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失败并非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因为犯了三个错误

吴三桂造反失败并非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因为犯了三个错误

公元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个藩王联手,发动了一场反对清朝统治的事件,史称“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历时八年,以康熙皇帝为首的清朝政府投入了所有能够调动的财力、物力、人力,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稳固了清朝的统治。“三藩之乱”是清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这样说,如果“三藩”造反成功,那么中国历史将就此改写。

“三藩”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人都曾经在对李自成的大顺军队的作战中立过功劳,所以被清政府封为藩王,一个在云南,一个在广西,一个在福建,相对于京城来说,都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所以“三藩”的势力越来越大,对朝廷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这令康熙帝非常担忧,经过一番议论,康熙帝决定撤藩,康熙帝这一决定,引起了吴三桂等人的不满,遂联合反动“兴明讨虏”的战争,将战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清朝政府。

吴三桂起兵之后,因为打出的旗号是“兴明讨虏”、“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这对很多希望回复汉人统治的精英之士是非常有号召力的,因而吸纳了许多反清义士的加入,一时之间,军势大振,从攻占云南巡抚官邸开始,吴三桂的军队可谓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清军闻风而降,吴三桂迅速占领了云南、贵州、湖南、四川、陕西、甘肃,再加上耿精忠、尚可喜占领的福建、广西、广东、湖北等,让三藩的势力迅速壮大,可以说是席卷了半壁河山,三藩最鼎盛的时候,拥有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浙江这十省的土地,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反叛一方占据土地的顶峰。而且当时,蒙古,青海等地虽然没有被三藩占领,但是都和吴三桂相约,起兵反清,就连西藏的达赖五世也同意和吴三桂修好,除此之外,盘踞在台湾岛的郑氏集团,也与吴三桂频频往来,矛头都指向了清朝政府。此时,“三藩”的势力达到巅峰。

而当时的清政府是少年的康熙帝玄烨坐镇,虽然名义上是统治全国,但是并没有多少勇将,更重要的是八旗兵力的数量。据统计,当时八旗总男丁的数量大概在三十五万左右,根据“三丁一军”的习惯,此时清政府的核心兵力——八旗兵,满打满算不过十万左右。而且当年入关的八旗兵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丧失了不少战斗力。正是因为这些,让那些八旗贵族心里没底,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退回老家,若非康熙帝的坚持,恐怕“三藩之乱”将会是另一个结局。

通过对“三藩”和清政府双方实力的对比,“三藩”一方毫无疑问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不能说是绝对优势,但是毕竟无数的前明久人在支持“三藩”的这次反清斗争,所以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样的词应该不为过。这是历史给吴三桂的一个洗刷前耻,挽回声誉的大好机会,但是最终却失败了,“三藩之乱”经过八年的时间,最终被康熙帝平定,吴三桂身死,彻底被钉上了耻辱柱。

为什么?吴三桂在造反前期,明明握有很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为什么最终失败了?许多学者经过讨论认为,吴三桂之所以失败,并非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因为在造反之后犯了三个错误,所以最终失败。

哪三个错误呢?我们接着往西看。

第一:失信于人。

吴三桂在起兵的时候打出的口号是“反清复明”,拥戴朱家后人为太子,所以得到了许多明朝遗老遗少的支持,但是连战连捷之后,吴三桂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的这个承诺,所以失去了许多人的支持。人心失去了,就很难再赢回来了,吴三桂在两军相持的阶段,犯了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不明智。

第二:高估了三藩之间的关系。

“三藩”看似一心,实则各怀鬼胎,虽然前期在战场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毕竟没有约定统一的指挥和领导。“三藩”只是合作的关系,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康熙帝也正是抓住了这点,各个击破。

第三:吴三桂进军犹豫不决,对形势预估错误。

吴三桂在前期连战连胜的大好形势下,对形势预估错误,当“三藩”攻下湖南,占据了半壁江山之后,吴三桂并没有继续向江北进军,而是想着和清王朝划江而治,甚至寄希望于康熙帝投降,没有推翻清王朝的决心,若是像明成祖朱棣那样,孤注一掷,一鼓作气,恐怕结果会不一样。

综上所述,所以说吴三桂之所以失败,并非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因为在造反之后犯了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直接导致吴三桂最终的败亡。

参考资料:《清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