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挑衅大明不是狂妄自大,或许他必须要做出这破天荒的举动

丰臣秀吉是本能寺之变后,成为了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其促进了日本有封建制向幕藩体制的转变,其主主政时期做过最大的时,莫过于侵占朝鲜,挑衅大明,向大明宣战了,是什么让他有信心能够和当时的大明王朝抗衡?

首先多说一句,个人觉得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应该是提前就知道了,故意没捅破让织田死的,不然不会早就做好准备一夜完成和谈、大返回、平叛这些事,心机太深了。如果从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的结果来看,那真是损己不利人,不但大明朝因为此次战役损失不小,并且耗费银两无数,而且丰臣氏因为此次战役损兵折将,统治力大大衰弱,10年之后关原之战,对丰臣氏忠心耿耿的石田三成彻底失败,敲响了丰臣氏灭亡的丧钟……

但是对于丰臣秀吉也是不得不为的,不是狂妄自大,他需要找个机会来转移国内矛盾,顺便削弱各大名的实力丰臣秀吉对于朝鲜战争的目的更多的在于转移国内的矛盾,日本乱世刚刚结束各地大名拥有大量部队,不但对于中央统治不利而且极大消耗日本本来不多的资源,如果不能转移各地大名土地问题和武士阶级对军功的渴望,那么就会如同秦朝一样被军队这辆车带进深渊,最终丰臣秀吉发动这场战争,如果胜利那么朝鲜的土地完全可以喂饱国内的狼,如果失败各大名的军队都被消耗在了朝鲜为他接下来的消藩创造了有力条件。

说的简单一点,丰臣秀吉的做法和后来明治维新是一样的套路,国内统一、推翻旧政权,新生代政权急需重新利益分配,小国寡民,多山少平原,哪里够分的?自然把眼光投向他国,日本不同于朝鲜,朝鲜靠近大陆,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动不动的敲打一下,让其无法安生壮大,日本孤悬海外实力自然比朝鲜高一筹。

当时的日本政治制度不像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很像欧洲领主封建制,看似紧密,实则是个较为松散的政治联盟,表面大家恭恭敬敬,实则暗流涌动,丰臣秀吉也不知道最终敌人是谁,不敢贸然挑起政治斗争,所以只能挑起对外战争。可是西部他的心腹们都派了那么多兵,东部东军德川等出工不出力, 所以后来被德川找到机会灭了,当然对于丰臣家族来说,不征也是二代而亡,谁叫他老来得子。自己身死小孩才几岁。内部还全是敌人。德川上衫益达鬼岛黑田那一个是忠臣?

话说丰臣秀吉是真想除掉德川家康,但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德川家康是织田信长的发小 盟友,自己本身也是有实力的大名,丰臣秀吉是什么?是织田信长的家臣,跟班,地位和德川家康不对等,只是本能寺之变后击败明智光秀等大名,取得了织田家内部的领导权,而且和德川家康打了一仗也没有取胜,只得用怀柔手段叫德川家康臣服于他,然后就是入侵朝鲜也没用德川的军队,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的声望已经是如日中天,通过关原合战,大阪之阵,取代丰臣家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挑衅大明是有些过头了,日本战国时期日本根本不具备征伐明朝的实力,之所以产生这个念头,是因为征服朝鲜过程太过于顺利,所以得陇望蜀的想入非非了。日本侵华时,是千年来中日实力相差最悬殊的时候,都不足以吞并中国,只能说以后中国再不会给他们这种机会了。入侵朝鲜是日本古代史上的高光时刻,远离本土去攻击大明那时候的日本根本撑不住,朝鲜战争后期它的资源已经扛不住了,更不要说占领明朝了,这不是40年代,没有飞机轮船,明朝援朝可只是派了一支军队而且属于外国作战。

当然也有可能丰臣秀吉有一定的私心,他出身平民农民家庭,没有贵族血统。那个时代是非常看重身世的,这也是他一辈子都没有能建立幕府统治的主要原因。他的权利得的非常具有偶然性,所以他非常想要一份不世功勋来证明自己并能彻底压服国内的独立势力。想要当征夷大将军,就必须做出破天荒的“征夷”的举动来,征伐大明多少能够提升他在国内的地位不。

丰臣秀吉虽然有点异想天开,最后计划破产了,但被他这么前后长达7年一折腾,万历朝耗费了上千万两白银军饷并损失了精锐部队。这间接导致了后期财政紧张,加上小冰川天灾,挺到了崇祯17 年挺不住了,明朝灭亡看来还跟日本多少有点关系。农耕文明国家长期不打仗,承平日久,后果可不是那些银子的事。明朝的衰败终究还是制度建设跟不上历史的进程,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历代再无敢轻言变法者,连一些细小的修补都胆战心惊,张居正改革也是在他去世后遭到了清算,于是那些在立国之初就使国家快速强大的制度在没有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终于熬不过三百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