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和汉字一样的标点符号,却是从西方引进,你认识吗?

在我国古代的汉字作品并没有完整的一套标点符号,古文中标点符号也很少使用。现在可以追溯到的最早标点符号记录,在甲骨文、石鼓文中就已经出现的是钩识号“レ”。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东方朔用三千枚板牍上书汉武帝,汉武帝读完一句就会用レ作为标记。由此可见,至少从西汉开始,人们便已经注重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思想与文化的不断输入,传统单一的标点符号远远不能满足语言多样化表达的需求,人们开始学习吸收西式标点符号。清朝末年的同文馆学生张德彝,是我国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同文馆是清政府洋务运动中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向外输送学员到西方学习先进知识和文化。同治七年(1868年),张德彝成为了第一批出国学生中的一员。

在1868年-1869年期间,张德彝把在国外所见所闻都记录成册,名为《三述奇》,现称《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记录西方标点符号的: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其实张德彝并非特意向国内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对此并不欣赏,只是在无意之间,让国人接触到了这种标点断句方式。

1919年,在北京大学胡适、周作人(鲁迅之弟)等六教授联名表示:“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他们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提出了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符号的方案。

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从此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了。

然而巧合的是,这些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标点符号中,有几个竟然和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模一样,只不过比较生僻知道的人很少。比如书名号的左半边“《”,它是一个汉字,读作kuài,在古代它的意思是和“浍”一样,指田里的水沟。

还有“、”其实也是一个汉字,不过并不是读“点”,它是“主”的异体字,读作zhǔ

此外还有长得像西方符号的汉字,比如“丌”,它长得很像圆周率“π”,是一个多音字,读“jī”,意思是垫东西的底座,和圆周率没有关系。同时它也是姓氏,读“qí”。

汉字“丨”和感叹号很像,但它的读音是“gǔn”,上下贯通的意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