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祁山道 见证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寻路蜀道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 甘肃摄影报道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蜀汉建兴六年,当马蹄踏起尘土飞扬,盔甲相撞发出沉重刺耳的金属声,硝烟四起,弥漫在祁山延绵不断的山峰之中。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诸葛亮,他的第一次北伐就经由这里展开。但遗憾的是,此次北伐虽形势大好,“关中响震”,但不久后,诸葛亮却因错用马谡而痛失街亭,留下挥泪斩马谡的千古遗憾。

位于礼县的祁山堡

数千年的岁月沉浮后,三国时期的刀光血影已经无处可寻。如今,武侯祠静静屹立在祁山堡的苍松翠柏中。登堡远眺,连贯数十公里的祁山山脉,也似乎正无声诉说着祁山古道上曾经的风云变幻,无数迁客骚人途经此处的艰难离愁。

祁山道,史书中诸葛亮出兵北伐所经过的道路之一,自古就是连接四川、陕西与甘肃的交通要道。作为蜀道的重要遗存,祁山道因后世流传的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世间。在这条古老而绵长的道路上,也是秦人最早的发祥地,也曾印下杜甫由陇入蜀的漫长足迹,见证了宋金战争的狼烟滚滚,留下了南宋名将吴玠吴璘的浴血抗金记,更与南北丝绸之路、茶马互市的兴替密切相关……

如今,封面新闻“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走进祁山道,将这条古道在历史风云中留下的无数传奇故事与厚重文化,徐徐道来。

天下之奇峻

因祁山得名的千年通道

祁山三国古战场遗址

陇南市,地处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是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咽喉之地。这里位居甘肃的最南端,又有“陇上江南”之称。当封面新闻记者踏上这片土地之时,湿润的空气与葱郁的植被一同闯入感官之中,与想象中的西北之境不同,此处的气候与天府之国成都并无太多差异。行至陇南市礼县,一道起伏不断的山脉映入眼帘,高低错落间连绵数十华里。

这座山,便是祁山,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蜀道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萌芽,作为古代四川通往四面八方道路,是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长期以来,提起蜀道,人们想到的是连接关中与成都平原的一系列“川陕蜀道”。可从历史记载中,还能窥到一条由甘肃进入四川的道路,被当地学者称为“陇蜀古道”。其中,因“六出祁山”而声名大噪的祁山道,被认为是这一古道的主干道。

“祁山道的得名,应该是与祁山有直接关联。”站在祁山突兀的山峰上,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陇南师专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蒲向明缓缓讲起祁山道的历史由来。

古籍《开山图》中有载:“汉阳西南有祁山,蹊径逶迤,山高岩险,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今此山于众阜之中,亦非为杰矣!”这座西起大堡子山,东至礼县盐关镇,长度在二十公里左右的山脉,不仅是西汉水与渭水的分水岭,亦即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分水岭。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写到:“祁山自昔为陇右襟要矣。”直接点明了祁山所处的扼要之地。

祁山道因祁山而得名,但有趣的是,翻阅各朝代流传至今的历史记载中,关于祁山的描述众多,却对于这条闻名后世的“祁山道”,未有确切的记载。这座延绵不过几十公里的山脉,如何成为横跨数地的千年古道?蒲向明表示,据文献中的描述和出土的考古资料表明,至少在先秦时期,这条道路已经得到了开拓。

“古籍里没有‘祁山道’之明确记载,基本是约定俗成的。”在蒲向明看来,在春秋战国时期,祁山道已演变为陇蜀贸易通道。在《尚书·禹贡》中,就写到了当时的梁州各地(秦岭以南的陕南、甘肃陇南、四川)通过祁山道往来交流,各地贡品经嘉陵江、渭河运达中原。

祁山道虽未见系统的记载,可在当下学者的考证中,已勾勒出了这条道路大致的轮廓。“从目前我们的研究来看,祁山道的主线路应该是从现在的天水市(古称秦州),经由路线为陇南市的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再由徽县的嘉陵镇接入陕西汉中市的略阳县,在这里接入陈仓道,然后再向南到达勉县来到金牛道上。”

蒲向明强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祁山道所经过的地点会根据道路是否畅通而有所变动。而广义上的祁山道,更像是一张交通线路网,有较多分支和走向。“通俗地说,祁山道就是通过陇南市礼县祁山、连接天水和汉中的古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祁山道呈南北向贯穿了陇南大片地域,辐射面几乎遍及现今陇南辖区。

“祁山道,因跟祁山相关而得名。而在史籍记载中,几乎不见关于‘祁山道’的确切记载,应该是后人为其命名。”在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的阐述中,从出川入陇的视角来看,祁山道起于汉中,经成县、西和、礼县,达到终点天水,一路水陆兼行。水路则以西汉水为主干,通过西汉水沿岸各渡口与陇南各条陆路相连接。“这一道路不仅有主线,也有很多支线,其既可与阴平道连接起来,又可以和陈仓道、金牛道相连。”

军事之要塞

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礼县文物局局长独小川

行至礼县的祁山下,在东西长达百余里的平坦宽阔的田野中,有一座土山突兀耸立,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挺拔。依山就势修建的诸葛故垒,就在这耸立的土山之上。据《水经注》记载,“(祁山)城南三里有亮故垒”。礼县文物局局长独小川提到,约在宋代,“亮故垒”可能更名为“祁山堡”。于是,在独小川和蒲向明等学者的陪伴下,“寻路蜀道”采访团队从一径小道蜿蜒而上,来到了屹立在祁山堡苍松翠柏中的武侯祠。

站在祁山堡上,眼见西汉水绕堡滚滚西去,顺着独小川手指的方向望去,目之所及的山沟处、水岸边、巨石上,都流传着三国时期的历史传说。独小川介绍道,在祁山堡东南方1华里处的西汉水南岸,有蜀军养马的“圈马沟”;其西3华里处的西汉水河床上有一巨石,人们称其为“丞相上马石”。“祁山、祁山堡以及如上这些战争遗址,纵横分布于西汉水流域上游东西约120华里,南北约70华里的广阔范围内,共同构成了祁山古战场。”

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陇南师专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蒲向明

“祁山有广泛的历史文化影响,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成功虚构和抒写。”但蒲向明表示,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北出伐魏,只有五次,且惟第一次和第四次至祁山。所以“六出祁山”,并非事实。“他第一次出祁山,是在建兴六年(228年),发生了大家熟知的‘失街亭’故事。”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第一次出兵祁山,本是旗开得胜的好局面,诸葛亮接连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城,以致“关中震响,朝野恐惧”。可随后,诸葛亮因错用马谡导致大好的形势破灭,北伐首战失利,留下挥泪斩马谡的千古遗憾。而等到他再次出兵祁山,已是建兴九年(231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蒲向明表示,当诸葛亮再战祁山,此时蜀国为后主刘禅当政,朝中对于北伐的争议之声四起,认为劳民伤财,于是在供应粮草方面出了问题。“这一次北伐之中,在如今的盐官镇,也就是三国时期的卤城留下了‘卤城割麦’的故事。在粮草供给不上时,诸葛亮动用士兵抢收小麦以做军粮。又发现士兵肩扛背驼太艰难,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输物资。”

可是这一次北伐,仍因失败告终,不久后蜀国粮草供应不济,诸葛亮罢兵而还。在此次出兵祁山中,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郃,此人一直是诸葛亮北伐中的劲敌,也算了结了他的一桩心事。“木门道,是位于盐官北部、今属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的小峡谷,属于祁山道的一段。”蒲向明解释道。如今,木门谷旁有木门村,周边建有武侯祠、张郃墓等纪念性建筑及张郃坪等村落,成了当地的一处旅游名胜。“祁山道经此延伸到天水。”

沃野苍茫间,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早已氤氲在历史的烟尘间。可走进位于礼县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来自三国时期的行军铁锅、军司马印等,将那段传奇故事见证保存。而在三国风云后,南宋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吴璘提兵出祁山抗金,金将杨沃衍攻占宋西和州祁山堡,清康熙前期振武将军佛尼勒靖败吴三桂侄吴芝茂军于祁山堡……这些重大军事事件都紧紧围绕祁山和祁山堡展开。可见,在这条古道上,频繁上演着乱世中的战火纷飞,和数代名将的浴血奋战。

祁山武侯祠

“四峰簇拥,两水环带,东则关山雄峙,西则五凉上流,盖秦蜀之要道,而中原之资武也……”在如今的祁山堡武侯祠内,静静屹立着清顺治十年(1653年)陕甘监察御史何承都所立《重修祁山武侯庙并祀田记》碑。“其准确道明祁山作为军事交通咽喉要地的地理形胜和战略处位。”独小川说道。

文化之桥梁

见证杜甫由陇入蜀的奇幻漂流

从高速公路上一路疾驰,穿越过无数的隧道,来到西汉水的上游,就能邂逅一座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古老小镇——天水镇,又被当地人称为“小天水”。小镇的广场中,一块镌刻着“天水关”的庞大汉白石,和不远处一座巨大的姜维像被雕刻在广场中央,格外引人注目。

从远处眺望铁堂峡

此时,走上依山而建的庙坪村,居高临下往远处看去,高耸的山脉之间,一条蜿蜒的小河从中流过,峡崖壁立、空谷一线中,形成了奇幽的峡谷。这里是铁堂峡,相传诸葛亮曾在此处计伏姜维,于是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诸葛亮收姜维”的故事。可在独小川的描述中,铁堂峡的声名远扬,要归功于一位与蜀地和陇地都有着紧密联系的唐代诗人——“诗圣”杜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在即将万物萧瑟的初冬中,身逢战乱的诗人杜甫从秦州(今甘肃天水)出发,中间经过同谷(今甘肃成县),辗转奔波前往天府之国成都。在此次行程中,杜甫按所经路线写下了两组纪行诗,共二十四首。这两组纪行诗,分为两段路线:第一段路线是从秦州出发抵达同谷,共十二首;第二段路线是从同谷出发抵达成都,也是十二首。据后世的研究学者考证,杜甫正是经由祁山道从陇入蜀,而这些纪行诗,也是蜀道最真切的实地考察和完整记录。

“我们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以诗为史。在杜甫所作的这二十四首纪行诗中,特别是前十二首,可以看作书写祁山道的文学作品中影响力最大的存在。”蒲向明表示。

杜甫笔下的祁山道,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从天水出发时写下的《发秦州》,记录下为谋衣食携家离开秦州的无奈场景;行经铁堂峡时的冰寒彻骨,一句“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道出路程的不易;再到卤城(今礼县盐井镇),目睹盐工的辛勤劳作,用《盐井》一诗写下官府对百姓的盘剥;再到西和县作《法镜寺》一诗,看到山崖上的古寺,他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些愁苦……在漫长而古老的祁山道上,杜甫一路走、一路写,将过往的心境倾注笔尖。

“现在回看杜甫写下的这些诗句,其中虽有对于美景的描写,但大多抒发的是内心的困厄与道路的崎岖。”蒲向明说道。虽笔下的道路艰险难行,但独小川表示,在杜甫所留下的纪行诗中可以表明,这条被后人称为“祁山道”的道路,在唐代时仍是畅通可行的。

不过,翻越祁山道的艰难险阻,风尘仆仆的杜甫将邂逅他人生中的另一番风景,来到生命中最为美好的时光。

商贸之通道

历经茶马古道的兴盛和衰落

礼县盐官镇的盐井祠

初冬的时节,来到杜甫笔下描写过的礼县盐官镇,和煦的暖阳照耀在安静的古街上,好似未见岁月的痕迹。循着仿古的建筑往里走去,长长的街道用青石板铺成,两侧的民居古色古香,其中一块建筑的牌匾上,“郑记骡马店”镌刻其上,见证这此处曾有过的繁忙的茶马贸易。

自古以来,祁山道是军事之要塞、文化之通道,当历史的时空来到宋明时期,这条道路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名称,那就是——茶马古道。“因军事原因,宋代至清朝初年,祁山古道上丝绸贸易衰落,茶马贸易兴盛。”蒲向明介绍。

在常人的印象中,茶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那大部分线路都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内的祁山道,与这条道路有什么关系呢?行至陇南徽县,走在被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青泥岭,徽县教学研究室主任、陇蜀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义说起了这段茶马古道的历史。

徽县教学研究室主任、陇蜀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义

徽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繁荣小城,位于其境内的青泥岭,在历史上既是陈仓道入蜀的屏障,又是连接祁山古道的枢纽。漫步在崇山峻岭之中,还能找到更多关于茶马古道的遗迹。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十七年,监察御史沈越担任巡茶陕西御史,下令在徽县火钻峪修建巡茶察院行台,作为巡察御史驻扎办公之所。由此可见,该地在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地理位置。

“为何这段古道,会在宋明时期迎来茶马贸易的兴盛呢?这是因为到了宋代,当时的宋朝政府主要的作战对象是北方,肯定不会把马匹这种战略的物资随便从北方买进。”王义解释道,于是宋代与明代的马匹,几乎从西南方向运来。“当时交易的马匹,主要是甘南地带。”

茶马贸易又是如何发生的?在王义的描述中,来自四川等地茶叶运送到汉中的南郑县进行集结,统一由官府来进行搜(收)集、整理、打包。“会有专门的人把茶背着上来,徽县火钻峪的巡茶察院行台就是这一路专门的管理机构,然后再到天水去交换成马匹。”王义也强调,祁山道作为茶马古道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茶马古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此道上进行的是物与物的交换,并不是将物品用于货币交易。“在《宋会要辑稿》中有明确的记载,什么样的马,换多少斤的茶,有非常详细清晰的规定。”

而蒲向明也补充到,从祁山古道南段白马关(今属康县云台镇)至兴州(今陕西略阳县)自唐宋以来就有陇蜀茶马交易和军事守战的记载,2009年出土于康县望关镇的明代《察院明文》告示碑,内容反映了祁山古道由陇入蜀的货运走廊盛况和与之相伴的文化交流。

同时在2017年,徽县境内新发现四处有关陇南茶马古道的摩崖石刻,其中两处被认定为明代石刻,为陇南境内茶马古道再添新证。但可惜的是,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后,随着茶马户市开始走下坡路,祁山古道历史地位日趋衰落,以致淹没在茫茫史迹中,长久未被人所重视。

祁山堡前的夯土

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杜甫颠沛流离时的且走且吟唱,宋时马队走过的阵阵银铃响,巡茶察院行台清点茶叶的繁忙景象……当岁月远去,这些曾在历史中闪现的画面,最终也湮没在铁堂峡穿峡而过的清风,消散在祁山堡挺立的翠柏上空,藏匿于青泥岭陡峭的铁山中。可当往事重提,从天水镇流传至今的“诸葛亮收姜维”的故事中,从盐官镇“骡马市”的牌匾上,从祁山堡飘荡的“诸葛”旗帜中,仍能看到这条道路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在祁山道行走的数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天水镇出发,行至礼县、成县、西和县、一路走到徽县。站在徽县陡峭的青泥岭上,记者向蒲向明发出疑问,倘若这条古道不曾畅通,三国时期的传说故事,是否也会少了几分光彩?蒲向明不置可否,因为“历史不容假设”。

“当然,作为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来探讨。假如未有祁山道,这一条道路不曾畅通的话,那从西北到西南的艰难程度,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那这样的话,民族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可能都要大打折扣。”

相关阅读

  • 罗建云:梅关古道诗意浓

  •   梅关古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时空隧道中穿越了中华民族大半部历史,见证了征战岭南、人口迁徙、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革命烽火及如今的革命老区发展、乡村振
  • 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从规划走向落地

  • 川渝文化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日前,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第七次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上,四川省内江市、资阳市,重庆市永川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以及荣昌区成
  • 红格铜火锅一条街:茶马古道上的深夜食堂

  • 红格古名红卜苴,是川滇茶马古道上的要驿,是攀西旅游重镇。氡温泉、铜火锅,成为不少人打卡盐边的理由。铜火锅是红格传统饮食。其锅具由纯铜手工打造,外观精美,造型独特,上鼓下扁,其
  • 遗落在光阴里的南里渡

  • 油菜种植基地。山间古道。南里渡318新桥仰观。南里渡风光。马水河。远眺水库。有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我则是因为好吃一种水果,因缘拜谒了一座古津,并为她曾经的风采和深
  • 本周气温断崖式下跌!你的羽绒服准备好了吗?

  •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记者从甘肃省气象局获悉,12月12日晚开始,我省陇南、天水、平凉三市部分地方将要迎来小雨(雪)或雨夹雪。同时,气温也将断崖式下跌,本
  • 深圳ENJOY | 在古驿道,遇见山海

  • 近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古驿道鲘门观海段全线贯通,沿途风景优美,山川、岛屿和大海,一览无余。▲行至山顶往东眺望,古驿道一路沿山脊逶迤,滨海小镇鲘门风光尽收眼底。让小加看看
  • 临江仙·两当有约

  • 临江仙·两当有约雨霁晓云散,玉峦叠翠,湖影翻波。柳堤上、莺声阵阵欢歌。婆娑。纵靴饮露,裙襦湿、步韵烟蓑。微风里,看健身拳舞,挥剑操戈。嗟哦。诗乡故道,闲适康养无它。赏流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祁山道 见证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寻路蜀道

  •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 甘肃摄影报道“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
  • 广平的这个地方,李白都忍不住写诗赞颂!

  • 你听说过清漳村吗?这个隐藏在广平县东北部的村庄。清漳村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596年的唐朝就设立了清漳县,建县长达247年。是诗仙李白一曲赞美之词的来源地。你还在等什么,让我们
  • 广平的这个地方,李白都忍不住写诗赞颂!

  • 你听说过清漳村吗?这个隐藏在广平县东北部的村庄。清漳村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596年的唐朝就设立了清漳县,建县长达247年。是诗仙李白一曲赞美之词的来源地。你还在等什么,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