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宰相”与“出身”

宋代的“宰相”群体大致包括如下:

北宋元丰改制前,常规的宰相最多三员,以“昭文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为首,以“史馆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为次,以“集贤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为末。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改制后,常规的宰相分为两种职衔,即“左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右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左相”的具体职衔改为“太宰、门下侍郎”,“右相”则为“少宰、中书侍郎”。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左·右相”职衔恢复元丰制度。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左相”的具体职衔又改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相”则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左相”的具体职衔再改为“左丞相”,“右相”则为“右丞相”,直到宋亡。

另外,常规宰相之外,有时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宰相职衔——例如赵普曾以“侍中”职衔为宰相;文彦博曾以“平章军国重事”职衔为宰相;吕公著曾以“同平章军国事”职衔为宰相;蔡京曾以“太师、三日一至都堂议(治)事”职衔为宰相;韩侂胄曾以“平章军国事”职衔为宰相,等等……

两宋时,这些宰相可谓位于文臣的顶峰。由于宋代中、高级文官的位置,绝大多数都被“有出身者”【1】,尤其是“进士出身者”所占据。因此宋代的宰相,绝大多数也就自然而然会是“进士出身者”(或至少是“有出身者”)了。

注1:关于宋代的“有出身”与“杂出身(无出身)”,及下文里出现的“制科”“词科”等等,皆可参见 《宋代文官的“出身”》 一文。

然而,“杂出身(无出身)者”却也并非就一定没法儿做到宰相了。

宋代的“杂出身(无出身)者”,想要做到宰相、执政【2】这样的顶端位置,往往需要身处特殊的时期,或遭逢特殊的机缘。

注2:“执政”,即“执政官”,是地位仅次于“宰相”的官员群体,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相当于“副相”的官员,元丰五年(1082年)至建炎三年(1129年)间,即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这四者,其它时间则为“参知政事”。另一是枢密院的主官们,包括各种名目——如“枢密使”“枢密副使”,如“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如“签署(书)枢密院事”“同签署(书)枢密院事”,如“领枢密院事”“权领枢密院事”,等……

此处单以两宋宰相来看,其中八、九成都是进士出身(包括“通过进士科考试合格者”及“特赐进士功名者”)。余下的人里的绝大多数,也是各色各样的“有出身者”——例如北宋宰相富弼,他是制科出身;又如南宋孝宗朝的宰相洪适,则是词科出身。

至于真正“杂出身(无出身)”的宰相,两宋三百余年里,不过寥寥数人:

如魏仁浦是吏人流外入仕。其本为后周宰相,太祖初留用。

如赵普、沈伦(沈义伦)皆是节镇幕府征辟入仕。后又同为赵匡胤幕府的僚佐,一起成为北宋开国功臣,并先后拜相。

又如吕端、陈执中都是恩荫出身。吕端因“大事不糊涂”,而受太宗重用;陈执中因“推动真宗立储”,而受仁宗重用。

再来就是“南宋四大权相”之一的韩侂胄。其为恩荫出身,又是外戚。因策划“绍熙内禅”,拥立宁宗即位,得到了宁宗的信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