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赠书」数据安全实践指南

日期: 来源:漏洞战争收集编辑:新书速递→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断向各个行业渗透,在深刻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民生和国防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隐私等带来了潜在威胁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内外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完善大数据安全领域的防护和技术要求,助力大数据安全建设。

相较于传统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标准化起步较晚,目前业内尚无完整、成熟的可借鉴技术落实方案,缺乏有效的数据安全视角下的实践指南,大量组织在数据安全建设方面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这严重耗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本不富余的安全资源。

《数据安全实践指南》应运而生,本书是美创科技积极组织公司数据安全从业专家,结合公司多年来的数据安全治理经验,以《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7988—2019)和《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实施指南》为标准和依据,对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域逐一进行解读并提供实践操作建议,尝试在目前业内暂无DSMM成熟实践的背景下,为数据安全组织提供实践指南


扫码了解 ↑



读者对象




  • 企业信息安全负责人。

  • 数据安全部门和数据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 安全风险管理人员。

  • 安全审计、监管人员。

  • 运维、技术支持人员。

  • 数据信息使用者。



目录



上拉下滑查看目录 ↓

推荐序

前 言

概念引入篇

第1章 活络之水: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流动  2

1.1 数据流动时代  2

1.2 数据采集:四面八方皆来客,五湖四海齐聚首  4

1.2.1 系统日志采集  5

1.2.2 数据库采集  9

1.2.3 网络数据采集  10

1.2.4 传感器采集  12

1.3 数据分析:铅华褪尽留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  12

1.3.1 监督学习  13

1.3.2 无监督学习  13

1.3.3 半监督学习  15

1.4 数据关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6

1.5 数据质量与数据价值  17

现状讨论篇

第2章 数据无罪: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事件  22

2.1 国内外的数据安全事件  22

2.1.1 运营商  23

2.1.2 医疗体系  23

2.1.3 高校教育  24

2.1.4 金融体系  24

2.1.5 电子政务  25

2.1.6 社交网络  25

2.1.7 企业生产  26

2.2 数据无罪,治理之过  27

2.2.1 数据治理  27

2.2.2 数据安全治理  28

2.2.3 治理思路选型  32

2.2.4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区别  33

治理选型篇

第3章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治理思路  38

3.1 以数据为中心  38

3.2 以组织为单位  39

3.3 以数据生命周期为要素  40

第4章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过程域  41

4.1 数据采集安全  41

4.1.1 数据的分类分级  41

4.1.2 数据采集安全管理  42

4.1.3 数据源鉴别及记录  43

4.1.4 数据质量管理  43

4.2 数据传输安全  44

4.2.1 数据传输加密  44

4.2.2 网络可用性管理  45

4.3 数据存储安全  45

4.3.1 存储介质安全  46

4.3.2 逻辑存储安全  46

4.3.3 数据备份和恢复  47

4.4 数据处理安全  48

4.4.1 数据脱敏  48

4.4.2 数据分析安全  49

4.4.3 数据的正当使用  50

4.4.4 数据处理环境安全  51

4.4.5 数据导入导出安全  52

4.5 数据交换安全  52

4.5.1 数据共享安全  53

4.5.2 数据发布安全  53

4.5.3 数据接口安全  54

4.6 数据销毁安全  55

4.6.1 数据销毁处理  55

4.6.2 介质销毁处理  56

4.7 通用安全过程  56

4.7.1 数据安全策略规划  56

4.7.2 组织和人员管理  57

4.7.3 合规管理  59

4.7.4 数据资产管理  60

4.7.5 数据供应链安全  60

4.7.6 元数据管理  61

4.7.7 终端数据安全  62

4.7.8 监控与审计  62

4.7.9 鉴别与访问控制  63

4.7.10 需求分析  64

4.7.11 安全事件应急  65

实践指南篇

第5章 数据采集安全实践  68

5.1 数据分类分级  68

5.1.1 建立负责数据分类分级的职能部门  68

5.1.2 明确数据分类分级岗位的能力要求  69

5.1.3 数据分类分级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69

5.1.4 明确数据分类分级的目的  71

5.1.5 确立数据分类分级的原则  71

5.1.6 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的方法及细则  71

5.1.7 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的安全策略  73

5.1.8 实施变更审核机制  73

5.1.9 使用技术工具  74

5.1.10 基于元数据类型的分类技术  74

5.1.11 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分类技术  74

5.1.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75

5.2 数据采集安全管理  76

5.2.1 建立负责数据采集安全的职能部门  77

5.2.2 明确数据采集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77

5.2.3 数据采集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77

5.2.4 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  78

5.2.5 确立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  79

5.2.6 基于大数据的采集来源  79

5.2.7 明确数据采集方式  80

5.2.8 确定数据采集周期  81

5.2.9 制定数据采集的安全策略  81

5.2.10 制定数据采集的风险评估流程  81

5.2.11 使用技术工具  82

5.2.12 基于数据库的采集技术  82

5.2.13 基于网络数据的采集技术  82

5.2.14 基于系统日志的采集技术  84

5.2.15 数据防泄露技术  85

5.2.16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86

5.3 数据源鉴别及记录  87

5.3.1 建立负责数据源鉴别与记录的职能部门  87

5.3.2 明确数据源鉴别与记录岗位的能力要求  88

5.3.3 数据源鉴别与记录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88

5.3.4 明确数据源鉴别及记录的目的  89

5.3.5 制定数据采集来源的管理办法  89

5.3.6 数据溯源方法简介  91

5.3.7 数据溯源记录  91

5.3.8 制定数据源鉴别及记录的安全策略  91

5.3.9 使用技术工具  92

5.3.10 基于标注和反向查询的数据溯源技术  92

5.3.11 数据溯源中的安全防护  94

5.3.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95

5.4 数据质量管理  96

5.4.1 建立负责数据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  96

5.4.2 明确数据质量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96

5.4.3 数据质量管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96

5.4.4 明确数据质量管理的目的  97

5.4.5 数据质量评估维度  97

5.4.6 实施数据质量校验  98

5.4.7 实施数据清洗  99

5.4.8 明确数据质量管理的规范  99

5.4.9 制定数据质量管理的实施流程  100

5.4.10 使用技术工具  100

5.4.11 数据清洗工具的原理  101

5.4.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01

第6章 数据传输安全实践  103

6.1 数据传输加密  103

6.1.1 建立负责数据传输加密的职能部门  103

6.1.2 明确数据传输加密岗位的能力要求  104

6.1.3 数据传输加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04

6.1.4 明确数据传输加密的目的  105

6.1.5 制定数据传输安全管理规范  106

6.1.6 实施数据安全等级变更审核机制  106

6.1.7 建立密钥安全管理规范  106

6.1.8 使用技术工具  108

6.1.9 哈希算法与加密算法  108

6.1.10 加密传输密钥的认证管理  111

6.1.11 构建安全传输通道  112

6.1.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13

6.2 网络可用性管理  113

6.2.1 建立负责网络可用性管理的职能部门  114

6.2.2 明确网络可用性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114

6.2.3 网络可用性管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14

6.2.4 明确网络可用性管理的目的  115

6.2.5 网络可用性管理指标  116

6.2.6 提高网络可用性的方法  116

6.2.7 确立网络服务配置原则  117

6.2.8 制定网络可用性管理规范  117

6.2.9 使用技术工具  117

6.2.10 网络可用性衡量指标  118

6.2.11 网络可用性管理之避错措施  118

6.2.12 网络可用性管理之容错措施  119

6.2.13 网络可用性管理之检错措施  123

6.2.14 网络可用性管理之排错措施  123

6.2.15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23

第7章 数据存储安全实践  125

7.1 存储介质安全  125

7.1.1 建立负责存储介质安全的职能部门  125

7.1.2 明确存储介质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126

7.1.3 存储介质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26

7.1.4 明确存储介质安全管理的目的  127

7.1.5 存储介质的定义  127

7.1.6 存储介质采购规范  127

7.1.7 存储介质存放规范  127

7.1.8 存储介质运输规范  128

7.1.9 存储介质使用规范  128

7.1.10 存储介质维修规范  129

7.1.11 存储介质销毁规范  129

7.1.12 使用技术工具  130

7.1.13 存储介质的常见类型  130

7.1.14 存储介质的监控技术  130

7.1.15 基于数据擦除的介质净化技术  131

7.1.16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32

7.2 逻辑存储安全  133

7.2.1 建立负责逻辑存储安全的职能部门  133

7.2.2 明确逻辑存储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133

7.2.3 逻辑存储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33

7.2.4 明确逻辑存储安全管理的目的  135

7.2.5 实施系统账号管理  135

7.2.6 实行认证鉴权  136

7.2.7 采取访问控制措施  136

7.2.8 基于逻辑存储系统的病毒和补丁管理  136

7.2.9 制定日志管理规范  136

7.2.10 定期检查存储  137

7.2.11 明确故障管理方法  137

7.2.12 制定逻辑存储安全配置规则  137

7.2.13 使用技术工具  138

7.2.14 安全基线核查技术  139

7.2.15 日志监控技术  140

7.2.16 安全基线核查流程和目标  144

7.2.17 日志监控流程和目标  145

7.3 数据备份和恢复  145

7.3.1 建立负责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职能部门  146

7.3.2 明确数据备份和恢复岗位的能力要求  146

7.3.3 数据备份和恢复岗位的建设与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46

7.3.4 明确数据备份和恢复的目的  148

7.3.5 数据备份  148

7.3.6 明确数据备份安全管理规范  148

7.3.7 数据恢复  149

7.3.8 明确数据恢复安全管理规范  150

7.3.9 使用技术工具  151

7.3.10 不同网络架构下的备份技术  151

7.3.11 数据恢复技术与安全管理  153

7.3.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54

第8章 数据处理安全实践  155

8.1 数据脱敏  155

8.1.1 建立负责数据脱敏的职能部门  155

8.1.2 明确数据脱敏岗位的能力要求  156

8.1.3 数据脱敏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56

8.1.4 明确数据脱敏的目的  158

8.1.5 确立数据脱敏原则  158

8.1.6 数据脱敏安全管理内容  158

8.1.7 敏感数据识别  158

8.1.8 确定脱敏方法  159

8.1.9 制定脱敏策略  160

8.1.10 执行脱敏操作  160

8.1.11 脱敏操作的审计及溯源  160

8.1.12 使用技术工具  161

8.1.13 静态脱敏技术  161

8.1.14 动态脱敏技术  163

8.1.15 数据脱敏技术的安全性对比  165

8.1.16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65

8.2 数据分析安全  166

8.2.1 建立负责数据分析安全的职能部门  166

8.2.2 明确数据分析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167

8.2.3 数据分析安全岗位的建设与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67

8.2.4 明确数据分析安全管理的目的  169

8.2.5 数据分析安全管理的内容  169

8.2.6 明确数据分析需求  169

8.2.7 收集数据  169

8.2.8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169

8.2.9 评估数据分析模型  170

8.2.10 实施数据分析  170

8.2.11 评估数据分析结果  170

8.2.12 使用技术工具  170

8.2.13 语法隐私保护技术  171

8.2.14 语义隐私保护技术  173

8.2.15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74

8.3 数据的正当使用  174

8.3.1 建立负责数据正当使用管理的职能部门  174

8.3.2 明确数据正当使用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175

8.3.3 数据正当使用管理岗位的建设与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75

8.3.4 明确数据正当使用管理的目的  177

8.3.5 数据正当使用安全管理的内容  177

8.3.6 提交数据使用申请  177

8.3.7 评估数据使用范围及内容  178

8.3.8 针对数据使用范围及内容的审批  178

8.3.9 针对数据使用范围及内容的授权  178

8.3.10 记录存档  178

8.3.11 使用技术工具  179

8.3.12 单点登录技术  179

8.3.13 访问控制技术  179

8.3.14 基于统一认证授权的IAM技术  182

8.3.15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83

8.4 数据处理环境安全  185

8.4.1 建立负责数据处理环境安全的职能部门  185

8.4.2 明确数据处理环境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186

8.4.3 数据处理环境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86

8.4.4 明确数据处理环境安全管理的目的  188

8.4.5 分布式处理节点安全  188

8.4.6 采取网络访问控制措施  188

8.4.7 账号管理和身份认证制度要求  189

8.4.8 访问资源授权  189

8.4.9 制定加解密处理策略  189

8.4.10 数据处理监控  189

8.4.11 审计与溯源制度要求  190

8.4.12 使用技术工具  190

8.4.13 账号管理和身份认证实现模式  191

8.4.14 网络访问控制  193

8.4.15 授权管理  194

8.4.16 监控系统与审计系统  195

8.4.17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195

8.5 数据导入导出安全  196

8.5.1 建立负责数据导入导出安全的职能部门  196

8.5.2 明确数据导入导出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196

8.5.3 数据导入导出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197

8.5.4 明确数据导入导出安全管理的目的  198

8.5.5 数据导入导出安全管理的内容  198

8.5.6 明确导入导出的数据内容  199

8.5.7 提交数据导入导出的申请  199

8.5.8 评估数据导入导出的范围及内容  199

8.5.9 针对数据导入导出范围及内容的授权审批  199

8.5.10 制定数据导入导出规范  200

8.5.11 明确导出数据存储介质的安全要求  200

8.5.12 审计与溯源  200

8.5.13 使用技术工具  200

8.5.14 多因素认证技术  201

8.5.15 访问控制技术  201

8.5.16 数据预处理技术  202

8.5.17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03

第9章 数据交换安全实践  204

9.1 数据共享安全  204

9.1.1 建立负责数据共享安全的职能部门  204

9.1.2 明确数据共享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205

9.1.3 数据共享安全岗位的建设与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05

9.1.4 明确数据共享安全管理的目的  207

9.1.5 数据共享安全管理的内容  207

9.1.6 提交数据共享申请  207

9.1.7 评估数据共享的范围及内容  207

9.1.8 针对数据共享范围及内容的授权审批  208

9.1.9 实施数据共享  208

9.1.10 审计与溯源  208

9.1.11 使用技术工具  209

9.1.12 基于物理存储介质的摆渡交换技术  210

9.1.13 基于电路开关的交换技术  210

9.1.14 基于内容过滤的交换技术  211

9.1.15 基于协议隔离的交换技术  212

9.1.16 基于物理单向传输的交换技术  213

9.1.17 基于密码的交换技术  213

9.1.18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13

9.2 数据发布安全  214

9.2.1 建立负责数据发布安全的职能部门  215

9.2.2 明确数据发布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215

9.2.3 数据发布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15

9.2.4 明确数据发布安全管理的目的  217

9.2.5 数据发布安全管理的内容  217

9.2.6 制定数据发布审核制度  217

9.2.7 明确数据发布监管要求  218

9.2.8 制定数据发布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218

9.2.9 使用技术工具  219

9.2.10 隐私保护数据发布  219

9.2.11 基于匿名的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技术  220

9.2.12 基于加密的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技术  221

9.2.13 基于失真的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技术  221

9.2.14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21

9.3 数据接口安全  222

9.3.1 建立负责数据接口安全的职能部门  222

9.3.2 明确数据接口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222

9.3.3 数据接口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23

9.3.4 明确数据接口安全管理的目的  225

9.3.5 制定数据接口开发规范  225

9.3.6 针对数据接口的管理和审核  225

9.3.7 审计与溯源  226

9.3.8 使用技术工具  226

9.3.9 不安全参数限制机制  227

9.3.10 时间戳超时机制  227

9.3.11 令牌授权机制  227

9.3.12 签名机制  228

9.3.13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28

第10章 数据销毁安全实践  229

10.1 数据销毁处理  229

10.1.1 建立负责数据销毁处理的职能部门  229

10.1.2 明确数据销毁处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230

10.1.3 数据销毁处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30

10.1.4 明确数据销毁安全管理的目的  232

10.1.5 数据销毁安全管理的内容  232

10.1.6 明确数据销毁审批流程  232

10.1.7 制定数据销毁监督流程  233

10.1.8 使用技术工具  233

10.1.9 本地数据销毁技术  233

10.1.10 网络数据销毁技术  234

10.1.11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36

10.2 介质销毁处理  237

10.2.1 建立负责介质销毁处理的职能部门  237

10.2.2 明确介质销毁处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237

10.2.3 介质销毁处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38

10.2.4 明确介质销毁安全管理的目的  239

10.2.5 明确介质销毁审批流程  239

10.2.6 制定介质销毁监督流程  240

10.2.7 使用技术工具  240

10.2.8 物理销毁  240

10.2.9 化学销毁  241

10.2.10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41

第11章 通用安全实践  242

11.1 数据安全策略规划  242

11.1.1 建立负责数据安全策略规划的职能部门  242

11.1.2 明确数据安全策略规划岗位的能力要求  243

11.1.3 数据安全策略规划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43

11.1.4 明确数据安全策略规划的目的  244

11.1.5 制定数据安全方针政策与管理目标  244

11.1.6 确立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  244

11.1.7 监管合规?:数据源合规  246

11.1.8 监管合规?:数据使用合规  246

11.1.9 监管合规?:数据共享合规  247

11.1.10 第三方委托处理合规  247

11.1.11 数据资产管理  248

11.1.12 数据分类分级和数据安全违规处分  249

11.1.13 使用技术工具  249

11.1.14 办公自动化系统  249

11.1.15 企业内部门户  250

11.1.16 企业邮箱  251

11.1.17 企业内部群组  251

11.2 组织和人员管理  251

11.2.1 建立负责组织和人员管理的职能部门  252

11.2.2 明确组织和人员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252

11.2.3 组织和人员管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53

11.2.4 明确组织和人员流程管理的目的  253

11.2.5 明确在职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管控  254

11.2.6 制定人力资源全流程制度规范  255

11.2.7 使用技术工具  257

11.2.8 人力资源系统  257

11.2.9 人员访问控制技术  258

11.2.10 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企业内部门户网站  259

11.3 合规管理  259

11.3.1 建立负责合规管理的职能部门  259

11.3.2 明确合规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259

11.3.3 合规管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60

11.3.4 明确合规管理的目的  261

11.3.5 明确合规覆盖范围  261

11.3.6 构建检查清单  261

11.3.7 定期评估与变更控制管理  263

11.3.8 跨境数据安全管控  263

11.3.9 明确考核规范  264

11.3.10 使用技术工具  264

11.3.11 知识库系统  264

11.3.12 数据脱敏技术  267

11.3.13 制度检查流程跟踪系统  268

11.4 数据资产管理  268

11.4.1 建立负责数据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  268

11.4.2 明确数据资产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268

11.4.3 数据资产管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69

11.4.4 制定数据资产管理制度  269

11.4.5 实施数据资产登记机制  270

11.4.6 明确数据资产变更审批流程  271

11.4.7 使用技术工具  271

11.4.8 数据资产自动化梳理技术  272

11.4.9 数据资产管理技术  272

11.4.10 密钥管理系统  275

11.5 数据供应链安全  277

11.5.1 建立负责数据供应链安全的职能部门  277

11.5.2 明确数据供应链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278

11.5.3 数据供应链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78

11.5.4 明确数据供应链安全管理的内容  279

11.5.5 使用技术工具  280

11.5.6 元数据管理技术  281

11.5.7 数据流入流出控制技术  281

11.5.8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83

11.6 元数据管理  283

11.6.1 建立负责元数据管理的职能部门  284

11.6.2 明确元数据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284

11.6.3 元数据管理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84

11.6.4 明确元数据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286

11.6.5 明确元数据访问控制要求  286

11.6.6 制定元数据变更管理流程  287

11.6.7 元数据变更和访问操作审计记录  287

11.6.8 使用技术工具  288

11.6.9 元数据自动获取技术  289

11.6.10 元数据访问接口技术  290

11.6.11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291

11.7 终端数据安全  293

11.7.1 建立负责终端数据安全的职能部门  293

11.7.2 明确终端数据安全岗位的能力要求  293

11.7.3 终端数据安全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294

11.7.4 明确终端数据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296

11.7.5 建立终端安全管控规范  296

11.7.6 制定员工终端行为管理规范  296

11.7.7 部署数据防泄露平台  297

11.7.8 终端数据安全监督与检查  297

11.7.9 建立审计机制与应急处置流程  297

11.7.10 使用技术工具  297

11.7.11 终端安全管理技术  298

11.7.12 数据防泄露技术  300

11.7.13 移动安全管理技术  301

11.7.14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303

11.8 监控与审计  304

11.8.1 建立负责监控与审计的职能部门  305

11.8.2 明确数据安全监控与审计岗位的能力要求  305

11.8.3 监控与审计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306

11.8.4 明确监控与审计管理的内容  307

11.8.5 明确安全监控要求  307

11.8.6 明确日志记录要求  307

11.8.7 明确安全审计要求  308

11.8.8 使用技术工具  310

11.8.9 数据采集  311

11.8.10 数据整合  311

11.8.11 数据分析  312

11.8.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312

11.9 鉴别与访问控制  313

11.9.1 建立负责鉴别与访问控制的职能部门  313

11.9.2 明确鉴别与访问控制岗位的能力要求  313

11.9.3 鉴别与访问控制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314

11.9.4 明确鉴别与访问控制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315

11.9.5 制定身份鉴别措施  315

11.9.6 明确数据权限授权审批流程  316

11.9.7 实施访问控制管理  317

11.9.8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  317

11.9.9 使用技术工具  317

11.9.10 身份标识与鉴别技术  318

11.9.11 访问控制技术  320

11.9.12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321

11.10 需求分析  322

11.10.1 建立负责需求分析的职能部门  322

11.10.2 明确需求分析岗位的能力要求  323

11.10.3 需求分析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323

11.10.4 明确需求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325

11.10.5 制定安全需求分析流程  325

11.10.6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  326

11.10.7 使用技术工具  326

11.10.8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328

11.11 安全事件应急  328

11.11.1 建立负责安全事件应急的职能部门  328

11.11.2 明确安全事件应急岗位的能力要求  328

11.11.3 安全事件应急岗位的建设及人员能力的评估方法  329

11.11.4 制定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330

11.11.5 应急预案应符合政策要求  331

11.11.6 使用技术工具  331

11.11.7 PDCERF模型  331

11.11.8 态势感知技术  332

11.11.9 技术工具的使用目标和工作流程  334

自测参考篇

第12章 风险评估与自评参考  336

12.1 组织建设、人员能力控制点与自评要求  336

12.2 制度流程控制点与自评指标  350

12.3 技术工具控制点与自评指标  354





下面是抽奖环节,老规矩,下下周一(4月25日)12:00 开奖



相关阅读

  • 【附赠书】2022年全球10大数据泄漏事件

  • 导读:全球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爆炸性的数据泄漏事件发生,但是今年的数据泄漏事件特别多,此起彼伏,而且数据泄漏的规模和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一次比一次大。根据Identify Theft Researc
  • 【赠书】AI安全:技术与实战

  • 编辑推荐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AI和AI安全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需要实战案例辅助学习的广大爱好者阅读。● 国内首部揭秘AI安全【前沿技术】图书,【腾讯安全朱雀实验室】
  • 怎么看待最近大火的ChatGPT?

  • 第一次听说ChatGPT,是去年12月7日,也就是北京即将全民皆羊的前夕。从事AI专业开发工作的Hou同学,在微信群抛出几个问答的截图。于是,我也提了几个问题,请Hou同学测试一下,情况如下
  • 一些复盘数据

  • 更新一些平常追踪的数据。 市场表现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明显代表价值的上证指数和消费的沪深300表现比较好,另外港股的表现是最好的,港股和国内的经济基本面比较相关,主要还是FK政
  • 狼来了?ChatGPT引教育界“封杀”

  • 美国OpenAI公司去年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近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人工智能将颠覆哪些行业,再次引发人们讨论。这其中,一个不常在此类话题出现的领域,率先感受到ChatGPT的影
  • 【企业家实录104】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纪要

  • 本文来自于1月5日“敢越星河 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高管的演讲。摘要1月5日下午3点,比亚迪进行了仰望品牌技术发布会,主要介绍了易四方系统,并且推出仰望U8,仰望U9新车
  • B端设计-表格数据过滤

  • 表格被公认为是展现结构化数据最为清晰、高效的形式,除了表格本身的结构,我们需要提供贴合场景的数据过滤方式,辅助用户快速查询定位数据。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表格数据过滤体验,本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赠书」数据安全实践指南

  •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断向各个行业渗透,在深刻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民生和国防的同时,也给国
  • 个人阅读习惯的变迁

  • 6月2日,亚马逊中国发布公告:亚马逊将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大学时代:纸质书与彩屏手机刚读大学时,天天泡图书馆看书,基本不午休,但后来书架上想看的都
  • 【赠书】白话零信任

  • 所有伟大的技术变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生的。随着云计算和移动办公时代的到来,传统安全模式已经渐渐失效,“零信任”成为当下最受认可的安全架构。传统的安全模式以边界
  • 【附赠书】2022年全球10大数据泄漏事件

  • 导读:全球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爆炸性的数据泄漏事件发生,但是今年的数据泄漏事件特别多,此起彼伏,而且数据泄漏的规模和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一次比一次大。根据Identify Theft Researc
  • 聊聊文石Tab8阅读器的使用体验

  • 以前刚接触Kindle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墨水屏才能达到快刷不闪屏的水平,中间等了那么多年也没等到。上次在“个人阅读习惯的变迁”中介绍过文石Note3,虽然残影少,也不闪屏,但依
  • 【赠书】AI安全:技术与实战

  • 编辑推荐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AI和AI安全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需要实战案例辅助学习的广大爱好者阅读。● 国内首部揭秘AI安全【前沿技术】图书,【腾讯安全朱雀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