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栏 语
守护生命绿洲,用心呵护健康。《重症之窗》专栏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办的科普栏目,定期为您推送急危重症知识,揭开重症医学的神秘面纱。
94岁的黄先生,患有胃肠道肿瘤,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入住icu,由于年纪较大,基础病多,经过两次气管插管和拔管,在icu近一个月治疗后成功转回普通病房。但回到病房后家属发现,原来爱说爱笑的黄先生变得沉默不语,郁郁寡欢。经过医生评估,患者可能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ICU危重症患者常因全身性炎症、大量药物治疗、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多器官功能障碍、气管插管,导尿管,引流管等侵入性干预导致一定程度的身体损伤。但是还有一种创伤,我们称之为心灵的创伤,也就叫PTSD,这种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持续更久。据文献报道,每年有超过 570 万成年人因重病入住 ICU 接受治疗。有研究报道,ICU 幸存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 24% 和 28%,约 1/3 的患者在重症后的2年内会出现PTSD的症状。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以恐惧、愤怒、警觉、焦虑、抑郁、物质依赖和回避行为等为特征。简而言之:创伤后应激障碍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引起心理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在ICU中很多因素都会造成PTSD。其中包括①疾病因素:如全身性炎症,MODS,内分泌调节异常等;②患者因素:如家庭关系不和谐、受教育程度低、原有的焦虑或抑郁症等;③药物治疗因素:镇痛、镇静剂的使用剂量控制不佳,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增加谵妄的发生率;④侵入性的干预:如反复的拔管与再插管、气管镜等侵入性操作的不适以及长时间的约束等。但在ICU的治疗过程中,考虑到PTSD的可能发生,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减轻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通俗的讲就是ICU的医生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抢救病情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回忆。
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该如何治疗?
1. 心理治疗: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治疗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常用于PTSD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等,可以对患者进行结构性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反复面对和习惯使其焦虑的客观事物最终使其脱敏。
2. 西医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PTSD的症状、有助于患者早日的恢复。目前可用于治疗的药物有SSRIs类药物:包括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等。心境稳定剂:主要包括碳酸锂、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抗肾上腺能药物:包括盐酸普萘洛尔片、盐酸可乐定片等。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患者警觉性过高,还能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
3.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案,心阳虚弱证治疗以温补心阳、养心安神为原则,阳虚痰扰证以温补心阳、化痰安神为主,寒痰侵扰证则以温补阳气、醒脾化痰为主要原则,根据不同证型进行对症用药。
针灸治疗:以调神醒脑、安神通督开窍为治疗原则,辅以益肾助阳调志的治法。
4. 联合治疗:在心理治疗同时联合药物等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缩短全部治疗周期。
每个人面对创伤,都会出现各种身心不适,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适时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治疗师的帮助。通过心理干预进行治疗是最有效的,再配合药物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情是能够进行有效控制的,因此患者应该加强信心,让心魔远离自己。
作者介绍:
于玲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主攻方向:冠心病,高血压等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力衰竭、脓毒症等危重症的监护治疗。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国家级、省部级、院内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
指导专家:
郭力恒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史载祥教授学术弟子、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委托,起草并发布《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篇,其中SCI文章12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项10项;出版专著5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5部。2020年获“中国民主同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