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礼乐山东|“非遗过大年·嗨购年货节”传统年味伴手礼,尽在山东省文化馆!

日期: 来源:山东公共文化云收集编辑:山东公共文化云

民间有春节前赶年集的传统习俗,群众在年集上购置过年期间所需要的各种年货。为装满市民的“年货菜篮子”,让广大市民领略家乡非遗魅力,感受浓浓的非遗年味,我们从全省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饮食类项目中遴选出胶东花饽饽、隆盛糕点等32个项目,邀请传承人在活动期间到省文化馆进行非遗产品集中展示展销,通过非遗“年货节”的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集采购、娱乐、消费为一体的“非遗盛宴”,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从业者、非遗工坊以及相关企业销售非遗产品,促进就业增收,推动非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展销非遗产品介绍

把子肉

把子肉制作技艺是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把子肉的制作秉承传统,主料猪肉需要选择40公斤左右的带皮白条猪,先用镊子择掉粗毛,再用烙铁烙去细毛,每斤出8块。经过预处理的肉再经过切制、炸制、配料、调味、煮制等多个环节才能成形。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有醇厚的余香。利用把子肉的汤料酱制的油炸豆腐、油炸鸡蛋、四喜丸子等美食组合,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杨氏麻糖

芝麻糖制作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山东百姓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小吃之一。芝麻糖按样式可分为圆形,条形,平板形,它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芝麻糖的特点就是香、酥、脆,不粘牙,刚制作出来的芝麻糖又酥又脆,口齿留香,吃起来回味无穷。即使放置很久,麻糖特有的香味也依然存在。

赵树堂传统膏方

赵树堂膏方制作技艺是由医生通过辨证论治,开具处方,交熬膏师傅熬制,最后成膏的一项传统工艺。赵树堂制膏传承人需要掌握药性,对膏方熬制的火候也需要拿捏好,膏体成色、加糖比例、“鱼眼泡”“牛眼泡”“挂旗”等经验都依靠口耳相传。赵树堂膏方制作技艺坚持传统手工炮制工艺,对制膏工具要求苛刻,工艺复杂严谨,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野风酥食品

野风酥食品制作技艺,山东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野风酥”品牌创始于1918年,是一家百年传承的老字号。“野风酥煎饼”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传统主食——山东煎饼,经刘家煎饼的后人传承至今,逐渐形成了以糖酥煎饼、香酥煎饼为主,以高粱饴、全小麦烧饼、小杂粮、山楂制品、果品为辅的系列产品,共有七个系列二百多个品种。野风酥食品制作技艺保留了汉族传统食品的古老制作技艺,承载了厚重的齐鲁文化,是山东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周氏流亭猪蹄

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创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主要分布于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该技艺创始人周方绪用猪头、猪蹄、内脏等原料酱制出的肉食,品色、香味俱佳,为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初期,第二代传承人周中典对制作技艺和配方调料进一步研究提升,使周氏流亭猪蹄逐渐成为当地名吃。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食疗价值被当地民众高度认可,是逢年过节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起源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工艺、优秀的品质,均在中国黄酒行业独树一帜,成为中国黄酒的北方代表,堪称历史名酿。即墨老酒是以黍米为原料,陈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传承并严格遵循“古遗六法”传统酿造工艺,是经自然发酵而成的原汁酒,斤米酿斤酒,具有色泽瑰丽、气味馥郁、香型独特、性质温和、质地醇厚等特点,适量常饮可改善人体微循环,舒筋活血,健脾和胃,抗衰益寿,乌发美容,实为滋补健身之佳酿,历来被中医用作药酒。

沙子口金钩海米

沙子口金钩海米是崂山沙子口地区特有的一种干海产品,因其色泽金黄带红,虾体弯曲似钩状而得名。金钩海米是选用沙子口海域特产的一种新鲜立虾(学名“鹰爪虾”),经过多道手工工艺加工而成。金钩海米加工工艺特点是:精选料、急火煮、看火候、自然晒、防太焦、次日脱壳成海米。沙子口金钩海米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传统饮食文化特点,融合了当地人民群众的饮食习俗与生活情感,是青岛特产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王村醋

王村醋传统酿造技艺,山东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王村醋一直坚守古法酿造工艺,以山地小米为主要原料,辅以麦曲发酵,经煮米出锅、摊地散热、试温加曲、入瓮发酵等21道工序酿成,酿造周期一年左右。王村醋含有丰富矿物质、有机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严格的古法工艺,漫长的时间等待,使王村醋的色、香、味有别于其它醋种,“色泽褐,入口酸,落喉香,回味不绝,酸香绵甜”的特点使王村醋为百姓所喜爱,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地图的地标代表,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知味斋肴鸡

知味斋肴鸡制作技艺,山东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肴鸡制作需经过验收、静养、宰杀、浸烫、脱毛、开剥、净膛、腌制、造型、风干、着色、煮鸡、冷冻、出锅十几道工序,讲究“八分肉、二分汤”。“皮脆”是由于增加了“腌制晾坯”工艺;“肉嫩”是由于选用了知味斋养殖基地散养的公鸡酱制而成;“汁鲜”是由于肴鸡经酱制、浸泡入味后充分吸收了煮鸡的老汤;“味香”是由于酱肴鸡的药包选用了十八味上等香辛料组成。

冯家驴肉

冯家驴肉烹饪技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精选鲁南地区3年以上散养毛驴,剔骨后配以二十八种香料腌制48小时,大骨铺底,肉不贴锅,文武火候,交替炖煮,卧缸6小时,凉汤浸凉肉,天然浸味。加工出的熟驴肉色泽鲜艳,肉质鲜嫩,口感劲道,易于消化,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效,深受当地人们喜爱。产品以散装和真空包装的驴肉、驴肠、驴鞭、驴肝、驴肺等为主,产品畅销鲁南和苏北地区。

史口烧鸡

史口烧鸡制作技艺源于明清、兴于民国,距今约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史口烧鸡制作技艺工序复杂考究,精心挑选优质肉鸡,经过杀、褪、扒、盘四道工序初加工后再进行煮、烧。史口烧鸡色鲜形美、醇香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是东营区史口镇的地方特色美食,在东营地区家喻户晓,被授予“齐鲁名吃”“黄河口美食”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认定为“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莱阳茌(慈)梨膏

莱阳茌(慈)梨膏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作莱阳茌(慈)梨膏时,首先要选取白露时节下树的好梨,此时莱阳梨含糖量达到峰值,熬制出的梨膏色泽鲜亮,口感好、疗效好、耐储存;其次,将选出的梨用清水洗净,用刀去皮,梨肉打丝,蒸熟取汁,过滤沉淀;最后将沉淀好的梨汁熬炼成膏。

隆盛糕点

隆盛糕点制作技艺,山东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起源于明朝衡王府贡品糕点坊。隆盛糕点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脱氏第十九世祖脱仕元继承祖上衡王府糕点技艺,在青州城海晏门(即东门)里路南开设糕点铺,并取店铺字号为“隆盛”,延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因隆盛糕点“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入口即化、百吃不厌”的特点,百年来经久不衰,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州标志性特产。

 微山湖鸭蛋

微山湖咸鸭蛋是山东省传统名吃,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鲁南一带人又称为“青皮”,营养丰富,深受老百姓喜爱。“微山湖”牌熟咸蛋切开蛋白如玉、油渍汪汪、黄中透红,清香别致,具有松、沙、细、油、嫩、香等特色。它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咸度适中、味道鲜美,老少皆宜。

济南泥塑兔子王

 济南泥塑兔子王是以济南黄河细泥土为原料制成的泥塑,是济南中秋拜月的吉祥物。济南周氏泥塑兔子王经16道工序加工完成,现有十几个样式,高度从十几厘米到五十厘米不等。从姿势上分有坐兔王、站兔王;从性别上分有兔子王和兔奶奶;从衣着、坐骑上分有大红袍、大坐虎、小坐虎、小坐墩、兔王坐元宝;从脸谱上分有大花脸、小花脸。兔子王牵动线绳,都可以呈现出玉兔捣药的动态,这是济南兔子王的突出特色,泥塑兔子王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  画

糖画是一项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相传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先是把黄糖熬化,再用小勺子舀起来浇在涂好油的石板上,沾上竹签待糖汁冷却后拿起来边把玩边品尝,称之为“糖画”。现在制作糖画通常选用冰糖、蜂蜜、纯净水等材料熬制成金黄色的糖稀,随后用铜勺在大理石板上来回浇铸,创作出不同的图案,如龙凤、孔雀、狮虎、虫、鸟、水果等。糖画作品活灵活现,颇受民众喜爱。

泰山茶

“泰山茶制作技艺”得益于泰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因其茶树长于泰山下而得名。泰山茶从良种繁育、生态种植和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为其优良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泰山茶溪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9年培育出茶树良种“泰山御芽”,具有干茶、汤色、叶底“三黄”的特征,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是普通茶种的3-4倍,鲜爽度高,香气馥郁、味道鲜醇、历久回甘。

胶东花饽饽

胶东花饽饽习俗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面食习俗,流行于胶东地区。胶东花饽饽主要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节日里。胶东花饽饽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到一定程度,然后将面进行揉、搓、迭、捻等纯手工工序制作,用大锅蒸制而成。种类有大枣饽饽、小枣饽饽、米饽饽、豆饽饽等。花饽饽的特点是面质白,个头大,造型美观,香甜可口,松软筋道,为胶东面食一绝。

乳山大喜饼

乳山大喜饼个大、形圆、色美、味纯,食后不“烧心”。乳山大喜饼制作技艺,第一步是发“酵子”:鸡蛋、白糖、花生油混合搅匀,加酵母发酵。第二步是和面:小麦面粉加入酵子调面,揉匀的面团放入盆里再发酵。第三步是擀饼:捏饼坯并揉软,擀圆饼,厚度一致,最后再次发酵。第四步是烙制:平底锅表面涂一薄层花生油,用文火烙饼,保证受热均匀,烙熟又不烙焦。2011年,乳山大喜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威海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莒县浮来山宝肚

莒县浮来山宝肚制作技艺起源于民国时期的莒州赵氏“同德诚”老字号。赵氏“同德诚”主要经营肉制品及零食点心,尤以腌制咸鸭蛋、“福星赵”宝肚和烧鸡等肉制品见长,是十里八乡走亲访友、会客宴请的招牌菜。“福星赵”宝肚、烤肉、烧鹅、咸鸭蛋等食品,先后获得“莒县十大名吃”“日照旅游特色名吃”“山东名吃”等荣誉称号。

李氏粘豆包

李氏粘豆包是罗庄区花埠圈村回族的特色清真食品,已历经百年传承。其制作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红豆,花生、红枣、糯米粉等五谷杂粮,味道香甜软糯,营养丰富,甜而不腻。主要有揪、包、按、揉、蒸等多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传承人李金芳对传统做法进行了改良,在食材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豆子、蜜枣、红枣等,并尝试加了一层外皮,成为现在的粘豆包,迅速发展成为当下的网红产品,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蒙阴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的特色传统美食与特产,是当地百姓一日三餐的主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蒙阴煎饼的原材料选取当地的五谷杂粮,用石磨磨成面糊,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曾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一绝”。传承人徐海霞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相继研发了“薄如纸,柔似锻”的荞麦、红枣、水果蔬菜等几十个煎饼品种,并将煎饼做成了花,使传承千年的美食变成了艺术品。传统的煎饼变身“时尚小煎饼”、“煎饼花”,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三百多个城市。

齐河潘店空心挂面

齐河潘店空心挂面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配料、和面、揣面、一次醒发、擀面、切面、盘面、二次醒发、搓条、盘条、三次醒发、上纤缠条、四次醒发、分纤、五次醒发、上杆拉条、晾干、收面、切条、称量、包装等16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其“空心”是挂面自然风干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散发,面瓤逐渐向面的表皮靠拢,自然成孔。空心挂面条细如绦,空心如竹,柔软爽滑,好吃入味,面团发酵这一过程使挂面的钙、铁、锌、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降解游离,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这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利用。

刘垓子白仁

白仁,是临清市的一种特色名小吃——油炸脱去红衣的花生米。临清刘垓子白仁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其制作工艺大体可分为5道:挑选、去皮、浸盐、晾晒、油炸。去皮时保证筛选后的花生米颗粒饱满,色泽光亮。冲洗干净就可以浸盐了,在晾晒过程中还要对花生进行筛选。最关键的一步是油炸,油炸时对油温、火候都有极高要求。刘垓子白仁成品颗粒饱满、色泽光亮、香酥可口,是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

张氏清真牛肉酱

张氏清真牛肉酱是一种少数民族美食,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张氏清真牛肉酱制作过程细致复杂,主料选取纯正的鲁西北黄牛肉,辅以葱、姜、蒜、花椒等十几种配料熬制而成。将牛肉切成小块,油烧热下花椒大料炸制,牛肉块下锅炸熟,整个炸制过程需45分钟,保证牛肉均匀成熟,再陆续加入辅料。整个熬制过程需不断搅拌防止粘锅、干糊,经过1个小时的小火慢熬,热气腾腾、味美鲜香的牛肉酱就此制作完成。

黄岗馓子

黄岗馓子,始创于明末清初。相传,兵部尚书刘娥,回黄岗西三里刘老家探亲,回京带回黄岗馓子,奉至热河行宫,太后品尝后大加赞赏,此后每年冬春季节,驿道快马,供奉皇宫,御贡黄岗馓子从此远近闻名。原料取材于鲁西南最肥沃的小麦,采用当地的无任何添加剂的花生油、大豆油,全程需要30多道工艺流程。黄岗馓子造型美观,酥脆可口,入口不腻,落地无渣,老少皆宜。

成武白酥鸡

成武白酥鸡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从原料到成品,经过11道工序纯手工完成,其成品脆嫩、酥软、鲜香,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蒸、炒、煮、涮或独自成菜均可,是老少皆宜、食用方便的健康食品,深受群众喜爱。2008年,成武白酥鸡传承人陈研库成立了山东成武文亭湖食品有限公司,“文亭湖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莱芜锡雕

锡雕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莱芜锡雕,以精锡为原料,以锉、锤、刀为主要工具,包含设计、化锡、制钣、下料、焊接、铣磨、雕刻等十几道工序。制作上采用锻、塑、雕、焊、镶嵌等技法,凹雕、线雕、浮雕并用。按类别可分为礼器、饮具、灯烛具、薰具、文具、化妆盒、花瓶等;按表现内容分为花、鸟、鱼、虫、龙凤、走兽、吉祥物、人物、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等。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济南叶雕

叶雕是一种古老、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被列入第五批济南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济南叶雕继承了古人以树叶为剪纸材料的传统,以树叶为载体,充分利用千姿百态的叶形,融合济南的剪纸等本土文化,把山水云霞、花鸟生灵及人们美好的意愿经刻刀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多姿多彩的艺术精品。经多年研究探索,济南叶雕艺人在原有的原色叶雕基础上,研发了变色叶雕与拼色叶雕,使叶雕工艺渐趋成熟,重新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济南剪纸

济南剪纸源远流长,被列入第一批济南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济南剪纸大多表现的是劳动者喜闻乐见的事情,寄托了民间艺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取材十分广泛,人物、花卉、蔬果、鸟兽、花瓶、山水、风景、花字、故事等,无不在剪下生花。济南地区的剪纸种类很多,有春节贴的门签、窗花、墙花,新屋的顶棚花,剪纸绣花图样,器皿贴花等,形式多样,栩栩如生。

泉水工夫茶

泉水工夫茶,强调“和”,注重生活品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杯茶体现儒、释、道三家的执中、守中、空中之美。它包含茶道、茶德、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因用泉水冲泡,又融入了泉城特色文化而得此名。泉水工夫茶是传播中国社交礼仪和文化的代表,它所用器具一壶三杯,代表着天、地、人,寓意三杯为“品”。它注重甄选水质、茶叶及器皿,强调冲泡过程中的水温,讲求氛围营造,寓礼于茶,行工夫之道,展齐鲁之美。

鲁式糕点

鲁式糕点制作技艺,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项技艺历经五代家族的传承与发展,先后融合了手工开花、四性五味的工艺,辅以“因季而食”“药食本源”的制作理念,制作时根据时令选取各地特色食材为原料,应时而食。添加济南山区核桃研磨的核桃粉,制作特色应季糕点。春秋时节有鲜花饼、水果酥,夏令时节有板栗酥、泉水桃酥,四季常备阿胶黑糖枣糕、泉水土鸡蛋糕等健康糕点。鲁式糕点酥香润唇、齿留香味,深受大家喜爱。

相关阅读

  • 打造“用户+”全面新生态!爱济南10.0焕新上线

  •   奋进新征程,展现新气象。在深耕融媒沃土十年后,为了更好地根植大众、服务大众、扛牢“党端”职责使命,爱济南客户端集众智、为读者,决定全面升级。1月31日,爱济南10.0正式上
  • “泉城最美审计工作者”发布!

  • 1月30日,“为国而审 为民而计——泉城最美审计工作者”发布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10名2023年度“泉城最美审计工作者”事迹并颁奖。为营造担当实干、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大
  • 商圈之变!济南,正在刷新外界的认知

  • 一  济南的商业发展正在刷新外界的认知。  今年头一个月,济南的商业项目就传出了不少的好消息,山东最大第四代万达广场正式开工建设、济高·世茂芯环中心竣工进入招商阶段
  • 人间烟火处,过年来泉城

  •   龙年春节,足音渐近。面对2024年的首个旅游黄金期,各地文旅花式整活“开卷”。济南更是掏出全部家底,诚意满满地面向全国发出到泉城过大年的“邀请函”。  随着春节越来越
  • 济南跻身“万亿”城市数字治理生态指数十强

  •   记者从济南市大数据局获悉,据稷量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万亿俱乐部”城市数字治理生态指数报告2023》,济南成功跻身“万亿”城市数字治理生态指数十强,并入选“城市数字治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面试名单公布!

  • 2024年度日照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人员名单(不含公安机关)▲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名单
  • 又是一年春节近 最是情暖岁寒时

  • 湖滨街道雷公湖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开展“敲门行动”岳阳晚报全媒体讯(特约记者 黄亚文 通讯员 李荣)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让
  • 崂山妇联年度亮点工作之“北宅”篇

  • 鲁网1月31日讯 2023年以来,北宅街道妇联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妇联的精心指导下,在全街道广大妇女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紧跟省、市、区妇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街道中
  • 政策研究视角下的研究型审计

  • 作者:刘怡(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财税研究中心主任)来源:《中国审计报》2024年1月31日第8版审计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更要深入研究政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