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罪臣之女刘解忧:忍辱负重五十载,西域“和亲”解国忧

西汉自开国以来,就饱受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西汉初年,因国力微弱,百废待兴,自汉高祖刘邦直至景帝时期,对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将汉皇室公主嫁给胡族部落首领,换取边境的暂时和平。

昭君出塞

说到和亲,最出名的莫过于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种种原因,在宫中不受赏识。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朝晋见汉元帝,请求和亲。汉元帝将本是普通宫女的王昭君,以公主身份赐给呼韩邪单于为妻。王昭君嫁到匈奴后,传播中原文化,维护匈汉关系,为匈汉边境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昭君出塞也成为后世人皆尽知的历史故事。

在汉朝,还有一位和亲公主,虽然名气没有王昭君大,但和亲却比王昭君早近70年。她50年如一日,致力于民族团结、融合,论能力、论贡献都远在王昭君之上,被称为汉朝最杰出的和亲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和亲公主之一。

她叫刘解忧,史称解忧公主,又称乌孙公主。

解忧公主聪慧善良

1、罪臣之女,和亲嫁西域

汉朝自实行和亲政策以来,总体保持了边境上的稳定,但以匈奴为主的边夷部族,仍不时侵扰汉境。汉武帝即位后,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对匈奴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出击,将匈奴赶往漠北,基本解除了匈奴自汉初以来对中原的威胁。

匈奴北逃后,并没有死心,经常联系西域其他部族,伺机侵犯中原。为进一步巩固战果,汉武帝采纳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的建议,与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联盟,于公元前105年将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嫁与乌孙国王猎骄縻,采取和亲结盟、断其右臂策略,联手乌孙对抗匈奴。

但刘细君性情忧郁,难以适应西域环境,丈夫猎骄縻年老,很快去世。按当地风俗,又嫁给猎骄縻的孙子军须縻(官号岑陬),心情更加忧郁,几年后就病逝了。“昆莫(即猎骄縻)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汉书·西域传》)

远嫁西域的解忧公主

为巩固汉乌联盟,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又将原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国王军须縻。“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汉书·西域传》)。

刘戊祖父刘交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因功被封楚王,到刘戊已经是三代世袭。但刘戊因性情骄狂,行为放纵,因为犯错被急于削藩的汉景帝借机削去了两个郡,从此心怀不满,后来参加七国之乱,叛乱失败自杀,家族从此衰落。

其孙女刘解忧作为罪臣之女,在贫困的家境中成长,养成了坚韧不屈、刚强泼辣的性格。作为皇室子孙,接到和亲西域的诏令,她毅然告别了亲友,踏上了人烟稀少、陌生而遥远的西域之路。

汉武帝雄才大略

2、忍辱负重,柔肩担使命

刘解忧和亲之时,匈奴势力开始复苏,乌孙作为西域强国,是匈奴极力笼络的对象。乌孙国内对联汉、还是联匈也意见不一。匈奴此前已将一位公主嫁给乌孙国王军须縻,封为左夫人,而刘解忧被封为右夫人,当地以左为大,刘解忧地位低下,谁能赢得国王的欢心,就意味着有更大的机会,拉近自己国家与乌孙的关系,两个女人的争斗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匈奴左夫人和乌孙国王同为北方民族,语言沟通、生活习俗等占有先天优势,很受国王宠爱,不久就生下了儿子泥縻,并立为王储,而此时,匈奴又开始不时侵犯中原,并胜多败少,乌孙国内亲匈远汉的声音高涨,身负结盟重任的刘解忧心急如焚。

刘解忧和丈夫

天无绝人之路,关键时刻转机出现,乌孙国王军须縻病危,因儿子太小,遗诏立堂弟翁归縻(号肥王)继位,按照风俗,匈奴公主和刘解忧又分别成了肥王的左、右夫人。

肥王对刘解忧极为宠爱,两人相亲相爱,先后生了三男两女,刘解忧的地位越来越高。史载:“翁归靡既立,号肥王,复尚楚主解忧,生三男两女”(《汉书·西域传》)。这期间,刘解忧充分利用丈夫的宠爱和信任,积极参与国事,经常到各部落视察民情,访贫问苦;辅佐丈夫发展林业和农牧业生产,建立通商口岸,乌孙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国富民强的兴盛局面。

刘解忧的威望日益提升,周边各国都为大汉公主的聪慧善良、体恤民情所折服,主动和乌孙、大汉交好。乌孙和大汉更是往来频繁,关系越发密切,有力促进了边境稳定。

解忧公主体察民情

3、临危不惧,奋力挽狂澜

刘解忧的威望和乌孙的亲汉之举,激奴了匈奴。为断绝匈汉联盟,匈奴发兵攻打乌孙,并占领了乌孙的车延、恶师等地,威逼乌孙交出解忧公主。“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人民去,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汉书·西域传》)

面对严峻局势,刘解忧临危险不惧,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智慧,一边劝说乌孙王公大臣,珍惜汉乌联盟,一边和丈夫共同上书汉宣帝,请求汉帝出兵镇压匈奴,并说服丈夫征发精兵五万,乌、汉合力征讨匈奴。

公元前71年,汉朝发兵15万,兵分五路,与乌孙大军共击匈奴,匈奴闻风而逃,被早有准备的乌孙大军半路截杀,匈奴军死伤惨重,不仅生擒好几个匈奴部落王,连匈奴壶衍鞮单于的叔、嫂、女儿都被俘虏。史载,“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汗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骆)驼七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所虏获” (《汉书·西域传》),一举收回了被匈奴侵夺的土地。

汉朝出击匈奴

此后几年,在刘解忧的积极斡旋下,乌孙军乘胜反击,又先后几次大败匈奴,终于将称雄百年的匈奴击溃,从此一蹶不振,彻底扭转了汉弱匈强的局面,也奠定了乌孙在西域诸国的霸主地位。

4、再遇险境,智勇平叛乱

上天似乎有意考验刘解忧,刚平定匈奴不几年,情深恩爱的丈夫不幸去世。虽然生前确立其长子元贵縻为王储,但上任丈夫军须縻曾有遗诏:肥王去世后应把王位还给其匈奴夫人之子泥縻。乌孙贵族遵从前王遗言,拥立号称狂王的泥縻继位新国王。按照旧俗,刘解忧忍辱负重,只好又做了狂王的妻子,并为其生下一女。

狂王是匈奴外孙,性格残暴无情,继任后又暗通匈奴,且暴虐无道,朝政黑暗,乌孙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刘解忧辛苦创下的汉、乌联盟随时面临瓦解风险。“狂王复尚楚主解忧,生一男鸱靡,不与主和,又暴恶失众。”(《汉书》)

刘解忧和丈夫

为杜绝后患,刘解忧再次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胆识,针对匈奴夫人与肥王所生之子乌就屠历来对狂王不满的现状,联合汉朝使者,设宴刺杀狂王。结果刺杀失误,狂王负伤逃跑,乌就屠仓皇出逃。狂王的儿子细沈瘦发兵将刘解忧等人重重包围,刘解忧团结乌孙军民,沉着应对,双方僵持了几个月,终于等来汉朝救兵,沈细瘦退兵而去。

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乌就屠逃走后,扬言联合匈奴军回国平乱,乌孙国中的亲匈派也积极响应乌就屠,一轮大战即将爆发。关键时刻,陪同刘解忧出嫁的侍女冯嫽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劝说乌就屠。

冯嫽虽为侍女,但史载其“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汉书》)此人有智有识,曾因出色的外交才能被汉帝委任为使者,代表汉朝在西域各国往来出使,深受各国敬重,被尊称为冯夫人,后来嫁给乌孙国右大将(高级将领)为妻,和刘解忧情同姐妹。

刘解忧

冯嫽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智慧和才学胆识,刚柔并施,向乌就屠剖析利害关系,劝其归顺汉朝,“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汉书》)乌就屠迫于种种压力,最终回心转意,提出只要汉朝封其一个称号,就马上退兵。

公元前53年,汉宣帝下诏,乌孙国一分为二,刘解忧之子元贵縻任大乌孙国王,乌就屠任小乌孙国王。一场干戈就此平息,乌孙国内和边境隐患再次解除。

5、晚年思归,功名垂青史

两年后,刘解忧的长子元贵縻和幼子鸱縻相继亡故,其孙星縻即位。年愈七十、年老多病的刘解忧上书汉帝,请求归国。“元贵靡、鸱靡皆病死,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悯)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汉书》)

刘解忧先后嫁给父子兄弟三人

汉宣帝感念她的卓越贡献,马上批准,并以极高的规格迎接和安置这位大汉功臣。大漠和亲五十载,刘解忧带着三个孙子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国,在长安度过了幸福安祥的最后两年,于公元前49年溘然长逝。

五十载和亲西域,虽不曾征战沙场,但刘解忧——这个曾经的罪臣之女,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乌孙国的兴盛发展、为西域各国的和平相处、为大汉制衡并最终平定匈奴、为促进民族团结,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和平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刘解忧西域和亲五十年,先后嫁给乌孙国父子兄弟三人,忍辱负重,不忘初心,以自己出色的智慧才能,稳定边境,解除了西汉前期北方边境变乱频生的不安定局面,被称“一人堪抵十万兵”,为昭帝、宣帝时期维护边境和平、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开创“昭宣中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后人称刘解忧为西汉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和亲公主,实在名不虚传。

(参考史料:《汉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