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暨南大学人体科学馆落成开馆

日期: 来源:暨南大学收集编辑:暨南大学

矗立于彩虹门旁,在医学院大楼的二楼,有一个神秘而又现代化的地方——“暨南大学人体科学馆”,这座承载历代暨南医学人梦想的展馆,近日终于落成开馆。

暨南大学人体科学馆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共有四个展区,目前馆内陈列标本547件,均来源于暨南教师与技术人员近半个世纪收集和亲手制作,也是学校2254件人体标本里具有科普教育性的标本展示品。

开馆半个月,这座藏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里的人体科学馆便已接待近4000人次

我希望人体科学馆可以成为一个医学窗口,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的地方,更是一个科普的场所。通过人体标本的展示,向小朋友、公众传递医学知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降低对医学的恐惧,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医学的奥秘和价值。”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主任郭国庆在谈及建造初心时这样讲道。

郭国庆一直从事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过去他常被邀请为中学的孩子们讲解医学知识,解答他们对于医学的疑问,他逐渐发现很多孩子都对医学很感兴趣,但缺乏了解的机会,这也成为他想要建造人体科学馆的契机之一。

成为人体科学馆的负责人后,他撰写了近七千字的场馆介绍,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最独特、最精彩的展品和展览方式,力求将人体的奥秘以最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展人。

当医学遇见美学,用色彩与线条揭秘人体奥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解剖学可能是一个令人畏惧而又神秘的概念。那么如何让解剖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郭国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将艺术与解剖学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走廊。

(解剖与艺术展区)

一走进人体科学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令人惊叹的艺术画作,这是人体科学馆的解剖与艺术展区。这些画作有的与二次元动漫结合,以黑红双色展示“黑肺”与健康肺部的区别;有的用一棵棵色彩斑斓的“树”表现人体血管组织,连只有几微米的毛细血管都纤毫毕现;有的心脏被绘制成一个鲜艳的红色球体,血液在其中流动,形成了美丽的图案。虽然画作主题大不相同,但它们都通过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创意的想象力,展现了人体骨骼与器官构造的复杂性。

这些充满想象力与医学知识的画作都来源于系统解剖课程的学生作业。少为人知的是“美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与常规意义的美术绘画不同,他们更需要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器官等等倾注对美学的敏感和理解。很多参观者表示初次进入科学馆时还误以为自己是进入了艺术展馆,这些画作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构造和运作方式,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神奇,也激发了对人体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们创作的“艺术画作”)

绘图是医学生最基本的技能。做手术很好的临床医生,他写病历的时候不是用文字描述的,而是用绘图描述的。比方说做个手术,如何切口,剪到哪,缝几针,绘图展示都是最清晰的。”郭国庆在谈及画作时说道,“上课的时候,学生对人体呈现都有着自己的创意想法,融入一些艺术性的元素也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谈及医学绘画创作,郭国庆也一道解释了人体科学馆馆徽的设计巧思。医学美术有着独特的语言,根据国际惯例,在医学绘图中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分别表示动脉、神经、静脉、淋巴。他将这些颜色与四叶草相结合,形成了现在充满生命力的馆徽设计。“颜色的巧妙运用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解剖学的各个方面。解剖学这四种颜色象征着医学的艺术灵魂。

(馆徽设计图)

廊道左转便是暨南医学史和人文展区,橱窗中陈列着一些学校老教授的教案,上面有他们详细的手写文字和手绘图例。“像这个教案就是我们组织胚胎学的一位教授于1952年写的手稿,他用德文、拉丁文混合手写的。现在的教授包括我都很难做到像这样写教案,但是以前的教授都是这样写的。”郭国庆望着展柜里的精细的教案感慨道。这些教案是上一代教授们的心血结晶,他们用心绘制每一个细节,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老教授们的手写教案)

手稿旁还陈列着略微发黄和褪色的老照片,它们是在过去支撑暨南大学医学院发展的老教授们和过往毕业生等人的留影。“你看这是我们第一任院长罗潜,照片里是习仲勋同志正在接见他的场景。这是我们第二任院长李楚杰,这张是第一届毕业生的合影。”郭国庆细数着照片回忆道。

(医学院师生留影)

他们是校友,亦是“无语良师”

更是医学教育事业的摆渡人

近距离地观察人体标本,不由地震撼于人体的神奇,但又不自主地产生一个疑问——人体科学馆的人体标本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是谁?又为什么选择捐献自己的遗体?

我们的捐献者各行各业的都有,有老战士、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市民,有师生也有医生。我们实现了接近200个捐献者的遗愿,但填表同意捐献的共计有400多人。”郭国庆也解释了他们捐献的驱动力,“有些人了解到医学教具的短缺,于是想捐献自己的身躯为学生提供教具。还有的人因为家属或者自身患病,他们希望提供医学研究帮助别人解决同样的痛苦。有的人观念其实很朴素,没有非常高大上的理念,单纯地想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非常感谢他们对医学事业的付出。”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郭国庆表示,人类的遗体是传授人体信息和可视化结构的老师,是医学生的“无语良师”,这些捐献人都在生命尽头,发扬至高无上的牺牲精神,用自己的躯体向学生展示人体的奥秘,尽“绵薄之力”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郭国庆指向一张坐着轮椅的老人的照片,分享了疫情间发生的一个捐献故事。“他主动表达了捐献遗体的意愿,但因为疫情无法进入校园,我们就跑到华医的客服中心拿着表格给他填。现在他也已经捐献了。”郭国庆表示这位老同志非常喜欢在全国各地旅行,填表时还一并赠送了一本自己整理的旅行日志,让人注目的是他在电动轮椅后面插了两面小五星红旗,问及原因时他中气十足地回答到:“插着小红旗,我就有底气。”现在这本旅行日志也正安静地陈列在温暖的展馆中,等待观展人一同回顾这位老同志的过往风采。

(右下角的照片中为坐着轮椅的老同志)

除了社会人士,人体科学馆更有来自许多暨南大学校友的奉献与大爱。师从朱自清、闻一多等著名学者的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天堂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一生都在为家国和学生付出。他曾领导学生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也曾在家中建立抗日游击队联络点。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杨天堂在生命的尽头,立下了自己的遗嘱:一是不出讣告、不进殡仪馆,就近将遗体送给暨南大学解剖室,供学生解剖之用;二是把师长赠与他的墨宝捐给母校清华大学;三是口述了一首充满美好愿望的小诗——《拾放翁牙慧,示女儿明箴》送给女儿。

(早年的捐献报道)

曾源和陈慧是一对为医学奉献大爱的暨南夫妻。时光回溯至1979 年,曾源担任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他的爱人陈慧则担任暨南大学医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他们是学校复办后的第一批教职工,亦是暨大医学教育的开创者、医学院的首批耕耘者。在陈慧等多位前辈的奔走下,暨南大学创立了解剖学教研室,这对夫妻也成为最早一批遗体捐献志愿者之一。“他们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一辈人,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他们知道学校学生缺解剖标本,既然在这里工作,那就捐了给学生用。”他们留下的泛黄和陈旧的志愿书饱含着对祖国满腔的热爱、满腔的激情,代表着他们对后来医学事业从业者沉甸甸的希冀。

(曾源与陈慧夫妻的捐献志愿书)

在人体科学馆的人文展区,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命、关于奉献的故事。许多参观者走到这个展区时,都会被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们铺设了一条通往医学殿堂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科技加持,有趣又有益

它将在未来解锁无限可能

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对自己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并没有明确的认知。

“建造人体科学馆,第一是想保障学生的解剖学教学,第二是给学生做思政教育,在学专业知识的时候接受一些人文素养培育,第三个主要功能就是科普,所有的市民,所有的小朋友、大朋友都可以免费参观展馆,了解人体的奥秘知识。”郭国庆解释了建馆初衷。

(解剖学教学场景)

(社会公众观展)

人体科学馆主要设有四个展区,分别是解剖与艺术展区、暨南医学史和人文展区、人体结构展区、病理/寄生虫和生物展区。整座展馆采用“三结合”的设计思路:一是与暨南医学发展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二是与解剖艺术相结合,三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设计团队集结巧思,合力将人体科学馆打造为一个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场所。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传递医学知识和人文教育,除了陈列标本外,展馆内还装嵌了许多高科技交互系统,包括录音录像图片互动系统、2D/3D图像展示系统、AR/VR展示系统等,通过科技化手段将略显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通过解剖学的视频清晰地展示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戴上特制眼镜,能够以裸眼3D效果进入虚拟的人体世界,近距离观察器官的运作,身临其境地感受医学的魅力。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增强了观展人的兴趣。

(馆内装嵌的科技交互系统)

“像AR/VR展示系统是一个人体解剖图像互动系统,它可以展示人体结构,点击它就可以把某个结构提取出来,立体化、高还原地展示到你的眼前。有趣也很有科技感,来这里的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欢。”

在人体科学馆中,除了展示医学知识和科技外,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人体冷知识——比如许多人知道人体由206块骨头组成,但是你知道身体里哪一块骨头最小吗?

郭国庆手持标本耐心解答道:“人体最小的骨头其实是位于我们耳朵里的三块‘听小骨’。别看这三块骨头又小又轻,却是我们接受声音传递的关键所在。一旦其中有一块小骨头受到‘惊吓’,就会影响声音传送,轻则听力下降,重则耳聋,作用不容小觑。”

(郭国庆正在科普人体知识)

对于人体科学馆的未来展望,郭国庆表示未来将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人体科学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科普教育场所,进一步惠及社会大众,为他们提供更加有趣且有益的学习体验。同时随着观展人流的增多,他们也会不断丰富展区内容。

“我们下一步会增加生物学领域的展物,包括鱼类、蝴蝶以及一些罕见的小动物,并计划增加人体拼装模型,让学生们了解人体是由哪些器官构成的。此外还将配备两台显微镜,并提供一些组织切片让他们能够了解显微镜下的动植物结构,并购置3D打印设备,让参观者DIY自己心仪的小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天地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内容。”郭国庆满怀激情地说道。

来源: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人民号编辑:刘雨涵、赖子瑶


相关阅读

  • 要练就瞬间收放的本领

  • 本文图片来源于影片《心灵奇旅》只要从宏观视角俯瞰,生命就立即变得荒谬。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存在,变得万念俱灰。一定要练就瞬间收放的本领,来去全凭意志:完全的收放自如,每次俯瞰
  • 7 本不太出名但含金量很高的自我成长图书

  • 这些不太知名的个人成长图书分享的一些独到理念有可能给你带来激励,并且改变你的生活。编者按:你一定听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吃掉那只青蛙》等脍炙人口的书名,但其实
  • 西七幼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 12月13日,西山区第七幼儿园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意识。西山区第七幼儿园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老师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各班级通过播放历史影像资
  • 比精神内耗更可怕的,是你的受害者心态

  • 曾看到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中有个高赞答复是——弱者抱怨,强者改变,故弱者愈弱,强者愈强。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婚姻
  • 这个宿舍满屏优秀!

  • 至善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沙河校区学1-237宿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沙河校区,至善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学1-237宿舍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小家,成员有皮芙萍、饶诗琪、孙琪
  • 淮安残疾人运动员徐冕: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 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简称亚残运会)上,淮安姑娘徐冕参加田径女子铅球F57级和女子铁饼F57级比赛,分别获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并打破女子铅球F57级亚洲纪录,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暨南大学人体科学馆落成开馆

  • 矗立于彩虹门旁,在医学院大楼的二楼,有一个神秘而又现代化的地方——“暨南大学人体科学馆”,这座承载历代暨南医学人梦想的展馆,近日终于落成开馆。暨南大学人体科学馆占地面积
  • 吴为山赴洛阳调研美育教育

  •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菊 图片来源于洛阳市教育局 12月12日,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一行到洛阳调研中小学美育教育,国家督学
  • 冬季警惕呼吸道疾病,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战友们应注意防寒保暖,警惕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可分为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有支气管炎、肺炎、
  • 牵手保时捷设计,世界荣耀又一次升级!

  •   世界荣耀,为先锋而生。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15世纪,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全球大国竞争的序幕。此后数百年,商业成为大国竞争最激烈的战场。  今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
  • 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值得点赞!

  • 生动的情景剧有趣的科学讲解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寓教于乐的科普进社区活动让人收获颇丰 我为群众办实事 为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