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敌入侵,28岁的左宗棠如何践行"国家兴亡,士人有责"?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28岁的左宗棠其时在干什么?

《左宗棠年谱》的记载,这年春天,他来到湖南安化陶家,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教授女婿陶桄读书;二是帮陶家处理繁琐的家族纠纷;三是遍读陶家藏书,参考《图书集成》中的康熙舆图与乾隆舆图,将自己三年前所绘的地图做些补充修订。

安化小淹远离省城长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左宗棠形容置身此地,像是装进了"坛子里"。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他自然寂然无知。这段时期,他的时事消息源,主要来自老师兼亲家贺熙龄。

1840年到1844年,是师生通信频繁时期,左宗棠给贺熙龄共写了18封信。贺熙龄任教城南书院之前,做过湖北学政、山东道监察御史,朋友故吏广,消息渠道多。收到贺熙龄来信,左宗棠才知道,国家已经发生了这么大一桩揪心事。

左宗棠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与愁愤。他这样表达听闻战事失利后的愤慨:"洋事于屡次挫衄之馀,忽又失利,愁愤何可言!"

作为湖南区区一民间读书人,左宗棠此时到底想干什么,他又能干什么?

面对国家外患逼至,左宗棠践行"国家兴亡,士人有责"的信念,主要做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指出朝政的不足之处,通过民间管道影响官员;二是提供消除外敌的方法,供朝廷官员参考;三是谋划隐匿深山,以虑不虞之世,保留传统文化的火种,保全中国人种。

本文专门谈谈前面两件事情。

在左宗棠看来,面对外敌入侵,大清帝国要能够御侮于国门之外,需要纠正朝政现存的两大偏失。

第一大偏失,大清承平近两百年,民族精神已经颓靡,从官方到民间,每个人都急于忙个人私利,而稀有人关心公共利益、国家安危。人心日灰,文官谈钱,武官怕死,以致举国上下,找不到一个足以担当起御侮重任的人才。

左宗棠扼腕叹道:

"时事如此,而经武知名,足系一时之望者,尚未睹其人。天下人材,自足供时之用,安必其绌于今耶?"

左宗棠的意思,任何一个时代,社会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能够顺其自然地成长,在受教育阶段及时发现栽培,因材施教,引导培育,国家无论文职还是武官,都不会出现短缺现象。为什么英国的兵舰不远两万里开到中国广东,中国才骤然发现缺少应敌的军事人才?源头出在朝廷之前堵塞了民间的言路,当政者已经听不到社会各界的真实声音,朝廷与民间隔膜,贪官污吏上瞒下骗,就中取利。

左宗棠跟贺熙龄这样袒露他对国家言路不通的忧虑:

"窃思方今时事之坏,无过上下相蒙,贤奸失别,病源所在攻大为先,称宗棠意旨。谓非严主和玩寇之诛,诘纵兵失律之里则人心不耸,主威不振。正恐将来有土地而不能为守,有人民而不能为强,而国事乃不可复问矣!然世局已成,欲以疏逖小臣之言,徐悟主听,岂可得矣?且近今谏官之以立言遭微谴者多。黎君老父已逾八十之年,衰晚龙钟,晨夕待养。在人臣报国之忱,固难两顾,而在友朋赠策之意,能不兼思?拟姑置此不谈,但条列善后事宜,于毖后之中,微及惩前之意,或者言之无罪,闻者足以戒乎。宗棠阅历极浅,世事多疏,不知措意,惟吾夫子幸教之。"

如果左宗棠只停留在纠正朝政两大偏失,指出问题,提出批评,他将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知名的 "公知"。

左宗棠比一般"公知"多做一点的地方,他不但分析研究指出问题,还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左宗棠开始潜心研究军事。他童年所接受的儒学"通识教育",加上青年时期农学、舆地的实学基础,可以做知识的迁移运用。没有史料证明左宗棠看过一部专门的军事著作,但他在1840年果真相继写成了《料敌》、《定策》、《海屯》、《器械》、《用间》、《善后》等军事应用作品。

帝国官场,不在其位者不能谋其政。左宗棠无权亲自将这些思想用于对英作战的实践,他希望通过贺熙龄老师,能够给到在东南沿海抗英的官员一些思路。

其后,左宗棠越想越深,从门外汉朝专家的路上持续进深,他不但以民间读书人的担当,为朝廷官员提供具体的战术,而且站到全局的高度,为中国御侮提供战略的思路。

01 左宗棠建议朝廷的第一个战略考虑是,国家可以参考明朝戚继光(南塘)抗击倭寇的方法,办团练。

他说:

"军兴以来,大小十数战,彼族尚知出奇制胜,多方误我;而我师不能致寇,每为寇所致。南塘束伍之法,既未见诸戎间;江陵驭将之方,亦未闻之当轴。此上不能谋,土不能死,公叔禺人所为感叹难已者也。"

近代湘军以团练方式崛起,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此时。只是,这一思想的运用,要等到八九年后,胡林翼在贵州黎平知府任上组织团练兵打地方土匪,左宗棠将此时研究的方法写信告诉他,具体到办团练的细节,左宗棠不厌其烦,倾囊相助。

02 左宗棠的第二条战略建议,朝廷应严明军纪,以法家治军。

一个王朝的衰落,其基本表征是"文官贪钱,武官怕死"。大清王朝兴于军事,依靠15万八旗军杀进关内,奠定国基。康熙皇帝凭武功拓展疆土,到晚年大行儒家"恕道",积累一堆问题。雍正皇帝大刀阔斧改革父皇弊政,为乾隆盛世打牢根基。但乾隆后期,帝国人治掏空了王朝的积蓄,大清急遽衰落。帝国失去了康熙、雍正、乾隆这样的强人引领,庞大臃肿的官僚体系如老牛负重,社会各种问题日益曝露,文恬武嬉成为常态。

古话说,"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大清王朝的一介草野书生,左宗棠确实一眼看出了官僚集团的弊病,对症下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近诏按失守诸将罪状,军法从事。诸公若能肃将天威,新纪律,置将卒于必死之地,而明示以必不死之机,此正朱子所谓'强弱之势、勇怯之情,只在腔子里一转'者也。桑榆之效,其可图乎? "

03 左宗棠提供给朝廷的第三条战略决策是,依靠民众。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投入的兵力不到5千,而中国拥有80万军队。中国为什么遭遇惨败?左宗棠推断,英国兵舰强大,固然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中国沿海居民给英国兵舰提供了足够的物质补给,是英国军队得以在海上稳足的关键原因。只要仿照康熙朝姚启圣的做法,将民众发动起来,万众一心,坚壁清野,釜底抽薪,英国军队便因缺衣少食,不溃自散。

他这样分析:

"抑事势之可虑者,虏以数十艘之众,牵制吾七省之兵,主客之势既反,劳逸之形顿异,揆度夷情,必将师伍胥肆楚之谋,用向奴困汉之计。鱼虾扰攘,长此安穷?益饷调兵,劳费何极?是不待攻城掠地,而我先有坐困之势矣! "

为了将英国军队赶出中国,左宗棠甚至操心到给两广总督谋划具体的用兵策略:

"奇兵二路,疾出其后:陆走东莞,逾山而西南,营于缺口海岸;一乘舟下内水,经顺德、香山,收复壕镜,顿兵十字门、九星洋附近各岛。"

可以预料,民间读书人左宗棠提供给朝廷的这些思路、方法,很快淹没在群声喧哗之中。在臃肿低效的帝国体制里,一个"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乡野举人,不可能凭自己一腔热血的研究,就可以改变天下时局。何况,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治疗大清帝国痼疾,不可能一蹴而就、计日程功。

外敌已经敲开国门,其势必将蔓延之际。忧心如焚的左宗棠无能为力,只好寄望有个强人能扭转颓势,挽狂澜于既倒。他开始寄望于林则徐,但林则徐很快被流放了。他茫然无所寄托。

此时,左宗棠做梦也不会想到,数十年后,他成了自己现在盼望出现的那个人。他以一人之肩,扛起中国塞防与海防安危。左宗棠出山任事后,事实上正是按照此时的思想,将它一条一条落实做到位的。

一则插曲是,也就在这段时期,左宗棠第一次知道了美国。左宗棠对美国不佳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他日后对美国的态度疏远。

1840年,美国人随英国兵舰,来到中国。中国官绅阶层的书信往来中,开始出现美国的名字。

左宗棠第一次看到美国名字,不知就里。他查阅史籍,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国家,做了一番了解。他查得,美国名字叫"米里坚",在明朝时叫"洋里干"。因为手头史料严重短缺,举国上下对美国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即使是地理学专家左宗棠,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的美国,与现实也出现严重偏差。他以为,美国不过是块巴掌大的岛国,想趁火打劫,跟在英国后面跟中国为敌,是自不量力,荒唐可笑。

原文是:

"时事日不佳,殊深忧虑。米里坚即明之洋里干,西海中一小岛耳,乃亦俨然以敌国自居,思踵英人故辙,实为可笑。英吉利既不可得而绝,米里坚亦不可长。来谕所谓总之于我不利,乃一定之理也。"

此时,距离魏源出版《海国图志》,还有两年,西方诸国,无异黑幕。左宗棠的了解如此之少,其他官员可想而知。

左宗棠因史料不全,明显犯了轻敌的失误。

因为对美国跟在英国后面"持剑经商"的狐假虎威的做法觉得可笑,左宗棠出山主事后,一直鄙视美国人。统筹"洋枪队"时,左宗棠看好的是法国、英国、德国。他造船的技术用法国人,驾驶的技术用英国人,而购买机器,则只从德国进口。即使是规范管理治下的"洋枪队",他跟李鸿章也各有所好。李鸿章专用美国将领,左宗棠只用法国将领。

左宗棠一生唯一一次学习美国技术,在晚年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师福建,筹划成立台湾省时。筹备台湾建省的经费,来自福建收的蔗糖税。而福建省用机器制造蔗糖的技术,源自左宗棠安排工匠亲自去美国学习,并购回样机。

左宗棠是一个中华文化本位主义者,他一方面批评中国人以"义理"为重,将"艺事"看轻,不懂得技术的重要性,将时间浪费在繁文缛节上,同时又坚定相信,中华文化才是中国人的根,"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

左宗棠从1866年起带头学习西方,但始终注意一点,把握主动权。即使利益再大,他也不愿被动接受。他以合同契约按时解散"洋枪队",是把握军事主动权;他以合同按时将船政教师德克碑调离船政局,是把握技术主动权;他利用西方诸国在华的利益矛盾,成功收复新疆,护卫台湾,是把握政治主动权。

世易时移,人事代谢。1875年,魏源的族孙魏光焘重印一百卷本《海国图志》,隆重邀请左宗棠为此书作序,左宗棠一口应允。此时,曾国藩去世已经三年,作为中国洋务派领袖,左宗棠再读此书,大概会对自己35年前将美国看成一个巴掌大的岛国而予以轻视会会心一笑吧。

_

文:徐志频

图片来源:《左宗棠:家书抵万金》插图,网络


相关阅读:

从跨越32载的160封家书,揭开晚清一代名臣修齐治平心路历程,著名作家唐浩明亲笔作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东梁教授推荐,左宗棠嫡长玄孙提供大量珍贵图片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