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距离潼关不过7里,为何从未有人从此攻破潼关?

关于风陵渡,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也有提及,郭靖与黄蓉之女,也是峨眉派开派祖师郭襄女侠与杨过的第一次见面正是在风陵渡,此后郭襄便对杨过芳心暗许,但杨过心中只有小龙女,郭襄也只能黯然退出,终生未嫁,这真是应了“风陵渡口初相遇,一遇杨过误终生”。后来郭襄收养了一名女婴,为了纪念与杨过的初遇,而给女婴取名风陵师太,风陵师太也是峨眉的第二代掌门,更是第三代掌门灭绝师太的师父。

可能很多人对风陵渡的了解都是基于这部《神雕侠侣》,所以一度以为“风陵渡”只是金庸先生杜撰的一个地理名词,但事实上,金庸先生的文学与历史造诣是相当高的,这在他的作品里处处都能体现出来,就比如“风陵渡”。

风陵渡并不是金庸先生杜撰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它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我们都知道,陕西与山西的分界线就是黄河,黄河从陕西山西之间南下,然后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汇处折而向东,奔往大海。那么芮城在哪儿呢?就在那个三省的交汇处,即黄河的拐角,所以从风陵渡过河后便到了关中。

在介绍完风陵渡后,我们再来看潼关,关于潼关想必大家了解的就不少了吧,潼关是关中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尤其是自函谷关被弃用后,潼关的位置就更为重要了,那么潼关位于哪里呢?潼关也位于黄河的拐角,也就是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汇处。不过,潼关位于陕西,在黄河的南岸,而风陵渡在山西,在黄河的北岸。

也就是说风陵渡与潼关其实是隔黄河而相望的,那么在介绍完风陵渡与潼关的大体位置后,便有了一个疑问,既然潼关是扼守关中与中原的咽喉要道,因此,假如从风陵渡出兵是否可以攻破潼关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好理解,答案就是也许可以,但很难,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个答案并不是笔者的臆想,而是事实,因为在七十多年前,从风陵渡破潼关就已经被证实是非常困难的了。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然后入关制造华北事件,抗战爆发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山西,一路攻山东,因为日军装备精良,单兵作战能力也远高于国军,所以七七事变仅过去四个月太原就沦陷了,太原沦陷后,日军继续南下向黄河北岸移动,并在风陵渡集结兵力,企图过河拿下潼关,然后一鼓作气攻入西安。

但是从1937年11月7日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为止这八年间,国军固守潼关,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潼关城依旧岿然不动,而日军也是望潼关而兴叹,最终折戟潼关,潼关也成了日军最绝望的地方。所以说,十四年抗战,日军都未曾踏入陕西一步,这得益于国军在潼关的誓死坚守。

那么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疯狂的轰炸与进攻,装备极其落后且士兵素质良莠不齐的国军凭什么能据守八年之久?

原因很简单,就是潼关的地理位置。提到潼关的地理位置,就不得不提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是张养浩前往陕西主持赈灾路过潼关时所作,开头第一句便交代了潼关的地理特征: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这句词不难体会,潼关北临黄河,南倚秦岭,这不就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吗?而且,潼关是建立在黄河独有的塬之上,塬是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上因河水持久冲击而形成的四边陡峭,顶上平坦的黄土平台,潼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塬之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潼关究竟有多难攻取:

潼关的北边是黄河,南边是崇山,东西南三侧均是陡峭的沟壑,沟壑中还常有水流湍急而过,如此地理位置就是典型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以不管是从河南沿黄河西进还是从风陵渡口过河,几乎都不可能攻下潼关,当然了事无绝对,历史上黄巢和李自成都曾攻下过潼关。但要清楚的是,他们都是绕道攻取而不是正面攻取,至于他们为何能绕道成功,也是有诸多因素在里面的,要知道不管是黄巢还是李自成,他们都是活跃在一个朝代的末期。一个王朝一旦进入了末期便会有无限的可能,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潼关虽险,但若完全依靠潼关的险而不注重人为的因素,那攻克潼关也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