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安城墙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它犹如历史留下的画卷

"

在时光清浅的吟唱中,西安过多地浸染着往事的亮色。半坡遗址的原始味道,秦始皇陵的大气雄奇,大小雁塔的巍峻挺拔等都是让人说不完的话题。

然而,作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是历史留在这方土地上的瑰丽画卷。

位于秦岭北麓、渭水南岸的西安城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都城,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光。在现代西安中心城区的明代城墙,作为城防设施,因为防御功能而起,却成为今天西安城中最耀眼的招牌。

皇城作为长安城的核心区域,被安史之乱的烟火摧残得零落不堪。唐代末年,作为都城的长安城一直被杀伐声、马蹄声困扰着。它变得疲惫、破败、焦虑。

904年(唐昭宗天佑元年),驻守京城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长安城过大,不易防守。于是,他放弃外槨城和宫城,仅把核心区皇城加以改造修筑,封闭了皇城东、南、西面的朱雀门、安福门和延喜,以便防守。

经历了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金代时代,长安城的名称和建制形式翻来覆去变化,但是,唐代长安城的城垣规模始终都是原来的样子。历史本来就匆匆忙忙,它不会过多地关注一个废都的情态和咏叹。

到了元代,长安城大体还是从前的规模,只是改变了一个很有带感的名字——“奉元城”。作为元帝国的西北重镇,奉元城基本没有改变那副沧桑不堪的模样。

很快到了明代,朱元璋像每一个开国皇帝一样,心中充盈着重振雄风的豪迈气概。1369年,朱元璋的铁杆大将徐达率领队伍西征。徐达率部由山西渡河入陕,直抵奉元城下,守城元军闻风逃遁。明军以摧古拉朽之势占领了西部重镇奉元城。

占领奉元城后不久,明朝即改陕西行省为陕西布政使司,辖境为元陕西、甘肃(今甘肃嘉峪关以东部分)两行省之地,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或许为了让长安以及广大的西部区域变得安定稳固,朱元璋下令改“长安”为“西安”。从此“西安”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朱元璋一直倡导“高筑墙”,明代西安城墙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和都督濮英等主持了明西安城墙的重修工程。1370年(洪武三年)西安城墙的建设工程轰轰烈烈开工,八年之后,时间到了1378年(至十一年),西安城墙基本建成。除了西、南两面依“奉元城”旧墙外,东、北两面向外各扩展了三分之一左右。

城墙初为夯土筑城,最底层用石灰、黄土、糯米搅拌后夯打而成,厚度达80厘米,之上用夯土多层夯筑,夯层厚一般在8~12厘米之间。城墙四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隆庆年间首次甃砖,崇祯九年(1636)增设四关郭城。

到了清代,西安城墙经过十多次维修,特别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组织了清代规模最大的维修工程。整修时,将城墙外壁及顶面增砌、加厚包砖,并增修排水道和女墙、垛口等,遂形成今日外观。城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4256米,南北2708米,外缘周长13.93公里,城垣面积11.52平方公里。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里层的明代包砖,一般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外层的清代包砖,长4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墙顶面及二至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设一砖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墙顶内沿筑0.85米高的女墙,外沿辟垛口5984个。城内除四门楼左侧各有一登城马道外,沿城另有6处马道。城墙外壁四周设马面98座,间距120米,马面宽20米,伸出11米。城四隅各筑有一个突出城墙的角台(楼),除西南角台保持元代建制为圆形外,余均为方形。城外环护城河,河宽18米,深6米,长14.6公里,与城墙、城门组成三位一体的城防建筑体系。

清代及20世纪30年代起,城墙四周陆续辟卷门、豁口共16处。1983~1991年间,西安市对城墙进行全面整修,除补葺墙砖、维修城门楼和四角墩台外,还复原魁星楼1座、敌楼10座,并沿护城河建起环城公园。

2005年重新连接解放门豁口,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早年及近年整修过程中,于西墙和南墙内均发现有唐代城墙和城门遗迹。

西安城墙既像一本无字书,诉说着岁月沧桑,也像一幅瑰丽的画卷,描绘着一个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变迁的情态。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