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矢志不渝

日期: 来源:华夏文化促进会收集编辑:华夏文化促进会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吴琼绘制《矢志不渝玄奘西游》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丙戌岁玄奘吟古风

家幼子净聪明,素手常翻贝叶经。

少小高怀四宏愿,如来事业存续赓。

或因前缘遇善果,十岁神童震寺卿。

问之何故断舍离,远绍正法致泰平。

金粉皇朝俗世界,莲花万朵佛光莹。

身修天爵贵绝伦,性向菩提香益清。

郑公捋须长浩叹,倍受孩孺感其诚。

髫儿破格终削发,慧海驾航复研精。

长身卓立挺峥嵘,阐教演音领群英。

欲往圣域去参学,好教迷惑澈底清。

脚踏红尘翻古塞,皈依碧血启征程。

独骑瘦马铁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黄草玄冬多虎踞,青岩白日少人行。

曾遭背叛身临死,幸喜劣徒善念萌。

晓风残月杨柳岸,大漠金沙寂灭声。

火焰山中水枯竭,饱受焦渴险牺牲。

虔信观音能救难,句句尊号耳边萦。

八方毒瘴乾坤浊,忽降凉雨似覆倾。

重重灾厄接踵至,仁者意气更豪横。

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朝东土半步生。

艰辛去后诱惑起,国主列队竞相迎。

锦筵鼎食极奢逸,娇俏佳丽夜吹笙。

义无返顾出辞别,下凡哪为图财名。

夭寿穷通皆泡影,吉凶祸福岂足评。

唯以赤忱通玄境,肯将使命付坚贞。

那烂陀里对神悟,绿林深处解刀兵。

无遮盛会辩广众,口吐金兰熄纷争。

取得华藏千万卷,负笈东归上帝京。

雄主品题夸绝代,大师声誉重连城。

御赐顿开弘福寺,随时屡见诵经声。

太宗爱顾深留盼,婉言文通术不成。

守道不移德望重,居身常抱玉壶清。

定是菩萨乘愿来,薪传大慈大悲情。

黄德劲先生诗评:

因为一部《西游记》的缘故,唐三藏法师玄奘,于红尘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小说中的唐僧,与史实中的玄奘,形象有千里万里之遥,但其作为一代高僧之丰神秀姿,丰功伟绩;之艰辛求法,矢志不渝;之永载史册,名扬千古,却并无二致焉。彬宇先生以32句古风,述说高僧圣迹,笔力何其雄健也!古风之难,难在淳朴干练,不俗不腻,不冗不离,而词约旨远,回味无穷。彬宇先生之玄奘吟,恰正如此,而值得反复吟咏也!

玄奘(600——664),世界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严谨的佛经翻译家,伟大的佛教思想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贞观三年(629),他不顾多方劝阻和通缉,孤身一人踏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征途,历经重重险阻,甚至多次命悬一线,抵制种诱惑与威胁,到达印度那烂陀寺。

他用五年时间深入学习《瑜伽师地论》等经论;又用五年时间游学于印度诸国之间,终于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随后谢绝了戒日王、鸠摩罗王以及那烂陀寺僧众的挽留,毅然带着大批经卷回归大唐。

归国后,他潜心译经十九年,系统而高质量地翻译了佛教经论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取得了中国佛教翻译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丰富了中国佛教文化宝库,推动了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步伐。

玄奘还将西行求法的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了古代西域、中亚、南亚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和文化,成为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与重要的佛教史史料。(《玄奘西游记》·钱文忠)

《大唐西域记》在序言中写道:

法师幼渐法门,慨祇园之莫履;长怀真迹,仰鹿野而翘心。褰裳净境,实惟素蓄。会淳风之西偃,属候律之东归,以贞观三年,杖锡遵路。资皇灵而抵殊俗,冒重险其若夷;假冥助而践畏途,几必危而已济。暄寒骤徙,展转方达。言寻真相,见不见于空有之间;博考精微。闻不闻于生灭之际。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于是隐括众经,无片言而不尽;傍稽圣迹,无一物而不窥。周流多载,方始旋返。

圣僧圣迹,唯有仰望;古风吟咏,当再而三。谨分段简析之:

陈家幼子净聪明,素手常翻贝叶经。

少小高怀四宏愿,如来事业存续赓。

或因前缘遇善果,十岁神童震寺卿。

问之何故断舍离,远绍正法致泰平。

此一段,展示了玄奘法师的生来不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法师讳玄奘。俗姓陈。陈留人也。汉太丘长仲弓之后。曾祖钦后魏上党太守。祖康以学优仕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孙因家。又为缑氏人也。父慧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时人方之郭有道。性恬简无务荣进。加属隋政衰微。遂潜心坟典。州郡频贡孝廉及司隶辟命。并辞疾不就。识者嘉焉。有四男。法师即第四子也。幼而圭璋特达聪悟不群。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玄奘今奉慈训。岂宜安坐。父甚悦知其必成。召宗人语之。皆贺曰。此公之扬焉也。其早慧如此。自后备通经奥。而爱古尚贤。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不交童幼之党。无涉阛阓之门。虽钟鼓嘈囋于通衢。百戏叫歌于闾巷。士女云萃其未尝出也。又少知色养温清淳谨。

玄奘出生于名门望族,祖籍颍川。颍川陈家是汉末太丘令陈仲弓之后,高祖是北魏清河太守陈湛;曾祖陈钦,也叫陈山,是北魏的上党太守、征东将军,封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因为学业优秀出仕北齐,官至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相当于国立大学的副校长或教务长。

在陈康这一代,陈家从祖籍许昌迁徙到偃师缑氏县,玄奘就出生在当地,故居仍在,即现在缑氏镇凤凰河谷谷东的陈河村。玄奘的父亲叫陈慧,“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绝对是温文尔雅的“大帅哥”一枚。玄奘法师的庄严法相,首先应该得益于遗传。陈慧并不是状元,但是一个学业非常出众的人,曾经被举孝廉,当过江陵陈留县令。不同于《西游记》中“江流儿”的故事的是,玄奘的外公也非当朝丞相,而是洛州长史,属于地方政府官员。玄奘的母亲即是长史之女宋氏,虽不是丞相之女,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

陈慧淡泊名利、讲究操守,很早就淡出仕途、潜心三坟五典。玄奘是第四子,从小不仅崇尚古代先贤,喜欢读书,过目不忘,而且意志坚贞,聪慧颖悟,是一个懂礼貌、有志气的孩子。8岁时,玄奘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曾子避席》,听完父亲讲述的玄奘立即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聆听。父亲问他干什么?他答:“曾子接受老师教诲时离开坐席,我现在听父亲教导,怎能安坐不动呢?”父亲由此感慨万端,叹言:“孺子可教也!”

玄奘不喜欢结交童友嬉戏玩耍,也不喜欢逛游街市,只愿意埋首攻读。不是经典雅正的书不看,不是圣哲的风度不学。从小就有很好的修养,温和待人,淳厚朴实,谨慎严正。

史载,玄奘走上学佛路,是因为他的第二个哥哥长捷法师的影响。玄奘的父母大概在玄奘十岁左右时就已双双因病去世,玄奘便跟着他的哥哥到洛阳的净土寺开始学佛。

刚进寺的时候,玄奘还不是正式僧人,只能做一个童子,但是学习非常勤奋。十三岁那年,以荒淫骄奢著称的隋炀帝突发善心,派了一个名叫郑善果的大理寺卿到洛阳去剃度僧人,而且只剃度一十四位。

在隋朝乃至隋唐时期,僧人的数量受到严格管控,选拔僧人都要经过严格考试。郑善果素以“有知士之鉴”著名,非常会鉴定人才。

“或因前缘遇善果,十岁神童震寺卿。”玄奘的出家,无疑得益于郑善果的慧眼识才。

“时业优者数百。法师以幼少不预取限。立于公门之侧。时使人大理卿郑善果有知士之鉴。见而奇之。问曰。子为谁家。答以氏族。又问,求度耶。答曰,然。但以习近业微不蒙比预,又问,出家意何所为?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而取之。因谓官僚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但恐果与诸公,不见其翔翥云霄洒演甘露耳。”

玄奘当时年龄太小,本来是不能被录取的。心有不甘的他一直傍在考场的门口不肯离开。郑善果主持完考试出门,看见一个相貌非常好的小孩,便问是谁家的孩子。依古时的习惯,自报家门要报足曾祖、祖、父三代,玄奘遂自呈为颍川陈氏之后。郑善果闻听,知他乃是名门之后,便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玄奘答说愿意出家为僧,但是“习近业微,不蒙比预”,意思是说我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功力还很浅,没有资格去考试,因为当时的考试有年龄限制。

郑善果觉得这个孩子非同一般,便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剃度出家想干什么?玄奘的回答又是出乎意料的非同凡响: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意思是从远的来讲,要把如来即释迦牟尼的佛法继承下来;从近的来讲,要把佛教发扬光大。一句话打动了郑大人。他既赏识玄奘的佛学修养,又“贤其相貌”,就破格开了一个公开的后门,准许他免考入围。并解释说:

“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意即,文字记诵的工夫容易练成,但是天生的风骨难得,如果剃度这个孩子,将来必然会成为佛门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回头再看,郑大人的眼光何其“毒”也!真乃“或因前缘遇善果”乎?彬宇先生继续写道:

金粉皇朝俗世界,莲花万朵佛光莹。

身修天爵贵绝伦,性向菩提香益清。

郑公捋须长浩叹,倍受孩孺感其诚。

髫儿破格终削发,慧海驾航复研精。

长身卓立挺峥嵘,阐教演音领群英。

玄奘如愿以偿在洛阳剃度。隋唐时期,佛寺的功能要远比现在丰富,它可以是某一个社区的精神文化中心、文化生活中心,甚至娱乐生活中心。东都洛阳佛寺众多,有着非常浓郁的佛教氛围。而唐朝的国际化程度,也一点不比今天的北京、上海,甚至香港差。当时的东都洛阳,每个寺庙都有不同的著名法师登坛讲法,玄奘涵泳其间,往来求学,到十九岁时已经小有声名。

据载,二十五岁这年,玄奘还得到了当时中土一位顶尖大师济源法师的极高评价。当时济源法师已年逾六旬,年高德劭,见到玄奘之后却“执礼甚恭”,甚至在讨论佛法后,感慨地泣叹:

“岂期以桑榆末光,得遇太阳初耀。”

意思是以我六十多岁的桑榆晚景、风烛残年,居然还有幸遇到初次散发万丈光芒的太阳。年轻的玄奘获得高僧这样崇高的赞誉之词,自然轰动法界,名声远播。

“髫儿破格终削发,慧海驾航复研精。长身卓立挺峥嵘,阐教演音领群英。”少年玄奘,这位被郑公赏拔的佛学天才,佛法既精,形象亦佳,自然成为领袖般的人物。玄奘进入长安,继续学习佛典,凭借颖悟与苦学,真正成为了一个“释门伟器”。

欲往圣域去参学,好教迷惑澈底清。

脚踏红尘翻古塞,皈依碧血启征程。

独骑瘦马铁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黄草玄冬多虎踞,青岩白日少人行。

曾遭背叛身临死,幸喜劣徒善念萌。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了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那烂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玄奘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亲自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玄奘听他说戒贤长老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那烂陀寺讲学,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玄奘大师在京城长安为西行准备期间,当时的宰相萧瑀非常赏识这位年轻法师的学识与修为,曾力荐玄奘法师出任长安庄严寺主持一职,唐时庄严寺香火旺盛,被称为“天下伽蓝之盛,莫与此寺为比”。只是法师心存高远,去意已决,拒绝了邀请。为了西行求法,他已决意放弃一切名闻利养,冒着被捕的风险,慨然孤身西行。

初唐时期,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 即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均未获批准。虽然“偷渡”的惩罚十分严重,但决心已定的玄奘并未放弃。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玄奘刚好27岁。

玄奘从此走上了极其艰难危险的取经路。他从长安出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往西,“脚踏红尘翻古塞,皈依碧血启征程。”其间的故事,难以尽述。彬宇先生笔触所及,提到了也许是后来《西游记》中石猴悟空的“原型”——玄奘法师的弟子石槃陀。“独骑瘦马铁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黄草玄冬多虎踞,青岩白日少人行。曾遭背叛身临死,幸喜劣徒善念萌。”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问来由。法师报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彼有惠威法师。河西之领袖神悟聪哲。既重法师辞理。复闻求法之志深生随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惠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时刺史独孤达闻法师至甚欢。供事殷厚。法师因访西路。或有报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闻之愁愦。所乘之马又死不知计出。沉默经月余。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崇信之士。心疑法师。遂密将牒呈云。师不是此耶。法师迟疑未报。昌曰。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图之。法师乃具实而答。……

玄奘刚到凉州,出国求法的消息就传到都督李大亮那里,李立即派人找来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强令其东还长安。玄奘自然不会听从,他昼伏夜行,到达今甘肃瓜州时,当地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理解并敬佩玄奘西去求法的志向,便放了玄奘一马,但催促玄奘赶快离开,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

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芦河(今疏勒河),然后是玉门关和五烽,偷渡能否成功呢?出于僧人的信仰,玄奘便来到瓜州当地的一所寺庙礼佛。他在弥勒佛的像前祈请,希望弥勒佛能够帮他解除苦难。庙里面有个胡僧,恰好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长得非常白净的汉族僧人,骑在一朵莲花上翩然西去。

胡僧并不知道玄奘会到庙里来拜弥勒佛,但梦醒之后,一见玄奘法师,立刻觉得就是梦中之人,便把这梦对他说了。玄奘到得此地已是惊弓之鸟,但听得此梦仍然非常高兴,相信这是一个吉兆,可在嘴上却一点不敢流露,只说:“梦为虚妄,何足涉言。”但内心则窃喜不已,扭头回庙,再度礼佛祈请。

正在他拜佛的当口,突然又进来一个胡人,明显也是一个佛教徒,也是来礼佛的。他看见玄奘也在礼佛,便围着玄奘转了两三圈(逐法师行二三匝)。玄奘觉得这个胡人奇怪得很,便问贵姓,胡人答说名叫石槃陀。玄奘又问,为何绕他三圈,石槃陀便称,自己信佛,希望能成为居士,需要有僧人为他授戒。玄奘一听他有向善之心,便答应为他授戒,成为居士。

石槃陀欢天喜地告辞玄奘而去,不一会儿又回来,带来饼和果子,把玄奘法师作为自己的师父一般供养。玄奘察言观色,觉得石槃陀这个人身体非常健壮,头脑聪明,又的确是有心向善,便把自己要西行求法的意图,直言不讳地对石槃陀说了。

当时唐朝的法律非常严厉,如果偷渡国境,一旦被捉住必定是死罪,协助偷渡者也将一并处死。想不到石槃陀竟是一口答应,对师父有这样的弘愿大为欢喜,仿佛自己身为徒弟也与有荣焉,一口答应帮助玄奘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表示愿意护送他出关闯过五烽。礼佛礼来这么一个非常合适的向导,玄奘自然非常高兴,马上与石槃陀约定时间,请他快去准备。

随后,玄奘利用自己在瓜州的最后一点时间买马买粮,准备饮用水。到了第二天,按历史记载,他没有敢在白天与石槃陀接头,而是很机警地选择在晚上,牵着马躲在草丛里,等待石槃陀的到来。

当天日落西山之后,石槃陀果然来了,还带了一个同行的老年胡人,牵了一匹马。按典籍记载,乃“瘦老赤马”,是一匹又老又瘦的红色马。老胡人劝玄奘说,西去之路太过艰险,他又不如做丝绸生意的商人,没有一个成群的队伍相伴,“愿自料量,勿轻身命”。玄奘“掷地有声”地答道:

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意即我为了求大法,发愿向西而行,无论途中有多少艰难险阻,如果不到婆罗门国(即印度),我绝不东归,就是死在半路也决不后悔。

老胡人听后非常钦佩,但考虑到自己年迈,虽然已经成功地往返了三十余次,这一回却未必成功,不愿舍命,便对玄奘说:“师必去,可乘我马,此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度,健而知道。师马少,不堪远涉。”意思是由他的马相伴玄奘而去,这匹马虽然又老又瘦,但已经往来伊吾十五次,老马识途,而玄奘的马徒有其表,走不了远路。

玄奘闻听此言,自然对这匹又老又瘦的马刮目相看,又想起自己在西行求法之前,曾在长安求教过当地一个名叫何弘达的术士,术士给他算卦的结果是:“师得去。去状似乘一老赤瘦马,漆鞍桥前有铁。”玄奘想起这句话,赶快把那匹老马拉过来一看,漆鞍前果然有铁,于是便把自己完全托付给这匹老马,带着石槃陀义无反顾上路了。

玄奘和石槃陀师徒俩在夜色中踏上了偷越国境的道路。到葫芦河边,健壮的石槃陀斩木为桥,布草填沙。两人过河后小憩,相隔五十余步,各自铺褥安歇。但就在玄奘半梦半醒之间,他隐约感觉石槃陀正在拔刀一步步向自己走来,复又折回,折回后又走回来。

玄奘发现后,并不惊慌,起身开始诵读经书,念起观世音菩萨。石见玄奘起身,便把刀放回,又去睡了。到了白天,在玄奘的追问下,石槃陀终于说出原因:您肯定过不去,您要被捉了,我还得受连累。玄奘见此,便向石槃陀发誓保证,我就是被捉也绝不会连累你,你尽管回去吧。于是石槃陀返回瓜州,只剩玄奘孤零零一人骑着那匹瘦马向边关继续行进。

晓风残月杨柳岸,大漠金沙寂灭声。

火焰山中水枯竭,饱受焦渴险牺牲。

虔信观音能救难,句句尊号耳边萦。

八方毒瘴乾坤浊,忽降凉雨似覆倾。

重重灾厄接踵至,仁者意气更豪横。

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朝东土半步生。

顾不上偷渡成功的喜悦,摆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余里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古称沙河,这并不是一条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构成的“河流”。那里死寂一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小说《西游记》里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应是据此想象生发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困顿疲惫的玄奘在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准备饮水时,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懊悔的玄奘想重回第四烽取水,当他勒转马头准备返回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于是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他调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向西走去。

千里行资一朝斯罄。又失路盘回不知所趣。乃欲东归还第四烽。行十余里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旋辔专念观音西北而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在西行的路上,有次玄奘大师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继续赶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照顾他。后来那个老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临行之前送给玄奘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一路上都在念诵。《心经》是观世音菩萨的经典,而生病的老和尚也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一望无际的大漠,四顾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他看见无数妖魔鬼怪袭来,一会儿又见一支军队,还有随风飘扬的旌旗。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海市蜃楼。白天沙漠中的热风,裹挟着黄沙,闷热难耐;黑夜中的莫贺延碛,只有死人的白骨闪烁着磷光。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

走了5天之后滴水未沾的玄奘已达到他生命的极限,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人和马都昏昏沉沉地卧倒在沙石上。僵卧到半夜,忽被一阵清风吹醒,顿时浑身倍感清爽,那匹识途老马也站了起来,驮着玄奘前行。再走了一段时间后,那匹马忽然精神焕发,拼命般地向一个方向跑去,飞奔了几里之后,玄奘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是一汪清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玄奘与他的那匹瘦马在这里都喝了个痛快,终于从死亡线上挣扎了过来。

玄奘在这里整整休整了一天,第二天盛水取草,继续西进。两天后终于走出了恐怖的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开始了他的西域各国之旅。

过火焰山是《西游记》里比较著名的故事,在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

三藏勒马道:“如今正是秋天,却怎返有热气?”八戒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严。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大圣听说,忍不住笑道:“呆子莫乱谈!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担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八戒道:“哥啊,据你说,不是日落之处,为何这等酷热?”沙僧道:“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故也。”他三个正都争讲,只见那路旁有座庄院,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三藏下马道:“悟空,你去那人家问个消息,看那炎热之故何也。”

大圣收了金箍棒,整肃衣裳,扭捏作个斯文气象,绰下大路,径至门前观看。那门里忽然走出一个老者,但见他:穿一领黄不黄、红不红的葛布深衣,戴一顶青不青、皂不皂的篾丝凉帽。手中拄一根弯不弯、直不直、暴节竹杖,足下踏一双新不新、旧不旧、搫靸靴鞋。面似红铜,须如白练。两道寿眉遮碧眼,一张吮口露金牙。那老者猛抬头,看见行者,吃了一惊,拄着竹杖,喝道:“你是那里来的怪人?在我这门首何干?”行者答礼道:“老施主,休怕我,我不是甚么怪人,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方求经者。师徒四人,适至宝方,见天气蒸热,一则不解其故,二来不地知名,特拜问指教一二。”

那老者却才放心,笑云:“长老勿罪,我老汉一时眼花,不识尊颜。”行者道:“不敢。”老者又问:“令师在那条路上?”行者道:“那南首大路上立的不是!”老者教:“请来,请来。”行者欢喜,把手一招,三藏即同八戒、沙僧,牵白马,挑行李近前,都对老者作礼。老者见三藏丰姿标致,八戒沙僧相貌奇稀,又惊又喜,只得请入里坐,教小的们看茶,一壁厢办饭。三藏闻言,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国家地理中文网”的文章认为,《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原型肯定不是现在所说的吐鲁番火焰山,那是一座石头山,只是像火焰而非真火真焰。真正的火焰山的原型还在新疆,就是新疆曾经遍地都有的地下自燃煤田。在我国的北方新疆内蒙一线,地下有一条巨大的包含有若干煤田的藏煤带,由于煤质好埋藏浅,这条藏煤带经常因为雷电、放牧等原因自燃,且往往一烧就是数百成千年直至烧光为止;又由于这些自燃点都在偏僻地区,因而很少有人知道。

无论如何,穿越千万里的边荒地带,玄奘法师该见到的都见到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如果不是“重重灾厄接踵至,仁者意气更豪横”,不是“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朝东土半步生”,又怎能到达西方,取得真经呢?

艰辛去后诱惑起,国主列队竞相迎。

锦筵鼎食极奢逸,娇俏佳丽夜吹笙。

义无返顾出辞别,下凡哪为图财名。

夭寿穷通皆泡影,吉凶祸福岂足评。

唯以赤忱通玄境,肯将使命付坚贞。

位于吐鲁番火焰山下的高昌国,当时是个信仰佛教的国家。到达伊吾的玄奘还未来得及休整,消息就传到高昌国王麴文泰那里。国王听说从汉地来了这样一位高僧,立即安排了几十匹好马和一干人等去迎接玄奘。本来玄奘西行的路线中并不包括此地,无奈之下,在一干人马的护送下,他来到了高昌。

丝绸之路遗产点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东面40多公里处,国王麴文泰对玄奘极尽殷勤。几天后,当玄奘提出要继续西行时,麴文泰说出了他的目的——希望您能“受弟子供养以终一身,令一国人皆为师弟子”,不要再想什么西行啦,直接当高昌的国师岂不很好。玄奘听后连忙回答,我此行只为求法,供养之事万不可行。国王听后表示:“弟子慕乐法师,必留供养,虽葱山可转,此意无移。”玄奘则回答:“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并婉转地批评道,您世代修福,今天当上了国王,本应理解并支持我西行求法的愿望啊,怎么能阻碍我呢?

国王一看软的不行,就威胁道:您要么留在高昌,要么我就把您遣送回唐朝,您看着办吧。未想玄奘根本不吃这一套,也同样撂出重话:“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说完,便泣泪连连。麴文泰一看,也不好再劝,只好每日照样殷勤款待,寄望于玄奘能够回心转意。

玄奘一看国王仍不改初衷,便开始绝食,连续几天,滴米未进。眼看玄奘奄奄一息,生命垂危,麴文泰这下害怕了,赶紧叩头谢罪,并在玄奘的要求下,在佛祖面前发誓答应放玄奘西去。不仅如此,他还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为助其求法伟业,又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和二十五名随从。他还写了二十四封书信,给西行途中要经过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请求各国给其弟西行求法提供必要的协助。同时也提出希望玄奘取经回来务必再取道高昌。

有了这位“国王哥哥”的帮助,加之沿途很多国家都信仰佛教的缘故,玄奘这之后的旅途相较以前确实有所好转,但前方也绝非坦途,在穿越西域至其留学目的地——那烂陀寺之间,玄奘也曾多次遇险。

公元631年春天,在神圣的恒河岸边,玄奘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一群强盗劫持了玄奘,这群强盗一贯信奉突伽天神。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找一个容貌端庄的人,杀取肉血祭祀,强盗们认为相貌出众、仪表堂堂的异域僧人玄奘能满足女神挑剔的要求。

玄奘的口才没能改变强盗们的主意,他们已经在做祭祀的准备工作了。玄奘只有念诵弥勒菩萨,希望生命结束后,能往生在菩萨身边学习佛法。突然,天气大变,狂风飞沙、树木折断、巨浪掀船,强盗们见天神发怒,这才放了玄奘。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一劫,甚至成功度化了这群人。

“夭寿穷通皆泡影,吉凶祸福岂足评。唯以赤忱通玄境,肯将使命付坚贞。”意志坚定的玄奘法师,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西行之路。至诚之心,感天动地,神佛佑之。屡屡出现的奇迹,足以证明一点。

那烂陀里对神悟,绿林深处解刀兵。

无遮盛会辩广众,口吐金兰熄纷争。

玄奘进入北印度,在那揭罗喝国王城的东南,有一座阿育王所造的佛塔,高三百余尺。相传,释迦摩尼前生在此拜见燃灯古佛。再往东南,度过沙岭,玄奘来到佛顶骨城。城中有一重阁,因存放某一世的佛骨而著称。

据看守佛顶骨的婆罗门说,以摩香为泥,以布帛包裹起来,放在佛顶骨上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可以预知未来。玄奘师徒三人试验的结果是,悟净印得佛像,玄觉印得莲花,而玄奘印得一株菩提树。那婆罗门特别祝贺说,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印得菩提树,这预示着玄奘已经觉悟或必然觉悟,得证菩提圣果。

那婆罗门问玄奘:“大唐高僧既然从灯光城过来,可曾去礼拜释迦摩尼佛影?”玄奘说自己没有听说。婆罗门说:“灯光城西南二十多里,有一座石岭。传说那里的石窟,曾经是一条危害人间孽龙的老巢。释迦摩尼佛专程来此降伏了孽龙,因而在洞中的石壁上留下了佛影。”

去灯光城,必须走回头路。又听说那里不安全,跟来护卫的人都不愿意去。玄奘想了想,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护行李先走,等我去礼拜完毕以后,再去追赶你们。”

回到灯光城,玄奘想找一个向导带路,可问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敢去。后来,一个小男孩说他家离石窟不远,愿意将玄奘带到他家附近的寺院。那寺院早已没了香火,只要一位守门的老人,老者被玄奘的勇气与信念所鼓舞,决定为他引路。

这路果然凶险,山高谷深,曲折难行。他俩刚刚走了三五里,突然一声呼啸,从路旁的树丛里跳出来五个强盗,手拿明晃晃的钢刀,拦住了去路。

玄奘急忙摘下御寒的帽子,表示自己是一个出家人。为首的强盗喝道:“和尚你去哪里?难道不知道这路上有强盗吗?”玄奘说:“贫僧要去礼拜佛影。贫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可强盗也是人呀!为了拜佛,贫僧连毒蛇猛兽都不怕,何况你们和我一样,都是人呢?”

强盗们听了,大眼瞪小眼,茫然不知所措了。多年来,他们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所有人都把他们视作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的洪水猛兽,何曾有人把他们当人看?而今,一个从大唐来的和尚居然说他们是正常人!

其中一个强盗感动得当场哭起来。剩下的四个人也将钢刀收了起来,说道:“难得法师如此虔诚,为了拜佛不惜身命。既然这样,我们兄弟就护送你前去。”

本来是劫道的强盗,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玄奘的护法。善恶一念,佛魔心转,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道百丈悬崖巍巍矗立,上接晴天,下临深涧。一条瀑布飞流而下,泻入山涧。东岸石壁上有一个天然石窟,洞口正对着那瀑布。这就是佛影长存的龙窟了。

玄奘见幽深的洞窟之内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那带路的老者说:“法师可一直向里去,大约走五十步,就能触到石洞最底部的石壁了。你退后几步,再向洞底看去。若是有福报的人,便可以看见佛影了。但是能不能看见,就看你的法缘了。”

玄奘按照老者所说,进得洞中,摸到洞底。他退后几步,整理袈裟跪下礼拜。他一边念诵释迦摩尼佛圣号,一边拜了一百零八拜,然后向石壁看去。眼前依然是一片漆黑。

玄奘想到自己不远万里而来,却因业障深重,佛祖不肯现影,玄奘心头一酸,悲从中来,泪流满面。他诚心忏悔自己的罪业,然后继续虔诚念佛跪拜。又是一百零八拜之后,山洞的石壁上终于出现了一片钵盂大小的神奇光晕。

玄奘大喜过望。见此情形,玄奘跪下发愿说:

如来真身之影,亿劫难逢。我玄奘从东土长安而来,若不见世尊身影,决不走出洞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接连拜了二百多次之后,眼前忽然一片大光明。洞底的石壁上,云开雾散,出现了佛的影像,连黄色的袈裟也异常清楚。在佛影的左右及背后,还有菩萨、圣僧围绕,依次出现……

玄奘惊喜万分,高声招呼外面的老人和五个强盗进来烧香礼拜。不过后来的六个人中,五个人得见,只有一个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

从洞窟出来,那五个强盗更是深感惭愧,一切在玄奘面前跪下来,发心皈依佛教,并请求玄奘给他们授了五戒……此正是“那烂陀里对神悟,绿林深处解刀兵” 。

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历经生死磨难,凭着坚定的毅力和无上的信念,玄奘大师终于抵达印度那烂陀寺。玄奘抵达时,住持戒贤长老已经106岁。他在梦中得到文殊菩萨开示,一直在等待玄奘的到来为他开讲。此时是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玄奘三十二岁。

戒贤法师问这个从东土大唐来的僧人,到这里来做什么?玄奘当时心情是很激动的,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是专程来跟老师您学习《瑜伽师地论》的。”闻听此言的戒贤法师,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据载,这位一百零六岁的高僧还不是一般地号啕大哭,而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这当然使得大家都很震惊,谁心里都会有这个疑团:这是为什么?一件很好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激烈的反应呢?玄奘是初来乍到,当然不敢问,但他心里一定会觉得很奇怪,戒贤法师自己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而是从旁边叫了一位那烂陀寺的高僧,说:“你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三年前我病痛苦恼的这段故事。”

这位高僧就是戒贤法师的亲侄子觉贤法师。觉贤法师在那烂陀寺里面是以博通经论、善于言谈而著称的一个人物,他听了叔叔戒贤法师对他的嘱咐以后,就给大家讲述了三年前一段非常奇特的故事,而这种故事在佛教的概念当中称作“因缘”。

原来戒贤法师曾经患有一种病,每到发作的时候手脚抽筋,身上各处关节都疼痛难忍,二十几年来,它就一直这么折磨着戒贤法师。三年前病痛又突然加剧了,使他痛不欲生。戒贤法师忍无可忍,准备绝食,了结自己痛苦的生命。

绝食过程中,戒贤法师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三个仙人,相貌非常庄严,面容非常慈祥。而这三个人,一个通身黄金色,一个通身碧绿色,一个通身白色。其中有一个仙人对戒贤说:“你准备就这样了结你自己的生命吗?那么佛经上讲,人生就是苦,但是佛经上并没有倡导过因为人生苦,你就可以采用自杀的方法来摆脱这种苦。你会有这种痛苦,是因为你前世是一个国王,因为你对众生不是很爱护,所以招来今世这个报应。如今,你应该真诚地忏悔,来反省自己过去的罪孽,诚心诚意地改过,这样才可能减轻你的痛苦,而且同时你必须忍受这个痛苦,来宣讲佛经,这样做,你的痛苦自然就会消除。而仅仅是简单地厌弃你的肉身,并不能从根本上减除你的痛苦。”

戒贤法师在梦里听到这番话以后,赶紧去礼拜这三位仙人。三位仙人里浑身黄金色的仙人就指着碧绿色的仙人给戒贤法师做了个介绍,说:“你认识他吗?这就是观自在菩萨。”

浑身黄金色的仙人然后又指着浑身银白色的仙人,说这就是慈氏菩萨,也就是弥勒佛了。戒贤听了马上就跪倒在慈氏菩萨的脚下。按照印度的传统说法,《瑜伽师地论》是弥勒口授的。

戒贤说:“菩萨,我希望我来世能够转生在您的身边,您看可以吗?”菩萨回答:“只要你广传正法,你就可以生在我的身边。”这个时候,黄金色的仙人介绍完了其他两位仙人,就自我介绍说:“我是文殊菩萨。我们三个人,看见你正在徒劳无益地准备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没有考虑忍受痛苦、利用你这有限的一生去做有益的事情,所以就来劝你,你应该依照我们的话去宣扬《瑜伽师地论》,去教授、传播这部由弥勒菩萨口授的重要的佛典,把它传播给那些还没有机缘听到这部经的人,那样你的身体就不会有什么妨碍了,不用担心你的病不会好起来。”

文殊菩萨继续说道:“中土有一位僧人希望能够学习佛法,打算跟从你学习,你要等着他来,教导他。”(有支那国僧乐通大法,欲就汝学,汝可待教之。)戒贤当然是谨尊教诲,就忍受这个痛苦等待着这个梦变为现实。而从此以后,戒贤法师的痛苦的确是减轻了。

戒贤看见玄奘不远万里终于求法到了西天,当然就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的这个梦,所以欣喜无限,不能自已。

玄奘终于到达了留学的目的地那烂陀寺,可以开始自己梦寐以求的学习生涯。“那烂陀”是梵文的音译,它的意思是“施无厌”,也就是永远不知疲倦地施舍。那烂陀寺在佛教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公元六至九世纪是那烂陀寺的极盛时期,玄奘也恰恰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这里。

直到公元十世纪,那烂陀寺依然非常繁荣。作为印度古代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除此以外,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第一是藏经丰富。第二是大师云集,高僧辈出。《续高僧传》里说“外客道俗通及正邪乃出万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说“僧徒主客常有万人”。正因如此,当时世界各地很多人都来这里留学。那烂陀寺这么一个遥远的寺庙,对中国文化的恩惠,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说它“德重当时,声驰异域”,并非虚誉。

玄奘一进入那烂陀寺,就得到了几乎是最高规格的待遇。也许是因为戒贤法师三年前的那个梦,使玄奘成为一个与那烂陀寺有着特殊因缘的留学生,也许是玄奘不远万里西行求法的精神感动了戒贤法师,玄奘在高僧云集的那烂陀寺得到了非同一般的待遇。

玄奘大师极其用心地从戒贤法师学习唯识学,短短5年间,便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被印度信众尊称为“三藏法师”。

有一个印度僧人不服气,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50条疑难经义,说:“如果有人能够破解其中一条,我就把自己的头砍下来!”

众僧求助于玄奘,玄奘一连三日不出寺院。僧人以为玄奘胆怯,冷嘲热讽。玄奘听闻,走出门外,当场讲解经义,根本没有一条能难得住他。

僧人羞愧不已,正想自刎,玄奘制止道:“你舍命求学,实在难得,说过的话何必当真呢?”僧人拜倒在地,拜玄奘为师。这时,玄奘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印度。

公元641年,戒日王举办了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大会。各个教派的智者全部参加,总共有周边国家18个国王、3000个佛教学者和2000个外道人士,观看玄奘讲经,并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

面对泱泱信众,玄奘从容讲论,任由提问。据说,大会持续了十八天,可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竟没有一人敢发出挑战。据印度风俗,玄奘应骑象游街,戒日王精心挑选了一头大象,上插彩旗,但玄奘不肯。戒日王说:“这是古来的规矩,不可破坏。”玄奘坚决推辞,于是用了其袈裟游街遍唱。玄奘法师得到了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大乘教徒尊他为“大乘天”,小乘教徒则尊其为“解脱天”。自此,玄奘在印度荣耀备至,成为人尽皆知的人物。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众供为圣物。

取得华藏千万卷,负笈东归上帝京。

雄主品题夸绝代,大师声誉重连城。

御赐顿开弘福寺,随时屡见诵经声。

太宗爱顾深留盼,婉言文通术不成。

守道不移德望重,居身常抱玉壶清。

定是菩萨乘愿来,薪传大慈大悲情。

贞观十五年(641)夏,玄奘自钵罗耶伽国出发,翻过大雪山,经新疆南路的疏勒、沮渠、于阗、楼兰等地,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抵达长安。玄奘回国共带回梵文佛典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同时还有如来佛肉舍利一百五十粒,各种佛像七尊,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回归的途中,还如《西游记》最后一难所述,“掉河丢经”,损失了一部分经典,可见取经之艰难。但最终,离开祖国近20年,历尽磨难的玄奘, “沉甸甸”地回到了长安。长安城一时万人空巷,争睹这位高僧的风采。正在洛阳指挥辽东之战的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消息后,亦传令玄奘速到洛阳与之相见。

玄奘的名字已经传遍了长安,所以,当百姓们发现一个风尘仆仆的僧人,一路尘埃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们马上就知道,这是玄奘。所以记载上有这么十六个字:

自然奔凑,观礼盈衢,更相登践,欲进不得。

长安西郊的老百姓蜂拥赶到那里,不但把道路都给堵塞了,而且发生了踩踏事件。玄奘已经没有办法前进了,只能在那里停留一日,不然的话,玄奘进入长安城门的日子不会是正月二十五,而应该是正月二十四。不过,这个偶然出现的情况,也给房玄龄派高官前来迎接准备了时间。房玄龄也知道,皇帝的圣旨下令要你准备迎接,自己却没有按正规的礼仪迎接,这不是失职吗?所以二十五日,玄奘正式地进入了长安的城门。

当时人群沸腾的场景不难想象,历史多有记载。第二天,在房玄龄的安排下,各个寺院准备欢迎玄奘,把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在印度求得以及失落后在各地补抄的经典,护送到中国的第一大寺——长安的弘福寺。正是彬宇先生诗言,“御赐顿开弘福寺,随时屡见诵经声。”

在那一天,当时全世界绝对排名第一的繁华无比的长安,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天,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节日,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天。在长安最繁华的朱雀街,举行了全城的欢迎大会,公开展示玄奘西行带回来的佛经和珍宝,让长安的官民共同观赏。

“始自朱雀街内,终届弘福寺门,数十里间,都人士子、内外官僚列道两旁,瞻仰而立”。万人空巷,一睹为快。房玄龄看到人那么多,担心出事,就下了一道死命令,“各令当处烧香散花无得移动”。全部给我原地站着,你烧香归烧香,散花归散花,但你的脚别动,严防再次出现踩踏事件。

玄奘此时在干什么呢?《续高僧传》又用了十六个字:

独守馆宇,坐镇清闲,恐陷物议,故不临对。

何其高的定力也!

在与玄奘的初次会面上,太宗见玄奘举止文雅,言行得体有度,又考虑到一个去异国他乡的僧人能在西天佛国取得如此巨大的声誉,非有过人的胆识与才学而不能为。这样的人才不正是当朝所需的吗,于是便向玄奘说:“大师如能脱去袈裟,参与国事,一定能建立不朽功业。”玄奘回答:“奘自幼出家,一心向佛。所学全是出世超脱之理,与入世之道相悖,恐无助于朝政。”并提出“贫僧只能以弘扬佛学来报国恩”。说到归国的打算时,他请求太宗恩准他去少林寺潜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从洛阳返回长安,奉命住进弘福寺,全身心投入到译经工作,并撰写《大唐西域记》一书,记录沿途的见闻经历。公元648年,玄奘再次拒绝唐太宗要求其还俗的请求,并于同年担任慈恩寺的住持。此后,这里便成为其译经和居住的主要场所。652年,在玄奘的奏请下,又在寺内修建了用于贮存佛经的大雁塔。据统计,玄奘及其弟子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18年6个月的时间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超过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就翻译一卷。玄奘每天对当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都有详细安排,做到“计时分业”,白天不能完成时,晚上也要补足。

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译完《大般若经》之后,玄奘感觉力所不支,突然停笔对弟子说:“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从此他绝笔不再翻译,而是专心悟道拜佛。

正月初八,玄奘一弟子因梦见一尊庄严高大的佛塔突然倒塌而惊醒,赶紧找师父解梦,玄奘告诉他:“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一天后,这位一生中走过千山万水、曾经用脚步丈量过丝绸之路的僧人在玉华寺跨越屋后的水渠时,不慎跌倒,小腿处“稍许皮破”。从这天开始,玄奘再也没有起床,静养了几天都不见好。

在生命弥留之际,玄奘不停地念诵佛经。从二月初四夜开始,他右手支撑头部,左手伸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初五日夜半时分,其弟子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经决定可以生到弥勒佛净土呢)?”玄奘答:“得生。”

留下这两个字后,玄奘法师便在玉华寺内圆寂,终年六十五岁。

李世民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写道: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在佛教史上,玄奘常常被视为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他糅合印度唯识十家之说译成《成唯识论》,使唯识学的理论体系得到极大提升,为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创立奠定了佛法基础。晚年用五年时间译出六百卷《大般若经》,堪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空谷绝响,任继愈先生将其置于《中华大藏经》之首。玄奘十九年来,“专精夙夜,无堕寸阴”,就是要通过其夜孜不倦的译经实践,为世人展示一个圆融无碍的全体佛法体系。

玄奘之前,中印之间虽有民间往来,但政府之间不通信使。至玄奘在印度,声畅五天,称颂华夏人物之盛,戒日王钦慕之下即派使节访问大唐,“是则天竺信命,自奘而通,宣述皇献之所致也”(《续高僧传》)。从此,中印两国政府首次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玄奘回国后,中、印之间的国书往来,皆由玄奘亲自翻译,“依彼西梵文词轻重,令彼读者尊崇东夏”。玄奘又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流布五天,是以“法化之缘,东西互举”,为中,印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守道不移德望重,居身常抱玉壶清。定是菩萨乘愿来,薪传大慈大悲情。”于佛法而言,玄奘法师是高僧;于家国而言,玄奘法师是大使;于文化而言,玄奘法师是布道者,先行人,灵魂之导师也!定是菩萨乘愿来!否则岂能有如此恒心毅力,雄才高树乎?

记载,历史上,玄奘大师取经途中,没有等到孙悟空,却值遇一名入定千年的老僧。他们相约一起弘法利生。不巧老僧却转世官家尽享富贵荣华,当玄奘大师西行归来,等待他的,除了浩繁且艰巨的译经工程,还有重启那迷途弟子的觉悟人生。这位转世高僧,便是被称为“唯实二祖”的窥基法师。

窥基法师(632年-682年),玄奘法师高徒,貌魁伟,禀性聪慧。十七岁出家,入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或谓窥基初拒玄奘之命而不断世欲,行驾三车相随,前车载经论,中车自乘,后车载家妓、女仆、食馔,遂有“三车法师”之称。

窥基与师玄奘参与译经,玄奘译唯识论时,与神昉、嘉尚、普光三人共同检文、纂义,以议不合,玄奘乃遣出三人而独留窥基,遂参糅十大论师之释论而成一本,即成唯识论。其著作有《法苑义林章》、《瑜伽论略纂》、《百法明门解》、《因明入正理论疏》、《摄大乘论钞》、《胜宗十句义章》等。

在佛教历史上,还有两位不远万里求法、传法的大和尚,一位是法显大师,一位是鉴真和尚。

法显,后秦、东晋高僧。他被认为是佛教革新人物,是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于后秦弘始元年(公元399)与慧景等四僧结伴离开长安,中途又遇智严等五僧人,前后组成了十余人的西行队伍,彼时法显已65岁高龄。在漫长又艰辛的求法旅途中,有的半路折返,有的客死他乡,有的留在他国,最终唯有法显坚持走完了这条漫长的求法路。

他留印度凡十年,学梵语梵书,搜集释典,自北印度至锡兰岛,游历各地,访求佛教名胜,古德名师。于411年自锡兰乘商船,中途遭飓风,达耶婆提国,停五月,又附商船赴广州,中途又遭大风,漂泊至青州牢山(即今青岛崂山),历经无数磨难之后,于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怀抱。历经十三年,回国后他弘扬佛法、翻译贝经、并将取经经历写成书,即《佛国记》。当完成这一切后,法显于江陵幸寺安详圆寂,享年86岁。

法显的天竺求法之行,横穿亚洲腹地和南亚次大陆,又取道印度洋、南海,最终在山东崂山登陆,成为“丝绸之路”历史上一段特别值得纪念的旅程。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成为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日本自鉴真东渡,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

古往今来如玄奘、法显、鉴真等高僧大德者,有几人也?为法忘躯,命亦不顾,驱驰万里,志在必得者,正是中华文脉千古不灭,兴亡继绝生机勃勃之灵魂根坻也。彬宇先生古风,其有寄也?

(本文多参考《玄奘西游记》·钱文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高永旺译注,以及“国家人文历史”等)

著名文化学者王能宪教授评:

彬宇最擅古风,集中约占三分之一。无论是五古还是七古,都写得古朴幽远,一唱三叹,这是诗人诗思和才情的充分表露。正如苏轼所言:“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滔滔汩汩,一日千里无难。”此诗写唐玄奘取经,历尽千辛万苦,终成正果。写得活灵活现,历历在目。

赵力能先生评:

玄奘大师少年出家,发愿去往西天取经。彬宇先生自幼随祖母诵读佛经,遍参诸子百家,立志弘扬中华文化。此诗既是写玄奘大师,也是以玄奘精神自励自勉。

张红星教授注:

贝叶: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 亦借指佛经。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称。唐玄奘《谢敕赉经序启》:“遂使给园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善果: 此处即指特批少年玄奘陈袆出家的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他问年龄不到考试标准的少年为什么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话从陈袆嘴里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欣赏他的端丽的相貌,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被破格录取。

天爵: 天然的爵位。 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典出《孟子‧告子上》: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那烂陀: 梵语的音译。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的佛寺名。唐玄奘、义凈等入天竺求佛经,皆曾停居此寺。 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是古代印度的最高学府。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从此北行三十余里,至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闻之耆旧曰:此伽蓝南菴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因取为称。从其实议,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悲愍众生,好乐周给,时美其德,号施无厌。由是伽蓝因以为称。”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阅读

  • 请“法师”改运,女子被骗近18万元…

  • 这件事最早源于去年8月一天,王女士在外地旅游时偶然遇到所谓某大师的关门弟子——继玄法师“这对貔貅是开过光的能镇宅保平安”据王女士回忆因为投缘“法师”特地推荐了适合
  • 弘一法师:在明白这个道理后,你将不再焦虑

  • 弘一法师(1880-1942),原名李叔同,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家。他的教诲涵盖了许多人生哲理,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减轻焦虑。弘一法师曾说过:“
  • 感悟佛教艺术的“净妙庄严”

  • 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多年来,通过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深厚博大的文化特质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 第六届医联赛“重走玄奘路”鸣枪开赛

  • 9月9日,第六届医联赛“重走玄奘路”在瓜州县戈壁清泉金色大帐鸣枪开赛。上午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医药从业人员依序出发,踏上戈壁,开启了3天81公里的徒步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矢志不渝

  •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
  • 湘粤桂美术作品联展亮相长沙简牍博物馆

  •   星辰在线1月1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陈力)湘粤桂三省分属五岭南北两麓,山水相连,人文相通。2024年1月11日下午,由长沙画院、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主办,长沙简牍博物馆、逸点艺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