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铁犁牛耕技术隐含西汉灭亡的密码

楔子,赵过代田法和牛耕法(原标题)

西汉的中晚期之所以会发生迥然不同于汉武之前的特点,最终庞大的汉帝国轰然而倒,汉武帝晚期是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具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武帝晚期是西汉中后期的开端。而这个开端之所以成为开端,就是因为具有了新的生产方式,牛耕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很多人对这个牛耕技术的认识其实是有误区的。典型的看法是这是有利于小农进行精耕细作的技术。其实大谬不然。牛耕技术隐含了西汉灭亡的基因密码

据现在以有文献和考古证明,在先秦时期,我国已经有牛耕技术。秦国是战国时期牛耕使用比较普遍的国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牛耕技术的普遍使用,让秦国积攒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腾出人力来进行对外兼并战争。西汉初年铁型和牛耕的使用面仍然很狭窄,仍局限于黄河中下游的部分地区,而淮河以南,尤其是江南地区,仍不曾使用过铁犁和牛耕。《汉书地理志》(下)日:“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褥。这里的耕作方式不用牛耕,而是用铲援、铺等。北方此时也并未普追使用牛耕。从考古发掘来看,至今可以确认出有西汉前期铁犁遗址只有一处,即山东滕县古薛城遗址。接近于这一时期的铁犁,发现也不多。这说明了此时的铁犁和牛耕技术未怎样推广,汉代较大规模的推广的耕技术有两次:第一次是武帝末年,具体主持此事的是搜粟都时赵过。第二次是东汉前中期刘秀及明帝、章帝等。而东汉问题不在我们讨论之内,所以就舍去不谈了。

搜粟督尉赵过推广牛耕,《汉书食货志》(上)日“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所谓缦田,古代的一种原始耕作法。《汉书·食货志》上记有缦田。颜师古注:“缦田,谓不为甽者也。”即不开沟,不分行,就将谷种散播在田中,产量很低。西汉前都采用这种耕作方法。有过农业经验的人现在想来古人居然是这种种田法,简直令人吃惊!十二夫为一千二百亩,合汉亩五顷。“耦犁”,有人释为“二牛抬杠",三人的分工是一人在前边牵牛,一人在后边扶型,第三人是在辕头的一侧掌握犁,以控制型头入土的深度。也有人认为“耦犁”是二牛并耕,一牛一犁。无论怎样,这至少得三个人。这还不算后面撒种的。如果加上撒种的,回填的,如果再施肥,还要压一压垄沟,那么,这一组人必须是七个人。赵过推广牛耕,在全国相当大的范围内实行,“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这里所说的范围至少已包括了今陕西、山西、河南和内蒙古的大地区。所谓“边郡”、“边城”,可能范围不限于居限一地。可是尽管这样、直到西汉末年,铁犁和牛耕技术的推广的范围一然有限。

其实,相对于牛耕,缦田的方式更有利于个体家庭的农户进行劳动,将谷种撒在田间,小孩子就可以干了。自然妇女老人也可以。所以这落后的生产方式却不无好处。而使用耕牛就不一样,不论是一头牛还是两头牛,或者还是用马来耕地,首先你得有牛或者马。而当时牛马都很贵。据李伊波 和樊志民介绍秦汉时期的耕牛价格是1800钱、2500钱、3000钱,贵的会达到一万五千钱。这个价格貌似是在逐渐增长的。汉代人置办一套铁犁牛耕的家伙得耗费中产人家的全部家产。

这首先就将一大批农户给删除了,其次,有过农业劳动经验的人知道,如果像完成耕种,就是现代的农耕技术,那么也得至少4——5个人一组。一个人牵牛或者马或者骡子,一个人扶犁,一个人撒种子,还有一个得填埋上。当然还得有施肥。既然赵过使用的是代田法,即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其具体办法是: 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育作物;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这种代田法和牛耕是配套的,牛耕可以开沟,这样才可以实行代田法。就是在实行曲辕犁的当代农村,也是四五个人一组,一般来说会有三家左右的人甚至是四五家的人组成一个春耕小组来进行春耕作业。因此,不适合小农户是必然的。小农户难以组织成这样的生产组织来。相反,对于国家的军屯,国家的农奴耕种公田,还有富豪贵族们。由于牛和马少,赵过组织人来拉犁,效果不好。这是肯定的,三个人也没有一头牛有力量。拉犁的效果肯定不会好。所以,牛耕的前提是得有牛或者马大牲畜才行。这就是到了当代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村也做不到家家都有马或者骡子,更不要说牛了。

这种生产技术比起之前的刀耕火种、耒耜掘土耕田来,简直是我们现在的牛耕和大型农业联合播种、收割机比较。效果肯定是天壤之别,更别说还有什么代田法的优势与缦田法的比较了。这样经济力量的对比也就很明显了。生产力是最为革命的因素。一旦提高就势不可挡了。也就是说赵过的代田法+牛耕法的技术出现,那么就会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首先肯定是会大量生产粮食。这在当时汉武帝多年的战争消耗之后,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正在修养生息,那么谁能发展生产,生产粮食,那么政府自然就会支持谁。在这个情况下,对富豪和大庄园主的支持就不可避免。这种支持,的最终必然要反映到政治权力上。这些所谓当年的种田大户们自然就有了政治上的话语权。而这种话语权的内容表现就是汉代的儒家思想和政治上的决策权。

李伊波 樊志民在《农业考古》2018年1期发布的文章 《从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看西汉铁犁牛耕的推广 因素 》介绍了牛耕技术的推广情况:

从 出土地域与农业发展水平看 ,汉代牛耕 画像石的分布有着 明显地域差异特征 :农业发 展水平较高 的地 区 , 牛耕 画像石出土较少 ; 农业 发展水平较低的地 区,牛耕画像石反而出土较 多 ,大体上表现 出一种牛耕 画像石分布与当时 农业发展程度呈负相关的现象 。牛耕画像石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在全国的推广状况 :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 , 在当时农业开发程度较低 的边郡地区得到较为广泛 应用 ,在农业发展程度较高 的内地核心农区使 用有 限。基于农史视野进行考察 , 其缘由有二 :第一 。巨大 的投入成本抑制了铁 犁牛耕在内地的使用 。 第二 . 国家行为促进了铁犁牛耕在边郡 的推广。

两位特别举例如下:

已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主要集 中在以下 四个 地 区 : 1. 中原 和南 阳地 区 ; 2. 以徐州为代表 的数 省交 汇处 ; 3。 以成都平原 为 中心 的巴蜀地 区 ; 4.

山西 、陕北 地 区 。其 中 ,涉及 牛耕体 裁 的画 :内蒙古 自治 区 1处2幅像石共 有15处 17幅, 主要分布在陕西 、山 东 、江苏 、 甘肃 、内蒙古等省区 。 其 中,陕西省有 7处 8幅, 集 中于陕北 地 区 :山东省4处;江苏 省2处:内蒙古 自治 区 1处2幅:山西省 1处 。 陕北 、内蒙 、甘肃等地在汉代属 于边郡 地区 , 开发较晚 , 农业发展水 平较 低 , 但牛耕画像石却 在这些地 区集 中发现。关 中、中原 、成都平原等 地 开发悠久 ,属于汉 代 的核心农 区 , 农业 发展 程 度较高 ,这些 地 区虽有 大量汉 代画像 石 出 土, 但牛耕体裁却鲜有发现。

其实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牛耕技术使用普遍,根本在于这类地区竞争力小,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农经济发达,可以使用牛耕技术的豪强地主必须得获得大量土地才可以,否则在经济上不核算。而在地广人稀的边郡地区使用牛耕,就没有这类问题。由于在核心经济发达地区获得大量土地,导致土地兼并造成流民出现,朝廷必然会激烈反对,这点在边郡恰恰相反。而且豪强们由于手握大量财富,远赴边塞地区开垦,也不费力。汉王朝在获得边塞土地后首先使用军屯的方式进行开发,这样对后来的土地开发者就有了巨大的便利。到了昭帝时期实行的常平仓,主要放在北方边郡来平抑粮价,说明到宣帝后期,豪强在边郡地区开垦农田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

其实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中便落后,边远地区最后变发达,这点在一定意义上有普遍性。只不过我们忽略了汉代这点了。其实当代考古也发现内蒙发现的匈奴墓葬都很富有,这可以作为侧面印证相邻地区汉人富有的情况。其实,古罗马帝国就发生过这种状况。最后导致意大利本土在经济上衰落了。李唐王朝到了天宝年间,北方长城沿线,特别是当时的幽州范阳安禄山所辖地区更是经济繁荣——粟特人有大量的国际贸易。

这点在东汉也是如此,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幽州刺史刘虞通过控制渔阳和上谷郡,使这代地区成为当时少见的繁荣地区。

近现代的英国和当今的美国都发生了这种情况,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后,对于这二位来说,就是世界市场,大资本可以在全球获得利润,最终导致本土经济凋零。亚当斯密特别在《国富论》中向英国献策,要注意这种远到海外独自垄断殖民地贸易的发展模式最终会葬送大英帝国的繁荣。可是,亚当斯密的建议明显没有得到重视。他看到大英帝国的衰落的时候,我们的马克思还没有出生。机器大工业在英国还没有普遍取得胜利!在资本主义还是毛头小子的时代,斯密就看到了英国的衰落,这老头真是厉害!

回过头来在说我们的西汉时代。一方面豪强在边塞有大量土地可以耕种,另外,方便和北方匈奴、西方的西域进行贸易。这点我想其实非常重要。豪强们远离内地中央,必然会少受到政府束缚。工商业也会得到超额利润。这点我想无需怀疑。看看当今的深圳就知道边贸是多么诱人了。《汉书》作者班固家祖上就是在边塞地区发的财!

始皇之末,班壹避地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年百余岁,以寿终,故北方多以“壹”为字者。

壹生孺。孺为任侠,州郡歌之。孺生长,官至上谷守。长生回,以茂林为长子令。回生况,举孝廉为郎,积功劳,至上河农都尉,大司农奏课连最,入为左曹越骑校尉。成帝之初,女为婕妤,致仕就第,资累千金,徒昌陵。(《汉书》叙传)

这种经济行为的结果就是大量豪强地主、大工商业者在边郡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政治上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政治自主权来自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内地死守祖业的皇室疏族们已经跌落到等同于穷人的地步。

边郡豪强的强大,最终成为王莽新朝灭亡的重大原因。辅助汉光武帝成就帝业的上谷郡耿况父子,渔阳郡彭宠家族,河西窦融家族,其实都是在边塞地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如果我们算上反复无常的包头地区的卢芳,他其实经济背景也是类似的:

初,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各起兵自称将军。建武四年,单于遣无楼且渠王入五原塞,与李兴等和亲,告兴欲令芳还汉地为帝。五年,李兴、闵堪引兵至单于庭迎芳,与俱入塞,都九原县。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置守令,与胡通兵,侵苦北边。(《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反抗王莽,起兵称雄,当然是地方的豪强才有这个实力。但是他们的经济积累一定是在西汉后期。至少也得经过三代人到两代人。

如果我们梳理其中的逻辑,就发现,牛耕——边塞地区发展——边塞豪强军阀——推翻王莽,建立东汉。虽然绿林和赤眉军是首先起义的,可是最终确实光武帝得了天下,根本原因就是光武帝代表了当时的以牛耕技术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拥有者——豪强地主集团。所以,光武帝的集团是代表豪强地主集团的,这点毫无疑问。我们有的学者脑子进了浆糊,还去统计光武帝手下的将领的出身。其实,如果没有上谷郡耿氏父子、渔阳郡彭宠和吴汉,河西窦融集团,光武帝怎么能得天下?而他们的背后就是拥有耕牛技术的豪强地主。这个政权的性质是什么要看这个执政的阶级掌握什么生产力!特定的生产力当然就决定力特定的生产关系。学院派的学者们忘了根本的方法,去抱统计学的大腿来研究历史,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

我们下面的故事也就是以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推广为科技背景的。

注释:本文引用了:南京大学历史系,徐燕,《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牛耕技术》。李伊波 樊志民在《农业考古》2018年1期发布的文章 《从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看西汉铁犁牛耕的推广 因素 》。百度百科,缦田词条。特此表示感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