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破灭后,诸葛亮北伐战略的是与非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自184年黄巾之乱始,至209年赤壁之战后,天下局势已经逐渐明朗。

  • 曹操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据正统之名,几乎统一中国北方;
  • 孙权政权经营江东,凭长江天险,割据一方;
  • 刘备政权凭借赤壁胜利,占据荆州,剑指益州。

这便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势。

此后10年间,

  • 曹操平定了马超势力,降服汉中张鲁,彻底统一北方,占据九州;
  • 孙权在经营扬州的基础上,又征服了山越民族控制的交州,并且从刘备处获得了荆州东部三郡;
  • 刘备则在执行【隆中对】战略后,占据了益州和荆州西部三郡(因将荆州东部三郡给予孙权,只剩西部三郡)。

此时,正式进入曹孙刘三国鼎力时期

公元219年,两场战争的胜负决定了此后三国的发展。

219年5月,刘备获得了历时两年之久的汉中战役的胜利,逼得曹操放弃汉中之地。此战的胜利对于刘备政权意义重大,只要占据汉中之地,便可保益州无虞,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2019年7月-12月,关羽率荆州兵团发动襄樊之战,却在曹操联合孙权的反击下,兵败身亡。此战后,刘备政权丧失了荆州,使得【隆中对】战略设想彻底梦碎。

  • 220年,曹操逝世;
  • 221年,曹丕接受禅位称帝,国号魏;
  • 同年,刘备随即称帝,国号汉,后倾全国之兵讨伐孙权政权;
  • 222年,刘备兵败于夷陵,退至永安;
  • 223年,刘备驾崩于白帝城。

刘备死后,蜀汉政权的命运在也处于十字路口。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在闻名于后世的前《出师表》中制定了北伐战略,力求短时间内攻占西汉故都长安,以争天下。

然而,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全部无功而返,最终饮恨五丈原,而蜀汉也在29年之后,投降曹魏,成为了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后世人因此对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提出疑问,如果没有消耗国力的北伐战略,蜀汉是否可以益州天险偏安一隅?


诸葛亮北伐战略是对,还是错?

夷陵之战后,在蜀汉政权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 1、北伐曹魏,以军事胜利来争取政治影响力,最终取得争夺天下的资本。
  • 2、偏安一隅,凭借天险固守要地,为政权存续争取更长的时间。

由于诸葛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他没有选择偏安之策。

想要北伐之策成功,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当时蜀汉当时只有益州地利之险,并不具备天时天时(国小民穷)和人和(蜀汉政权内部荆州和益州派系之争)。

针对当时的局面,诸葛亮认为,北伐宜早不宜迟。

原因很简单,天下十四州,曹魏占其十、孙吴占其三,而蜀汉只占益州。

益州虽然领地面积居天下各州之冠,但是由于地处西南偏僻,人口稀少,物产不丰。

蜀汉在三国之中最为弱小,如果不尽早北伐并取得广大土地和人口的话,蜀汉便会与曹魏和孙吴之间的国力逐渐拉大,失去逐鹿天下的实力。

通过前《出师表》中可以看到,诸葛亮本想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凉州和雍州,直取长安。

蜀汉只要能够在短期内攻占长安,便拥有了一系列的战略优势。

  • 第一,坐拥益州、凉州、雍州三州之地,国力大增;
  • 第二,关中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东有潼关,南有武关,北有长城,进能夺取中原,退可足以自保;
  • 第三,汉高帝刘邦当初也是从益州出击,占领关中以后,才有了击败项羽,夺得天下的基础,诸葛亮北伐便是沿用了刘邦夺取天下的路线。

如此一来,蜀汉就有了与曹魏一争天下的资本。

实际上,由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准备最为充足,军队士气最高,蜀汉人才也尚未凋零殆尽,所以成功的希望最大。

然而,街亭之败导致了蜀汉军队攻占雍凉的战略无法实现,不得已只能退回汉中,以免全军覆没。

在街亭之败以后,蜀汉北伐成功的希望就变得非常渺茫。

诸葛亮剩下五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 不是因为粮草不济;
  • 就是因为军事失利。

虽然蜀汉拥有益州天险,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运送粮草劳民伤财,消耗巨大。

毕竟以一州之力对抗十州之国,差距太大。

最终,诸葛亮在五丈原抱憾而终,此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连续发动了9次北伐,也均无功而返,还导致了蜀汉军民财赋消耗过大,最终在263年被曹魏灭亡。

当然,如果诸葛亮可以多活10年,就可以等到曹魏内部曹氏和司马氏的权力之争,以诸葛亮的外交手段,值此曹魏内乱之际,联合孙吴共同北伐的话,倒是有可能再次改变天下局势,有占领关中之地的机会。

相反,如果蜀汉开始便放弃北伐之策,采取偏安之策,据险固守,努力经营益州之地,倒是可以将政权维持更长时间,但中国历史上偏安西南的政权无一能够夺取天下。

这意味着蜀汉不仅将失去角逐天下的机会,也会失去政权存在的正统性和意义。

不过,历史不能假设。

战争终究是要比拼国力的,这也是蜀汉和曹魏之间最大的差距。

战役有可能以弱胜强,但是小政权要消灭大政权,非数十年不可得,而且既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数。

况且,以诸葛亮的理想主义,他也不会接受偏安之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他的世界,只是苦了天下百姓仍要受刀兵之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