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最早的“龙” “中华第一龙” “长江流域第一龙”……迎甲辰龙年,一起来找龙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通讯员 黄敏

再过9天,甲辰龙年的第一缕晨光就将洒落大地,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动物,“龙”也在此时吸引了众多目光与探究。

“龙”最早的形象是什么样?远古先民在“龙”的身上寄托了什么、在哪些地方出现了“龙”形象……现代人对过去的好奇,大多可以在考古学里找到答案,而博物馆里静默无声的“龙文物”,无疑是一道帮助人们走近“龙”、了解“龙”的知识桥梁。

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龙的传人”也是在国人心中扎根的精神符号,甲辰龙年,你会走进博物馆看看这些“龙”吗?

曾侯乙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 摄)

这些“龙”你应该知道

中国最早的“龙”形象出现在哪里?

湖北省博物馆学术中心主任杨理胜博士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距今约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巨型石堆塑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这条龙总长为19.7米,宽为1.8米至2米,由石块堆塑而成,其头、颈、体、鳞、爪、尾由红褐色砾岩摆成,造型分明,排列有序,在龙腹部还发现了墓地及祭祀坑。

据杨理胜博士介绍,根据考古发现,早期的“龙”大多由石头、蚌壳摆放,也有陶器上的纹饰刻划。比如,1987年,在距今约64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形象。从中国龙的发展历程来看,蚌塑龙的头部、爪部、尾部以及整体构图,已经具备了中国传统龙的大部分要素。

到了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时期,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发现的龙却展现出不同的形态,比如,出现了被统称为“玉猪龙”的礼器。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的4号墓,曾出土了距今约5500年的玉猪龙,其面部让人联想到猪,弯曲的身体则让人想到龙。玉猪龙被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

“中华第一龙”(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官方资料)

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了一件C形碧玉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物,距今约5000年。它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卷曲呈“C”字型,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这件文物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

在距今约3800年至35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件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备受关注。其器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夏代,先民们就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

曾侯乙尊盘(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 摄)

“长江流域第一龙”是它

除了以上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龙”,还有一条“龙”值得湖北文博迷特别关注。

199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黄梅焦墩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卵石摆塑龙。湖北省博物馆公开资料显示,其器物全长7米,躯干4.46米,高2.26米,“先民们在预先铺好的红烧土台面上,用色彩各异、大小不一的河卵石,按设计好的图案,精心摆塑龙的形象。龙身呈波浪起伏状,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动感极强,看上去栩栩如生。”根据巨龙的体态和布局方位,专家推测,这条龙应该是先民集体劳动的成果。

杨理胜博士介绍,黄梅焦墩卵石摆塑龙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专家命名为“长江流域第一龙”。

它的发现,证实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先民,对龙的图腾崇拜与黄河流域一样历史悠久,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多元化提供了重要佐证,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图腾崇拜、原始艺术及长江流域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黄梅焦墩卵石摆塑龙暂未开放展出,文博爱好者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公开资料中查询它的具体信息。

搭乘“龙地铁”,出行遇见“龙”

杨理胜博士在采访中表示,“龙”形象的出现,或与从采集、渔猎经济过渡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关,“在靠天吃饭、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先民们会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增产,加之先民对自然的理解处于原始阶段,对龙的崇拜便自然产生。”

杨理胜博士介绍,动物考古专家袁靖先生曾做过专题研究,认为从与龙相关的文物的造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龙的形象的塑造过程。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主要依据扬子鳄和蛇的形象塑造龙;进入青铜时代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龙的形象主要以扬子鳄为原型;自战国时期开始,龙的形象开始与现代人印象中的龙有所接近;南宋之后,如今人们印象中的“龙”真正出现了。

“龙地铁”上遇见“龙”(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摄)

春节期间,如果你想搜集文物中的“龙”,除了去各大博物馆拼眼力,还可以去搭乘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的“龙地铁”。

青花龙纹梅瓶(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方资料)

在限时开通的“龙地铁”上,张贴了湖北省博物馆21件馆藏“龙文物”的图文资料,其中包括曾侯乙尊盘、曾侯乙十六节龙凤玉挂饰、蟠龙兽面纹罍(léi)、楚王熊章镈(bó)、髹(xiū)漆铜樽、明正统青花龙纹梅瓶、龙形玉佩等精美文物。出行遇见“龙”,听上去挺美。

相关阅读

  •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二)

  • 第一单元 来龙去脉——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广布于华夏大地。中
  • 创意海报丨5至7万年前 濛溪河先民生活图鉴

  • 从3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是地球人度过的最为漫长的时段。当我们好奇先民们是谁、从哪里来、曾过着怎样的生活时,没有文字可以答复,只有遗址遗存尚有回响。
  • 龙行龘龘 河洛大地见证华夏龙图腾演变

  • 绿松石龙形器 (资料图片)■开栏语龙行龘龘(dá),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形象历经数千年岁月变迁,贯穿中华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在十三朝古都洛阳,与龙有关的历史印
  • 原创大型卫调花鼓戏《金锁情》女主角惊艳亮相

  • 原创大型卫调花鼓戏《金锁情》于25日晚19点在蚌埠大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该剧以金锁为主题,通过锁住真情、爱情和幸福美好的家庭,鞭挞假丑恶,展现了真善美的价值观。剧中塑造了
  • 抓“老三”背后,是女性主义的虚假胜利

  • 好久不见,国产电视剧已经从抓“小三”进阶到抓“老三”了。在电视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中,一头短发,常年工装的38岁银行经理“老三”楚志娟近期在舆论场引发热议,人们拿着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年轻一代偏爱传统文化 “新中式”服装风潮再起

  • 淄川融媒信息2024年开年,“新中式刺绣穿搭”“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新中式”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榜,将新中式服装再度推向讨论热度巅峰。从小众圈层发展至今,新中式服装的受众更广
  • 半岛社区:开展“送福进万家 喜迎中国年”活动

  • 为营造欢乐喜庆的新春气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春节到来之际,蜀山区井岗镇半岛社区联合合肥市蜀山区阳光公益服务中心,于2024年1月30日下午,在半岛辖区科学岛开展蜀山区
  • 复旦教师杀害学院书记,被判死缓

  •   2024年2月1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姜文华故意杀人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姜文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姜文华限制减刑。  经
  • 萧祥立原创古风二首

  • 一、盼春归旷原雪飞序大寒,阡陌风冽冻朱颜。时光穿梭居腊月,当垆沽酒近小年。昨岁春去无声息,灞桥回眸诗一笺。城郭玉兰问归期,林端树杪摇素绢。麻鸭怯声强说暖,红掌凫水仍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