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传,解读里面的典故——郑伯克段于鄢

《甄嬛传》最后一集,弘历得甄嬛之助,登上帝位,改元乾隆,尊奉甄嬛为太后。虽然弘历当上了皇帝,但甄嬛的亲子六阿哥弘曕,在雍正生前就有立弘曕为帝之意。弘历担心自己的皇位,侧面向甄嬛提到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甄嬛一听就明白他的担心,同时也是为了保弘曕的一生平安,免去弘历的猜疑,自请将弘曕过继给果亲王,继承果亲王的爵位,并永不参与朝政。

郑伯克段于鄢,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甄嬛一听就明白弘历要说的事,小编在此就给大家讲讲这个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郑武公的妻子名叫武姜,武姜生有两子,长子寤生,次子共叔段。因寤生是难产而生,不为武姜所喜。共叔段长得一表人才,并且武艺高强,甚得武姜喜爱,并多次向郑武公进言,想立共叔段为世子,郑武公都没答应。郑武公去世后,寤生继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庄公。

共叔段得武姜喜欢,武姜向郑庄公提出将制地作为共叔段的封邑,郑庄公说:“制地是形势险峻的地方,虢叔曾经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可以听命。”武姜于是请求改将京邑作为共叔段的封邑,京邑是当时郑国的旧都。共叔段到京邑之后,就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其势力最后掌控了几乎郑国的近半壁江山。因武姜喜爱共叔段,就打算在共叔段起事时,打开城门以作内应。

朝中大臣多次向郑庄公进言,早日除掉共叔段,郑庄公只说了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果真每一位帝王都是天才的阴谋家,郑庄公早就已经想好了除掉共叔段,并且设了一个局,一个让人灭亡却还先让人疯狂的局。

郑庄公最后派人讨伐共叔段,兵到京邑时,整个京邑的人都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了鄢城,郑庄公追到鄢城,共叔段又跑到了卫国,最后死在了卫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