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物件是元代银锭制作模具

元代银锭制作模具

品鉴专家:张宝舰(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委托人:唐先生

这是我收藏多年的一件铸造银锭时使用的铁制模具,很重,模具呈工字型,两端粗,中间细,和人们印象中的元宝造型有一定差异。现在的人受古装剧影响很大,提起元宝第一印象都是后来出现的船型元宝,对于这种早期的工字型元宝,很多人并不知晓。

2000年,内蒙古就出土一个扬州元宝,长13.8厘米,首宽9.9厘米,腰宽5.5厘米,厚3.2厘米,重1925克。正面铭文:“扬州至元十四年行中书省五十两银铸银官刘硅销银官王蕲验银库子景春银匠侯仓明”,背面铭文为“元宝”两个大字。这个银锭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2003年秋天的拍卖会上以13.5万元的高价被民间收藏家购得。从外形来看,我认为我收藏的这个物件就是元代铸造扬州元宝时使用的模具。请专家给予品鉴。

专家鉴评:

这是一件元代用于制作铸造银锭的铁制模具,是一个敞口模具。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一种,从唐代开始就有大规模铸造。这个模具的造型是金元时期多见的束腰性银锭的铸造模具。银锭的重量不等,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从这个模具的规格看,它应该用于制作五十两一个的银锭。银的熔点要比铁低,和常见的模具不同,这类敞口模具在使用时要先将白银熔化注入模具,稍加震荡平整表面后自然成形。这样制成的银锭锭面有自然分布的波纹状银丝,银锭上的字迹铭文不包括在模具中,是银锭成形后加工的,使用攒刻工艺加上去的,内容一般包括这个银锭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机构哪一年发行的、铸造工匠是谁、谁检验的成色等。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张秋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