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秦国,赵国名将廉颇失去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从此无法战胜白起

"

战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其名将人数之多,战法革新之快,用兵巧妙之程度,在我国整个古代历史上,都很少有哪一个时代能与之相比。在战国中后期,诸侯各国间的兼并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名将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个好的将领往往能决定一方诸侯的兴衰甚至存亡。在诸多名将之中,被称为“杀神”的白起,赵国最后的擎天之柱李牧,秦始皇的“灭国将军”王翦,“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被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有两位,这也比较符合当时秦赵为最强的两方诸侯的事实。

由于时代原因,四大名将之间绝少有直接交手的机会,很难排出谁优谁劣。王翦本有与李牧交手的机会,但因他自知无法战胜李牧,选择让秦国使用反间计除去李牧,之后才敢大规模灭赵,因此,人们常常认为王翦在用兵能力上不及李牧。同样的,廉颇与白起也生活在相似的时代,但两人却没有正面交手的记录,两人最有希望直接交锋的一次是在长平之战中,只可惜决战之时,当秦国主将换成白起时,赵国却换成了赵括。没有形成既定事实,就会引起人们但无限遐想,若是长平之战,赵国没有将廉颇换下,廉颇最终能否在决战之中战胜白起?

以往,人们每次谈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提到,在长平之战的决战时期,赵括轻敌冒进,使大军脱离后方,陷入重围,对最终的失败是负有很大责任的。即便是他在赵军被围之后,表现出了出人的领导能力和相当顽强的战斗精神,也无法掩盖其战争初期的重大战略失误。因此,人们往往会想,如果决战无可避免,那么领导赵军与秦军决战的如果是廉颇,而不是赵括,最终结局会怎样?他能否战胜白起?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明显,在对峙三年以后,长平之战中赵国不可能战胜秦国,廉颇也不可能战胜白起,只因廉颇失去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必胜的信念和作战的勇气。曾经“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在面对秦军之时表现的过于谨慎,甚至有些怯懦了。公元前269年,秦国急攻赵国重镇阏与,赵王问计于诸将,廉颇知与秦战必败,因此说“道远,且狭,不可救”。而赵国的另一位名将赵奢,则表现出了军人应有的勇气,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取得大胜,击溃十数万秦军。长平之战前,赵国接受上党,秦军出兵报复,廉颇率兵救援上党,还未及赶到上党就被秦军占领了,之后秦赵两军交兵,廉颇在稍败几阵后便不再营建壁垒,坚决避战了。

廉颇坚守壁垒是一种相当消极的战术,就算要避其锋芒,疲惫敌人,也不该一避就是两年多吧,最终敌人没有疲惫,反倒是自己后勤跟不上了。秦国拥有远远超过赵国的生产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廉颇坚守对峙的策略本身就会将赵国推向深渊,与赵括激进的决战相比,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慢性死亡。廉颇选择避战,实际上是他没有战胜秦军的信心的表现,面对数量庞大且战力惊人的秦军,廉颇失去了他赖以成名的“勇气”,瞻前顾后,思量过甚。他害怕数十万大军会葬送在自己手中,他害怕赵国的国运会断送在自己手中,他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战胜如此强大的对手。虽然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但高手之间的对决,还未出手,便生出胆怯之意,又怎么可能战胜对手呢?

赵括虽然有轻敌冒进的嫌疑,但在面对秦军时至少还能像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那样,一往无前,没有半分的退缩之意,虽然最终战死,但也是死在冲锋的路上,为国捐躯,轰轰烈烈,极具“亮剑”精神。反观廉颇,其军事指挥能力本就不如白起,又选择了极伤士气的龟缩打法,开战之前便已心生畏惧之心,丧失了必胜的信念,将自己的战力慢慢消磨殆尽,将赵国慢慢拖垮,既不能战胜秦军,又失去应有的壮烈,显得极为窝囊。所以说,长平之战中,在对峙两年多后,廉颇注定无法战胜白起,并非赵国不如秦国,只因廉颇缺少了必胜的信念和军人的勇气。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