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修缮尾声的宁波路4号。
砖红色的老式木质楼梯、曲线精妙的复古风老虎窗、独特的山花造型和腰线……8月1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百年刘子山别墅群中的一员——宁波路4号,此处建筑也是知名作家王度庐的故居,定居期间撰写了多部武侠小说,其代表作《卧虎藏龙》,后被翻拍成电影,广为人知。据悉,刘子山别墅群由上海路、武定路、宁波路和上海支路围合而成,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527平方米,共19栋别墅,目前别墅群建筑外立面雕琢打磨和景观绿化等提升工程接近尾声,上海路—武定路历史街区初现雏形,将面向品质餐饮、特色民宿、高端体验等开展业态落位。
对照档案“绣花式”修缮别墅
在市北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中,刘子山别墅群的一举一动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刘子山的房产几乎遍及青岛主城区的黄金地段,“刘半城”的名号由此而来。如今,青岛最早成片开发建造的建筑群落——刘子山别墅群被保存下来,成为除八大关外,唯一一处大体量、成片区的别墅群,南至上海路,北至宁波路,东至武定路,西至上海支路,以上海支路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共19栋别墅,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27平方米。其档次之高、保护之完好,在青岛极其罕见。记者此次探访的宁波路4号位于刘子山别墅群的北片区,经过一番提升工程这桩别墅洋楼已出落得“落落大方”,拥有整洁的庭院、精致的门厅、修旧如旧的外貌。
环海湾集团刘子山别墅项目总包单位工作人员孙喜顺介绍,刘子山别墅群原本用作“家屋”,但是港口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租房需求,刘子山便将部分别墅出租给高级职员以赚取丰厚的租金。为了满足多人居住需求,租户们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搭建、改建,将别墅改得面目全非。“在修缮别墅前,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找寻档案,要以档案为参照,对搭建、改建得‘面目全非’的别墅进行‘绣花式’还原。”孙喜顺介绍,修复墙体的工序极其复杂,把老墙皮铲除后,清水砖之间需要全方位勾缝,1米长的院墙需要1名工人用时1天才能完成勾缝。修复完成后,对局部颜色不协调位置再进行做旧处理,并整体增加墙体抗水等性能。
为名人故居建文史档案
“对历史建筑的修缮要本着真实性、最小干预性、可逆性和永续性四个原则。”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徐飞鹏教授介绍,上世纪20年代前后,青岛民族企业家刘子山,在上海路 、武定路、宁波路区域修建了十九栋独栋住宅,宁波路4号应为刘子山早期的地产。1937年,王度庐与夫人来到青岛,定居于此,期间撰写了多部武侠小说,其代表作《卧虎藏龙》被翻拍成电影,广为人知。除了王度庐故居外,徐飞鹏教授还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整理完成了王垿故居的文史档案。“我始终认为,历史建筑是‘活’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文化的浓缩,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建筑。”徐飞鹏教授说。
根据市指挥部最新统计数据,全市共有370处里院,市北区共有206处,其中四方路街区有里院86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文史资料、历史图纸、原貌照片等历史资料挖掘。此外,根据历保建筑优秀作品集编制进度,目前已完成四方路26处、上海路武定路馆陶路5处的编制。市北名人王度庐、王垿故居相关文史资料整理完成。据悉,刘子山别墅群共19幢别墅,现有18幢已经进入修缮收尾阶段。
从去年6月修缮开始,整个修缮工程始终贯彻“修旧如旧”理念,木楼梯、窗户、屋瓦等也尽量保留原版款式。对工艺和工作方法的复制只是修缮施工的基础工作,对于历史建筑修缮来说,“一家一设计,一户一方案”不仅是对细节修缮的匠心追求,更是对历史的尊重。接下来,待修缮工作全部结束后,上海路—武定路历史街区将面向品质餐饮、特色民宿、高端体验等开展业态落位。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实习生 王荷然
相关新闻
百年别墅群 承载历史记忆
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建设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依附于馆陶路商业金融中心形成,是青岛最早结合港务铁路配套而建的仓储、货运及贸易区,民国时期转型发展成为市民生活区。上海路以北以别墅住宅为主,上海路以南以里院住宅为主。街区道路为网格形,地势北高南低,道路宽度较窄,沿街建筑的高度与道路的比例协调。街区经历了青岛港城联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筑形式多样且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城市风貌。街区核心保护范围西以陵县路、聊城路为界,北至宁波路,东沿武定路、上海路,南至夏津路。总面积约为8.8公顷。保护街区棋盘式道路格局。
初名奥瑟琳·奥古斯特街的武定路是青岛城市建设早期的重要马路,是以德国皇后的名字命名,所以也叫皇后街、皇后大道,刘子山别墅群便坐落于此。刘子山是掖县人,于1918年在青岛成立东莱银行,1920年在馆陶路开办东莱贸易行,并在馆陶路附近的上海路、吴淞路、武定路、陵县路购置了大量土地。
1919年和1920年,刘子山先后从王立鳌和刘坚匏手中购得两块土地;1920年至1921年,刘子山在所购买的两块土地上建成了这19栋别墅。作为一位民族商人,刘子山是近代民族崛起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所建立的庞大商业帝国,对青岛的城市建设有着突出贡献。1948年,随着刘子山的病逝,这19栋别墅的房产所有权的继承陆续完成分割登记,别墅由代理人统一对外出租,同时也有个别子女将分到的房产进行了出售。刘子山别墅群,作为青岛最早成片开发建造的建筑群落,其规模之大、档次之高、保护之完好,在青岛极其罕见,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