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官扬州 抗倭有功——明代儋州举人唐维

洋浦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有一座海南现存形制最全的科举功名坊——“发祥坊”,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纪念的是明代儋州举人唐维。唐维号松山,源出攀丹唐氏,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学多才;他还是生员时已受到知州萧弘鲁器重。明嘉靖丁酉科,唐维考中举人,先后任扬州府通判、同知,任上参与抗击倭寇,立下功劳,卸任后回到家乡,悠游田园,以吟诗作赋为乐,诗文满帙。

明代儋州知州为唐维中举而立的“发祥坊”位于洋浦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2015年被列入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源出攀丹唐氏 生于书香门第

唐维的出生地——木棠镇唐宅村。 唐海亮 摄

唐维原名经维,号松山,明弘治年间出生于儋州木棠唐宅村的一个书香之家。唐维的祖上是琼州第一科举望族——府城东厢蕃诞(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攀丹村)唐氏人,元初迁移至洋浦唐屋村(据传古称“石门村”)。唐维这一辈,已是蕃诞唐氏入琼始祖唐震公的第十一世孙。唐维的祖父唐圭后来从洋浦唐屋村移居木棠唐宅村。

唐维的父亲是地方上有名的读书人,叫唐朝胤,字邦仪,别号石门。唐朝胤幼年失怙,早年师从儒士梁成(儋州天堂人),明正德间由岁贡中副榜举人。唐朝胤生性刚毅正直,勇于从善,知无不为。有一次,唐朝胤受友人之托,保管钱财二十金,不幸被强盗劫走,后来他借钱如数还给友人,却没有提到被劫之事。明弘治十四年(1501),儋州的土地上战火纷飞,唐朝胤领义兵卫护家乡,乡亲们得以免遭兵燹。陈衮任儋州知州时,儋州学倒塌,唐朝胤倡议迁建州学,并亲自选址。明正德年间,唐朝胤任桂阳训导(一说是任教谕),他到任后,“敷陈条约,以正风教,作士气为先”,教绩显著;期间一彭姓同僚病逝,唐朝胤尽捐俸禄为他办理丧事。唐朝胤晚年升推官,将赴任时,受聘续修《琼州府志》,未成,卒于府城,享寿七十一岁,葬松林岭。

唐朝胤有三子,长子名唐经纶,号雪轩,岁贡,任过遂溪训导,(一说唐经纶是拔贡,曾任顺德教谕。)次子叫唐经纬,唐维即唐朝胤的第三子。

自幼嗜学多才 受到太守器重

唐维天资出众,素敦孝敬,自幼勤于学问,嗜好古文,年少之时已是博学能文的才子。唐维考取生员后,在诸生中出类拔萃,受到儋州知州萧弘鲁的器重,两人相善,成莫逆之交。

萧弘鲁是庐陵人,明嘉靖初年任儋州知州,在任七年,“迁儒学,创官铺,修社学,招生黎,立都图,有惠政”,以廉能著声,儋州民谣“七载廉能让老萧”,说的便是萧弘鲁。萧弘鲁还是第一位有儋州八景诗载于尚存方志的诗人。

萧弘鲁曾在州治东的承流宣化坊处树立屏壁,下面雕刻“红日中天”和“寒潭彻底”两幅图画,用以庆祝儋州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盛况。唐维为此专门写下了《儋州屏壁赋》一文,用近千言的笔墨诠释屏壁两图的含义。

萧弘鲁在儋州知州任上,正值海南兴起修志。方志是一个地方存史资政的重要文献,在“鉴往知来”方面具有很大作用,南宋时修成第一部方志《南宁军志》,元代儋州却没有重修志书,入明朝以来一百多年间儋州也未修过州志。萧弘鲁深明修志对儋州的重要性,于是他请来了唐维负责此事。只可惜,唐维所修的州志最终没有成书传世。

明嘉靖四十年(1561),唐维的父亲唐朝胤去世,萧弘鲁亲自撰写墓志铭,云:“维其仁,其心遍;维其义,其心辩。持身不出乎礼度,遗后足征于文献。行而司教,多士是宪。终而遗言,州邦是殿。松山之阡,双玉永奠。百世之下,视此如见。”于此,可见萧弘鲁离开儋州多年后,还与唐维保持着深厚的交情。

考中丁酉举人 官府立坊表彰

唐维中举的“捷报”牌匾。

明嘉靖十六年(1537),岁次丁酉,是一个大比之年。这一年,唐维由琼州府学考中了广东乡试举人,同科海南共有4人登榜。相传,正是在这次考试中,唐维考卷上名字里的“经”字因考官辨认不出,出榜只写“唐维”二字,唐维一名由此而来。中举“捷报”传到唐屋村时,唐维正在村前的蓝地上砍蓝制靛,人们因此还用方言称他做“蓝头举”。

科举时代,官府为了表彰士子获得功名,同时鼓励民众勤奋学习、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往往会给中举中进的士人树立科举牌坊。明嘉靖十八年(1539),当时的儋州知州和同知在洋浦唐屋村为唐维立了一座“发祥坊”,这对唐维、唐氏家族乃至高麻都来说,皆是至高无上的殊荣。

发祥坊位于唐屋村祭祀祖先的“演清堂”面前,为三间四柱结构,硬山式屋顶,材质是玄武岩,中间坊额横书“发祥”两个正楷大字。右落款:“广东丁酉科乡试中试举人,儋州知州龙岗李朝用、同知抚山李应□”。左落款:“嘉靖十有八年已亥□□丙寅日”。右落款里的最后一个字今已漫漶不可辨别,查离唐维生活年代最近的《万历儋州志》,明嘉靖年间儋州同知有名为李应龙的人,可知右落款的最后一字应是“龙”。

唐维中举,成为了唐氏家族迁至洋浦后的第一位举人,族人在官府建立发祥坊之后,也修了一座五层石塔来庆祝和纪念这一光宗耀祖的大事。塔因位于演清堂前而被称为演清塔,也有人管它叫做文笔塔或莲花塔,塔基座为莲花座,塔刹呈莲花状。据说,唐维族人是在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修建演清塔,他们祈盼其也能调节唐屋村的风水,使“地脉兴”而“人文焕”,让唐氏出现更多的人才,这正与发祥坊之“发祥”的意旨契合。

发祥坊与演清塔至今仍屹立于洋浦唐屋村,其中,发祥坊已成为海南尚存形制最全的古牌坊,2015年列入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而演清塔是海南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风水塔,它们寓意文运昌盛,一直在激励后辈学子奋发向上,可谓唐维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族人为纪念唐维而建的文笔塔。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记者 黎有科 摄

出任扬州官职 抗击倭寇有功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唐维出任扬州府通判,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擢升扬州府同知。关于唐维的政绩,《万历儋州志》语焉不详,只说他“廉能有声”。其实,唐维于官任上,曾在抗倭事业中立过功劳。

倭寇之患由来已久。明嘉靖年间,明朝政府实行海禁,倭寇却暗中与东南沿海的土豪、奸商、海盗、流氓相互勾结,无恶不作,倭患愈演愈烈,富庶的扬州一带成为了倭寇活动的重灾区。唐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官扬州。

唐维为宦扬州府期间,他参与了两次大规模的抗倭之战,一次是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另一次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数千倭寇进犯扬州的门户——通州,通州城中民心大乱。当时,参将解明道正好率兵到达通州。倭寇兵临城下,解明道亲自登上城墙御敌,并派人搜查城里倭寇的内应,捕杀数人,民心始定。因围困通州的倭寇众多,最先赶到的明朝援军不敢与之交锋,只是扎营观望。另有一支驰援的官兵却遭遇倭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通州危如累卵。二十三日,倭寇探知有大批官军援兵将至,恐被内外夹击,急于求胜,连忙制造云梯,并于次日攻城。倭寇使用弓箭做掩护,架云梯登城,城墙险些被其攻占。解明道与唐维指挥城内的士兵从城墙上投掷砖石、发射火器打击敌人。此役自凌晨持续至中午时分,双方激战八小时,倭寇遭到重创,死伤一百余人。倭寇攻城不克,又惧明朝援军逼近,遂烧杀掳掠一番后退奔狼山,通州城安全。二十六日,解明道、唐维等督令寻剿落伍的倭寇,斩获近九十人。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四千余倭寇突犯江北通泰滨海地区。抗倭名将胡宗宪与唐维、石茂华等扬州地方官计议,济助兵船粮饷器械,随统游击史符、原领辰州卫指挥彭鹤年、杨伯乔、周官等,率兵二千余名前赴应援,截杀倭寇于湾头、扬子桥、王家庄,三战三胜,倭寇败退。六月十五日,倭寇窜至淮安庙湾。十七、十八日,官兵于蛤蜊港海口与倭寇鏖战,用鸟嘴铳打沉敌船二十余只,打死打伤倭寇无数,俘斩首众,夺获兵器,解救出被掳的民众。倭寇远遁,地方重获安宁。事后,官府勒碑纪念此役。

唐维卸任后回到家乡儋州,整日悠游田园,以吟诗作赋为乐,史称他非常勤于创作,“诗文满帙”。儋州方志上记载唐维的一首《那细泉》诗:“地本居幽僻,天教慰寂寥。池无一亩广,泉有万珠跳。坐浴清心骨,行吟厌市朝。从今频往返,归路不辞遥。”此诗为唐维游览位于州城北四十里的那细泉后所赋,从中可见唐维浓厚的田园情怀。(陈有济)

举人故里的遗风

树绿蝉鸣的初夏,我们来到明代举人唐维的出生地木棠镇唐宅村。村里,榕树、酸梅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一棵树木都在百年以上,走在树下,凉风习习,非常惬意。村的右边,是碧波荡漾的东山水库,左边,是一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土地上,一行一行的瓜架上,挂着圆圆滚滚的黑皮冬瓜。

村子不大,100来户人家都姓唐。村里干净整洁,花木扶疏。靠着村前那片肥沃的土地,村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盖起了漂亮的小楼房。古树下,与村民聊天,他们的谈吐、举止,都彬彬有礼,恰到好处,会让人觉得举人的遗风无处不在。村里100多户人家,先后走出了几十名大学生。有的家庭里,5个小孩全部都是大学生。一位叫唐绍华的大学生告诉我们,从小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拿唐维举人如何勤奋好学、如何考取举人的故事来教育激励他们好好读书,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和自己的几个姐姐都以祖上为榜样,努力学习,全都考上了大学,他自己去年从南昌航空大学毕业后,被上海的一家公司录用,今年4月,自己回到海南,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跟他聊天的时候,村里好多在家的一些年轻人都围了过来,一打听,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在镇里工作,有的在海口打工。最让我们吃惊的是,一个叫唐志成的村民,已经50多岁了,并没有上过大学,但说起明朝和清朝几百年的历史,他说得头头是道,丝毫无差。

唐宅村的村长告诉我们,整个唐宅村,都以是唐举人的后裔为骄傲,每年清明,村民都会去给唐维扫墓,铭记祖先。在他看来,唐举人对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村风的影响。在村里,不管有没有读过大学,每一个人都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建村以来,村里没有出现过违法乱纪的事,与周边邻村,也秉持着“友好相处、以和为贵”,遇到矛盾,都是友好协商解决,从没有发生过过激行为。这种纯朴的村风一代传一代,上世纪80年代末,唐宅村还被儋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庄”称号,这一称号牌匾,至今还被村民小心地收藏着。其次,对每户家庭的家风也有很好的熏陶。在村里,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能和谐相处,一家有困难,全村都会伸出援手。如果谁家的年轻人结婚没有地方盖房子,村里有余地的人都会无偿让出宅基地,村里有新人嫁进来,接受的第一个祖训就是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在近年的儋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中,村民积极响应,年轻人、老年人每天都会按时打扫自己家里和村里的环境卫生,使整个村庄变得像个美丽的大花园,在全镇每一次评比中,唐宅村都是第一名。历史已经远去,光阴中的故事会渐渐变黄,举人故里的故事也会不停地翻新,但举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被赋予新的内涵传承下去,并且历久弥新,这便是文化的魅力。(记者梁娥 吴宗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