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胃癌关爱日: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一定会发展成胃癌吗?

日期: 来源:潍坊晚报收集编辑:潍坊晚报

11月29日是胃癌关爱日。在我国,发病率位居前五位的癌种中就有胃癌。那么,什么是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又有何关系呢?为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桦教授。

杨桦教授介绍,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胃癌的病理类型是腺癌。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部分患者可有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而进展期胃癌则可导致患者出现上腹痛症状,通常伴有反酸、嗳气等不适,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若肿瘤进一步持续发展,将导致机体营养大量消耗,甚至出现恶病质状态。

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杨桦教授表示,一是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定为Ⅰ类致癌原;二是环境和饮食因素,比如腌菜、腌制烟熏食品、霉变食品等,都可能增加胃癌风险。此外,部分地区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也会直接或间接增加胃癌风险;三是遗传因素,具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在体检中,有些人表示自己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担心会罹患胃癌。对此,杨桦教授解释,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跟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意味着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一定会发展成为胃癌。胃癌的病变过程较为漫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旋杆菌作为其中一项指标,并不是绝对条件。

“考虑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越高,患有胃癌的风险越高,所以还是建议要及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杨桦教授强调。

杨桦教授提示,在平时要注意胃癌早期信号,比如反复出现胃痛,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症状持续加重时;出现食欲减退、食欲不振,伴有反酸、嗳气症状;不明原因消瘦,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出现呕血或者解黑便等,要及时就医。

在平时,杨桦教授建议,要定期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避免长期口服对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胃癌高危因素,如果发现癌前病变,应积极治疗。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平小娜

相关阅读

  • 胃癌关爱日:警惕!这6类人属于胃癌高危人群

  • 11月29日是胃癌关爱日。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坛辀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
  • 11月29日胃癌关爱日,牢记四字诀打好保“胃”战

  • 有一种癌症,它总是来得静悄悄,发现后无比烦恼。人们把它称为“中国式癌症”,因为在中国这类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44%,它就是胃癌。11月29日是“胃癌关爱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
  • 夫妻二人同时确诊!五种癌容易成为“夫妻癌”

  • 受访专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陈锦飞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虞晔56岁的王女士(化名)和丈夫李先生(化名)平时饮食喜欢吃高油、高热量的食物。妻子王女士
  • #用开水烫餐具有没有必要#?真相来了

  • 热水烫餐具能杀菌消毒吗?有点作用但不大,难以实现。现代人都很忙碌,在外就餐的时候比较多,难免会更加在意餐厅餐具的卫生情况。可是市面上的很多餐厅、食堂的餐具经常会被爆检测
  • 西安男子误吞枣核,一查竟意外发现胃癌……

  • 本文转自【陕西都市快报】;一颗枣下肚,竟然查出了胃癌这是咋回事?西安的宋先生平常喜欢吃红枣,前段时间,他不小心把枣核吞下,枣核卡在食管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这让他十分难受。随后,他
  • 受伤了,要不要去打破伤风?

  • 手被刀切伤了,要不要去医院?受了外伤要不要去医院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受伤的原因、伤口的深浅和出血情况。如果是因为干净的物品导致外伤,比如说干净的玻璃、刀;伤口较浅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甘肃和政县:“五个品牌”结出文明硕果

  • 近年来,甘肃和政县高标准打造了集志愿者之家、阅览室、先进模范橱窗、文创展区等板块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开展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先进模范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
  • 打击“老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了!

  •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打击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将持续至12月10日。
  • 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3.9%

  • 2023人工智能计算大会11月29日在北京开幕,大会聚焦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自动驾驶、智算基础设施等热点话题,探讨算力将如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与产业落地。会上发布的
  • 新闻业动荡期的媒体生存指南

  • 作者:田香凝(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21期2023年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多家媒体经历了裁员、资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