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老报纸……赤峰这个“80后”小伙儿的爱好可真不一般!

红色文物、老报纸、老照片、战争中的弹夹、弹壳、暖水壶……这些刻有时间印记的老物件本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老一辈人的回忆,可赤峰市一位“80后”小伙子却偏偏痴迷收藏这些老物件,竟然自己收集藏品,张罗开办了一个关于“时间”的小型“博物馆”。

今天,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跟随这一件件有故事的藏品,讲述过去的流金岁月……

这个小型博物馆就是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的赤都传统文化驿站,创办者是35岁的赤峰小伙儿——宋鹰鹤,从选址、装修到收集藏品,全都是他亲力亲为。

900平米的文化场所,仿佛一条时光隧道:二楼的红色文献、文物收藏,三楼的赤峰特色手工艺品展示,四楼的传统文化体验……赤峰近百年来的城市历史,浓缩在此,将访客的记忆带回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岁月。

位于二楼主展厅正中的是约八十公分高、七八十斤重的毛泽东巨型铝制头像。这是1969年由江西敬制的,堪称馆内红色收藏中的精品,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BLACK

&

WHITE

BLACK

&

WHITE

二楼展厅主要以红色文物为主题,珍藏着大量革命历史文献,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书籍和报刊。而真正让这家藏馆名声大振的,是一些珍贵的新闻报纸,里面的新闻内容记录着党和国家的重要时刻。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个公开发表的机关报,展出有1926年4月23日出版的一份;《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大型日报,毛主席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另一方面军”,展出有1941年7月10日出版的一份。

展出的早期党报不仅有国家大事和时政新闻,还有一些关于赤峰的红色记忆。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条赤峰解放的新闻,由《东北日报》1947年6月10日出版。该报在头版头条以《我军收复赤峰宽甸》为题,报道了赤峰解放的消息。《西满日报》也相继在6月12日刊发了该新闻。还有《人民日报》于1950年和1951年分别报道了阿鲁科尔沁旗董存瑞式战斗英雄徐汉林和曾居住在林东镇的四野女战斗英雄郭俊卿的事迹。

报纸是记录历史最真实的存在,一些报纸存世珍稀,凝聚着藏家的心血。读着一张张报纸,仿佛看到历史就在眼前,以前在课本上学的历史知识就这么鲜活地“站”起来了。而一些革命回忆录、政治期刊、军事书籍等,也在时刻告诉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宋鹰鹤说,希望自己手中的这些红色文物、文献等藏品,能够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

不仅如此,赤都传统文化驿站可谓是一座“百科全书”式的赤峰民俗文化馆,三楼和四楼展厅根据“农耕器具”“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影像留芳”等主题,分类展示实物600余件,真实反映了赤峰特色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

这里既有剪纸、刺绣、工艺葫芦等各种非遗项目的实物,也有大量家具、农耕器具等民俗生活用品,填补了赤峰地区没有城区民俗文化馆这个空白。这里不仅好看,也可以很好玩。宋鹰鹤还在展馆中增加了互动项目,比如沙画、彩绘、书法、绘画等体验活动。

艺术与珍品同在,收藏与馈赠并存。展出的这些手工艺品在赤峰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我们文化艺术的瑰宝,也充分展示了赤峰手工艺术的风采。

四楼民俗体验馆的陈设遵循生产和生活两条主线,共收集整理近500件物品。包括工具、农具、餐饮器具、厨具、灶具、通讯设备、衡器计算、牧游器具、复古小屋等。

这里有鲁班发明的锛凿斧锯、有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有北宋时期的串珠算盘,有古代的泥瓦、陶、瓷器具,也有现代的铜、铁、铝、塑料制品,有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也有现代的智能家居。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质来说就是生活艺术,这些关于衣食住行的点滴碎片,记录了时间的足迹和赤峰人千百年来传承的时代精神。

从赤都传统文化驿站转下来,仿佛荡漾在历史的长河中,捕捉这些渐行渐远的影子,兼收人类文明将要遗失的符号。通过这些恍如昨日的风俗器物与生活细节,珍惜过去,展望未来,热爱这片繁衍生息的热土,弘扬灿烂的传统文化!

赤都传统文化驿站是纯公益的展览馆,已经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学者、市民前来参观,这里能够让你近距离地触碰赤峰民俗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体验一次完全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视觉赤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