺”是什么,感染甲流可能引起“白肺”吗?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有哪些情况需要家长高度警惕,及时送医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