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及其他

仪式感总体来说是一种形式,自古至今内容和形式一直在诉说着彼此的辩证关系,而从人类受益的角度来讲,真正占主导意义的似乎永远是内容,这个内容或者说是一整套价值体系,相对其他而言也更富有实际意义了。其实人类最基础的愿望就是好好地活着,仅就生活本身而论,是否展开这种所谓的仪式感似乎也不是那么必须。

什么是最基本和平常的生活,其实就是一日三餐和休息,从早上的自然醒当然最好,到后来的洗漱吃饭,接着是直接在灿烂的阳光下或隔着房间玻璃工作,再到中饭、午休、工作,以及晚饭、散步、洗漱和就寝,一天的这种生活维系着基本状态即可,再有,那就是更高层次的爱情婚姻了。婚姻和工作,只是把几个人或更多的人结合到一起,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但就个体而言,仍然是那样一日三餐和休息的基本状态而已,难道这不就是生活本来的状态吗?

当人们在满足生活基础之上的提升,比如吃得越来越好,花样越来越多,食材多样,味觉尚好;房子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豪华、舒适,实际上就是欲望扩大化以至到极致的样子。文化的意义,属于更高层次的过得好,如戏曲、戏剧、音乐、美术等等的诞生,是物质需要之上的精神需求,但归根结底仍是过得好而已。历史上的富人和有权威的人,比普通人的条件要强、要好,即是这种不均又导致了以后的相互争竞,以致更迭往复,都是缘由一部分人活得好,而另一部分人没有了活路。

所以好好地活着并过得好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

至于仪式感是什么,似乎重要但又不是最重要的。

吃饭就是吃饭,没有其他意义。聚在一起的人们设置了几道程序,比如长辈先动筷子,比如先敬三杯酒,再各自敬。这样做的两个目的,长幼有序,互致问候和促进团结,这是仪式感的最基本意义。劝吃喝也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体现了主人的某种热情大方,但细想又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吃的什么吃多少喝的什么喝多少,为什么非要劝,不劝就不吃了吗,也可能不吃,因为是桌餐,不好意思多吃多喝。而劝的后果是吃多、喝多,一旦喝多出现问题,大家又彼此很难堪。

最基础的仪式感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然而现实生活的仪式感却又比比皆是,特别是有些个节日最为明显。一年有几个节,人们一直循环地忙乎这种仪式感。一些商家于此增加了收入,还引进国外的节日,另外更会创造一些商业味较大的节日。除此之外,就是我们的各种纪念活动。这些仪式感走过一遍之后,人们仿佛成了这些仪式感的被控者,从弊处来讲,不知道其核心意义,便失去初心,真的是耗费时间了。

春节是仪式感意味浓郁的节日。腊月二十几、大年初几吃什么做什么,都有说法和讲究。我们确应明白其中的意义,从中启发受益些什么。北京一位电台主持人做节目时说,她的母亲生活十分节俭,晚上只要房间没人必关灯,以节约资源。可是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每个房间都一直开着灯到天亮,小孩子问,姥姥为什么一晚上所有的灯都开着,姥姥则说这是守岁,过了年三十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好珍惜人生的每一分钟。这或许是春节带给我们的实际意义,无论你身处北京、上海,还是在西宁、台北,过好每一个日子,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内在价值,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创造和共享经济、文化成果,也便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作者:耕夫)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