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融以“不孝”见杀,谈谈人性之善恶

孔融是个名人。“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华夏文化圈广泛的流传,作为教育子女的一个范例,不断的被人所提及。

但是呢,孔融却又是个形象模糊的人。孔融的这些故事虽然流传甚广,但是孔融真正的人生,人们似乎又知之不详,孔融此后,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起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甚清楚的。

当然,因为《三国演义》在华夏文化圈的流行,很多人会讲,不对啊,《三国演义》中,孔融也多次出现过啊?更有甚者,以《三国演义》中孔融的表现,而对孔融多有嘲讽之意。谓孔融志大才疏,多虚妄狂悖而不通实务,既不能讨伐黄巾贼,又不能诛曹操以匡扶汉室,可见其人无甚大用。这种言论看似很是有道理,实际当然很扯蛋了。毛遂自荐为说客,自是天下闻名,诸侯不敢欺,使领一军战场攻杀,却不免兵败身死了;韩信天下名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刘邦数单骑入其营夺其军,终死于一妇人之手。可见人的才能都是有限制的,并没有谁说谁有才能就应该包打一切,孔融可以说是治世之能臣,不能为乱世之奸雄,这也是其局限之所在。但是非要拿一下八杆子打不着的高要求去要求孔融,非要孔融平黄巾,灭曹贼,才是大英雄大豪杰,那不但强人所难,也是匪夷所思了,不过虚妄之见罢了。

孔融终其一生,始终忠于汉室,这一点,从未变过;至于署理参与政务,无论是在北海为郡守,还是在许昌为朝臣,实际上都是很不错的,除了军事上确实不堪大用。

孔融是怎样死的呢?

《三国演义》中,曹操发兵讨伐刘表,孔融反对,为曹操所嫌憎。御史大夫郗虑平时为孔融所讨厌怠慢,趁机进谗言“融平日每每狎侮丞相,又与祢衡相善,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向者祢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引得曹操大怒,遂诛杀孔融全家。

而《后汉书.卷77.孔融传》则写的更为详细,记载了曹操诛杀孔融的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理由,有官告发孔融“ 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孔融为人“不孝”,说什么父亲之于子女,哪里有什么感情呢?不过是一时精虫上脑罢了;母亲之于子女,哪里又有什么感情呢?子女不过是借母亲的身体降临人世罢了,子女脱离母体,也就意味着再无关系了。

就是孔融的这段言论,如今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多嘲讽孔融假道学,顶着孔子后裔的身份,儒学大家的身份,却说出这般“不孝”言论,可见此人名不副实,很是虚伪;乃至于对流传几千年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多有非议,说什么孔融让梨不符合儿童的本性,这体现了孔融自小便很虚伪,也体现了儒学的虚伪的本性。

那孔融到底是孝还是不孝呢?《后汉书.卷77.孔融传》记载“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可见,所谓孔融“不孝”纯属扯谈。又记载了孔融的另外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恨,侯览让郡县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朋友,逃到孔褒家中,孔褒不在。这时孔融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没有告诉他。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他家。后来事情泄漏出去,张俭侥幸得以跑掉。于是郡县逮捕孔褒、孔融送入监狱。不知他们二个人是谁收容张俭,应该获罪。孔融说“:收容隐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心甘情愿。”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长者担任家事,罪责在我。”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看完这个故事,老实讲,孔子不但没有不孝,也没有不悌啊。虽然孔融看似有“不孝“的言论,但是孔融始终却践行者儒家”孝悌“的的宗旨。


很多人又开始讲了,就算孔融在实践中践行了“孝悌“的总之,但是这种”不孝“的言论,不也太不应该了嘛?

这里,就要讲到今天所要讲的一个主题了。孔融的言论,是“不孝”么?

儒学的发展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争论,就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亚圣孟子,坚持“人性本善“,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就和水始终向下流淌一样。水没有往高处流的,人也没有不善良的。

而儒学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家,荀子,则坚持人性本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啊,就是恶的,表现出来的善良,都是虚伪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争论了几千年,也没个说法。这个且不去管他。

但是呢,这里就有个问题:儒学的创始人,孔老夫子,是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呢?纵观孔子的言行和著作,似乎从未涉及此事。

孔子治学有个特点,没有把握的东西不讲;没有搞的非常明白的,不讲;不能讲的,不讲。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知生,焉知死“,孔子对于那些暂时还没有搞明白,或者觉得不好讲的东西,通常就不讲。对于人的本性问题,孔子有没有考虑过?多多少少应该考虑过。但是为什么不讲?有可能是孔子觉得还没有搞明白,有可能孔子觉得不能讲,但是总归,孔子没有讲,那就至少表示,孔子未必坚持性善论,也未必坚持性恶论。

这个时候大家又开始迷惑了,不支持性善论,也不支持性恶论,难道还有别的选择么?

有的。孔融的言论,其实我们就可以看作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之外的,第三个观点。也可以说,这某种程度上,也有那么一丝可能,才是孔老夫子对待人的本性的真实态度。孔子不讲,是因为确实不能讲,不好讲,讲了,不好听,大家都不舒服。

孔融讲了什么?孔融讲了,子女就如同一个物体。“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子女之于父母,并没有太多的恩情,不过父亲精虫上脑,借母体而生而已,。子女之于父母无恩,那就更谈不上所谓的子女本性是善还是恶了。所谓” 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子女就如同一个物体,借父母之体而生,无善亦无恶。

很多人嘲讽孔融的“不孝“的言论,却常常忘记一个事实:2000年前的孔融,对待父母子女关系,对待人性善恶的问题,比今天的许多中国人,更接近于西方文明的精神。实际上,今天的西方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恰恰就是孔融言论的真实写照。这个言论并不好听,基于这些建立起来的西方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任何不堪之处,相反,相处的都还很不错。

所以孔融的看似“不孝”的言论,恰恰是最接近于真相的言论。2000年前的国人或许不懂,2000年后的国人还不懂,那确实是今人的认识,还真不如2000年前的孔融。

时代一直在进步,国人常常纠结于儒学到底今天还有什么用?性善论和性恶论哪个更正确?争论个没玩。

但是却很少人意识到一个问题:孔老夫子并没有支持性善论或者性恶论,后裔孔融都知道父母之于子女无恩,子女无善亦无恶,我们为什么非要在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中任选其一?

历史走到今天,以我观之,孔融的言论,才是较为正确的观点。人的诞生,便如同一个物体,无善也无恶,借父母之体而生。而此后人生之走向,则取决于各种环境的影响。华人生于欧美,则满口民主自由,黑人长于中华,则一嘴东北土话;追随穆罕穆德,则以圣战为荣;遁入空门,则以不杀生为念。

人的躯壳,如同一台台电脑,如同一个个手机,借由生产线生产下来;然后有的装了安卓系统,便为安卓手机,装了苹果系统,便是苹果手机,而各自优化又有不同,安装软件又有不同,外在装饰又有不同,形成了一个个独有的属于自己的特色手机,此即为一个个独立的人。

很多人表示不忿,那为什么贼窝里面也能出一些极好的人呢?为什么父母都是极好的人,却也能养出一些穷凶极恶之徒呢?

我只能说,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可不是如同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并不是我们认为正面的环境因素,就当真是正面的环境因素,而我们以为的负面因素,就是真的负面因素,这其中的变量,很多。更不用说,许多时候,人所以为的善,常常是令人切齿的恶而不自知。

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又或者无善亦无恶的中性论,圣贤讲这些,并不是说孟子就想大家都做烂好人,荀子就想大家都做恶人,又或者中性论就是让大家自由野蛮生长,长成啥样算啥样。

恰恰相反,无论是哪个论点,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建社一个更好的社会。孟子未必不知道人性有着极恶的成分,但是孟子坚持人性本善,无非是借此发扬人性善的一面,激发人们向善的能量;荀子坚持人性本恶,可不是说大家天生都是恶人,大家就作恶到底吧,荀子坚持人性本恶,是警惕大家,要时时警惕自己的恶的一面,要用后天的学习不断的纠正自己的恶的一面,这样才能避免走向真正的恶;而中性论也不是让大家自由野蛮生长,而是强调后天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而摒弃那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错误想法,环境加努力,会让自己更趋向于善而远离恶。

孔融虽然言论看似“不孝”,然而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之下,却在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孝悌”的宗旨;便是孔融全家被诛杀的时候,孔融的子女的表现,也堪称不辱家风。

圣人之言,或性善,或性恶,或中性,虽然观点有别,但是其心意都是相通的,都是希望世人能够好好的惊醒,趋善而去恶。圣人难道不知道人性中那恶的一方面吗?然而商人会利用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借以谋取利益,政治家会利用人性中的恶的一面以奴役他人,只有圣贤,明知世人之恶,却仍然不辞辛苦,而以言辞动之,劝之,使其更趋善而稍离恶,这就是圣人之心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