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历史的倒车:朱元璋的卫所制度为何是古代兵制中最烂的?

中国古代的兵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从一开始原始社会的全民皆兵,到先秦时期的贵族兵制,再到后来大一统时期的征兵制、府兵制、卫所兵制和旗兵制度。中国的兵制,大致上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业余向职业转化的道路。

当然,每一种兵制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都会有各自的局限性。但,从宏观上来看,大多还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完全能够给当时的政权以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如说,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没有足够的后勤储备供应一个脱产的军人,也没有相应的军事战术概念。所以,这个时期,只要是成年男性,都要参与到战争之中去。

到了先秦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盛行,有一部分人有了自己的产业,而不用从事生产活动,他们就拥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军事训练。这样一来,在战争中,就能发挥出核心力量的作用。

到了大一统时期,由于政令通行全国,再加上战争往往是民族矛盾引发的。这样的战争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所以,征兵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大一统国家的人口、经济和组织动员优势,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从而取得对人口相对稀少的游牧民族战争的胜利。

隋唐时期,受五胡乱华时期军事制度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府兵制度。府兵制度,让中原王朝的战斗力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而唐王朝也依托剽悍的府兵,打下了辽阔的疆域。

唐朝中后期到而后的两宋时期,中国的兵制则是转入了募兵制。也就是,国家以金钱雇佣士兵。这些被雇佣的士兵,因为基本上属于无地状态,所以不用进行耕种。因而,他们是属于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这样的军队,相对来说,战斗力会更高。正如两宋的对外战争一般。即便是步兵,也能够抵挡强悍的辽、金、元的骑兵部队。当然,相应地,供养军队的费用就会很高。

总体来看,中国的兵役制度都是越来越向职业化、专业化靠拢。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到了明朝,却突然变了。朱元璋提出寓兵于农,要求军队能够自给自足。因此,他采取的方法是实行卫所制度。

这种兵制,从短期来看,看似是解决了庞大的军费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战斗力低下的问题。由于卫所制度是一人为兵,子孙世代为兵。所以,长此以往,军户的军心涣散,更遑论战斗力了。以至于,明朝后期,被职业军队——满清八旗打得步步退却。可以说,朱元璋的卫所制度,是所有的兵制中最烂的一种,因为这是完全开历史的倒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