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一大港,是如何衰落的?

"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67 篇 原 创 主 文-

说起纽约,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繁华、富裕、忙碌...

纽约帝国大厦,图bymicha_dauber

如果我说咱们古代也曾有一个“纽约”,你信吗?说到这里,你想到的是长安洛阳?还是紫禁城

北京城,图byPexels

不,以上都不是,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到泉州,一定要去拜妈祖,图by青春秋雪

宋元时期的泉州被认为国际化程度堪称古代的纽约,马可波罗称其为“光明之城”,“商人云集和货物靡集的情形简直无法言尽”。

此外,刺桐港还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成为世界两大港口,如果马可波罗东游记是真实的话,那他便是从泉州登船返回西方。

(泉州古称刺桐,因古时在其境内生长着许多刺桐花而得名,又因其城郭形似鲤鱼,故又名鲤城,图为马可波罗回家路线,by《中国自驾地理》)

那么宋元时期的刺桐,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呢?

一、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刺桐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遭遇所决定的。

可惜的是,在2018年,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失败,成了我国首例申遗失败的城市和案例。

(海丝盛景雕塑群展现人类对海洋的向往,昔日泉州海丝繁盛竞相,以及宋元时刻泉州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辉煌(请横屏食用),图by风瑾独好)

打开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它的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就占了全省总面积约90%,而其东边海域面积广阔,港口众多,颇有“依山傍海”态势。

福建六个傍海地区,图by《中国自驾地理》

所以福建如果发展陆上贸易的话,就会受限于山地丘陵,但要是发展海上贸易,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泉居八闽之南,山势蜿蜒,不见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扬。——《隆庆府志》”短短一句话,便道尽了泉州作为港口的地利。

泉州港,图by安哥拉

在今天的国际政治语境下,有一个著名的“环太平洋第一岛弧”的概念,北起日本列岛,经琉球群岛、台湾岛延伸至岛链南端的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

在这条岛弧之中,包括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洋”和“东洋”这两大区域,而腹地狭小的闽南地区,则正好把守在这个枢纽部位上。

连通“南洋”和“东洋”的航路都必须从闽南地区经过,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刺桐港实际上是一个大港群,是以泉州为中心的3个海湾12个支港所组成的码头网。

这些海港就如众星拱月一般环绕在泉州周围,众多的港口或为商港、盐港,或为军港、渔港,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又相互助补充,从而形成泉州刺桐港这个功能齐全的东方巨港。

泉州3海湾12支港,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实际上,在唐代以前,泉州一带地广人稀,在这里生存的古泉州人多是南迁的北方移民。在他们迁入之前,泉州地区原住民(闽越人)凭着丰厚的自然资源,不用大事农耕就可以得到温饱。

而对于迁入福建的北方汉人来说,泉州的地理、气候条件与北方地区相对更接近,适宜种植小麦、黍、豆类,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在泉州地区聚居。

汉人南迁图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唐五代时期,人口膨胀引发了农业资源紧张、物产不足的问题。

农业道路是走不通了,聪明的泉州人很快发现了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泉州虽然处于边陲地带,却与海外“岛夷”相距不远,且其沿海地区分布着天然良港!

尤其是从中唐动乱到宋朝建立的300年间,泉州所在的南方地区脱离中央集权政府的控制,民间商业得到了地方政权的鼓励,因此发展海外贸易成了泉州人更好的出路。

历史上说的古泉州港是泉州地区3海湾12支港合成的集群海港总称,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与此同时,唐中期之后,中国对外陆路交通不便,中外商人逐渐倚赖海上交通。

随着诸多有利于海商发展的政策被提出,直接促进了泉州的繁荣发展。到北宋时期,泉州作为闽国(909-945年)的一部分重新纳入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版图,泉州地方海外贸易官方化,进一步促进了泉州贸易港口的发展。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置市舶于泉”的奏折得以发下来,泉州获得了海外贸易的自主权。

市舶司遗址,图by最懂泉州

元朝时期,其仿效宋代制度,在泉州延续了市舶司,且此时的税务规则也得到了制度化,“其细货以十分取一,粗货十五分取一。”

丰厚的关税收入令地方政府有能力投资海港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这从侧面上成就了泉州在宋元时期的黄金时代

二、海外贸易造就泉州时代

“泉州时代”是台湾学者李东华在针对中国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史提出来的特有名词。

市舶司岁入百万缗(mín),刺桐城可闻万国音。”这是南宋咸淳七年(1271)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纳在当时世界最为繁华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看到的场景。

泉州,图byKimJong

1087年,是泉州时代的开始。

当时泉州的市场,川流熙攘、车马辐辏、商贾云集,城中的工坊星罗棋布,商店的商品琳琅满目。

泉州城的夜晚被无数的火把和油灯照的亮如白昼,整个城市的光亮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就像今天的“不夜城”广州,因此马可波罗将其称为“光明之城”。

而且泉州还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古海上丝路大致路线图,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宋元时期,泉州的海上航线共有四条:从泉州到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从泉州经广州,再经南印度的故临前往大食;从泉州经大食中转亚丁湾进入东非沿海;从泉州经大食往西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

在此期间,泉州大量外销本地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生产的丝绸、陶瓷、茶叶等,进口了国外的一些珍珠、象牙、香料、胡椒等等...大量的海外贸易不仅满足了上层阶级的物质欲望,填满了商人的口袋,更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宋高宗赵构云有言:“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记。”可以看出宋元时期泉州的海上贸易有多繁盛。

从画作里的码头船只可以看出当时繁忙的海上贸易,图by故宫博物院官网

刺桐港也一度成为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口岸,同时使得泉州成为一座五方杂处、华夷杂处的国际大都市,呈现出“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繁华景象。

在这里,蕃商的涌入带来了大量的域外文化。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与之相伴的就是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古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等。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图byzhangzhugang

世界多种宗教文化在泉州广泛传播,各种域外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信仰在泉州和谐共生。

于是,这些蕃商选择留在泉州。正是因为在那个时期泉州宗教共生的局面,让其赢得了“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

草庵,世界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院遗址,图byzhangzhugang

此外,泉州作为蕃商的立足之地,成了多民族的聚居地。据统计,泉州除了汉族外,还有53(也有48的说法)个少数民族。

所以,宋元的泉州时代可以用“万国来朝、贸易极盛、番汉杂处、开放包容”来形容。

三、泉州时代一去不复返

然而盛极必衰,是人间常态,光明之城的光亮了将近110年,却也有没落的一天。究其没落的原因有太多。

首先,是元明之交,一场历经十年之久的“亦思巴奚战乱”给泉州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而且明代初期,倭寇为患,明太祖一方面想要维持治安,另一方面想要改变元朝重商政策,恢复为传统的重农思想,于是给泉州外贸以毁灭打击——海禁。

明·仇英绘倭寇图卷(部分)现存于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

到了清初,清朝实行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规定“片板不许下水,粒米不许越疆。”

这导致了刺桐港的海外贸易无法进行,至此泉州港盛极而衰、逐渐没落,直至少为人所知。

再有就是,泉州市舶司迁移亦跟泉州港的衰落有着密切关系。宋元时期,市舶司促进了泉州港的发展,使它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继而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

今天繁忙的泉州石湖港码头,图by安平桥

到了明朝,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外国贡使携带货物前来交易,须在布政司主持下进行。

而福建的布政司设在福州,市舶司又在泉州,布政使来往奔劳,管理上诸多不便。于是为了省事,干脆将市舶司迁往福州,进一步促成泉州衰败。

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的繁荣昌盛,而市舶司的迁移,也导致了泉州的衰败。

(西街可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它曾是唐宋时期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有着特别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泉州古城内现有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图by影虫)

最后,刺桐港衰败的还有着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刺桐港的极度繁华,大大刺激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而造船不可避免的就要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这艘沉没在泉州湾后渚港的古代木帆船被挖掘出来时立即在考古界引起轰,图by枫桥夜泊yu

由于港口所在的晋江流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不断淤积在下游出海口。

泉州港是快沉积区,每年平均沉积度为四点六毫米,这致使泉州港失去作为优良港口的天然条件。

晋江,图byguoyingjian

如今,港口依旧,泉州时代却已一去不复返,光明之城也暗淡了不少,想起来,只剩唏嘘。

如今,“泉州痕迹”在泉州处处可见,那个时代留下的“爱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泉商。

丝绸画《刺桐古港》所展现的商船云集的泉州港,图by甘肃纪检网

此外,作为海丝起点,泉州这个千年古港,今天也在积极开放、融合、再起航。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民营经济承袭宋元以来的海商贸易实践传统,凭借敢为天下先的泉商精神,借助华侨的投资和机会,在改革大潮中脱颖而出。

古海上丝路,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即使泉州已不再拥有“闽海云霞绕刺桐”“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但是它仍走在重塑“光明之城”的路上。

参考资料:

1.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如何由“生”到“死”|港口圈

2.“宋元时期的泉州:国际化程度堪称古代的纽约”

3.《泉州城市文化形象研究:历史之维与现实之策》 邱坚娜

4.《“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宋元泉州与宗教共生》 王思杰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驾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自驾地理,对话框回复“入群”

更多精彩内容/线路,欢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